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及电池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67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沿着水平设置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内开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固定连接所述空腔内壁,所述吸能盒采用弹性材质,所述隔热板采用弹性材质,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均连通所述空腔的进水管与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便捷对电池进行散热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及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
,特别是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及电池组。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通常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但是近年来愈发多的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现象,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单体电池过热或者受到外力破损从而导致热失控。目前,汽车电池中一般由有多个单体电池串联成一个电池组,但其散热的方式一般是通过自然风散热,利用汽车形成过程中,空气与电池组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电池组的散热。这样的散热虽然经济实惠,但是散热效率相对较低。同一个电池组中一般包括两个以上电池单体,微课控制热失控扩展的速度,一般在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设置隔热板进行隔热。然而,如果隔热板厚度不够时,一旦某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很容易影响到其相邻的电池单体,而如果隔热板的厚度较大时,容易导致电池组的重量过大。此外,电池热失控的起因除了电池过热还有来自外界载荷导致电池变形,传统隔热板作为一个板体,其无法较好地吸收失控电池带来的冲击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所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沿着水平设置的隔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内开设有一个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吸能盒(5),所述吸能盒(5)固定连接所述空腔(2)内壁,所述吸能盒(5)采用弹性材质,所述隔热板(1)采用弹性材质,所述隔热板(1)上设置有均连通所述空腔(2)的进水管(3)与出水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包括沿着水平设置的隔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内开设有一个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吸能盒(5),所述吸能盒(5)固定连接所述空腔(2)内壁,所述吸能盒(5)采用弹性材质,所述隔热板(1)采用弹性材质,所述隔热板(1)上设置有均连通所述空腔(2)的进水管(3)与出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6)、水泵(7)、换热器,所述水箱(6)通过所述水泵(7)连接所述进水管(3),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出水管(4),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箱(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支架(8)、散热管道(9)、若干块相互平行的翅片(10),若干块所述翅片(10)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8)上,若干块所述翅片(10)沿着竖向设置,若干块所述翅片(10)沿着水平方排列,所述散热管道(9)包括若干个首尾相连的U型管,每一个所述U型管穿过所有的所述翅片(10),首端的U型管连接所述出水管(4),尾端的U型管连接所述水箱(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5)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填充有泡沫材料(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吸能盒(5)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吸能盒(5)的固定连接所述空腔(2)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上设置泄压阀(12),所述泄压阀(12)包括连通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良飘张文灿黄良泽梁灿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张文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