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900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8
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固定部分包括:螺栓、骨架油封、内六角螺栓、油封座、齿轮室盖,齿轮室;转动部分包括:螺栓、多槽皮带轮、输出轮毂、曲轴齿轮、定位键、曲轴;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通过固定部分中的骨架油封进行密封连接;转动部分中的输出轮毂加热通过曲轴齿轮套装到曲轴的齿轮轴颈上,用定位键固定齿轮系要求的相位角度,组成合件安装在机体上。固定部分中的齿轮室盖安装在齿轮室上,齿轮室安装在机体上;油封座止口定位并安装在齿轮室盖上;多槽皮带轮通过螺栓安装在输出轮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提升了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结构的输出功率,满足了玉米收获机的动力输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动力输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生产的玉米收获机上,所配置的发动机前后双输出结构均为主流配套形式,发动机前端需要连接行走动力输出机构以及水箱散热风扇动力输出机构,发动机后端为主工作机构进行动力输出。两端动力各自独立输出,解决了收获机的正常行走和主工作职能的各自独立。这种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结构,存在动力输出功率小、故障率较高等问题。随着收获机整机功率提升、整机功能增加,整机的自重变大,对前端行走功率输出要求更高,现有结构已经不适用当前收获机配套的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04月16日授权的技术专利“柴油发动机上的前端动力输出结构”,申请日为:2013.09.24,申请号为:201320592165.3,公告号为:CN203547913U;公开了一种前端皮带轮动力输出的结构,该专利与本申请比较接近。包括:固定在柴油发动机机体上的曲轴,在曲轴前端套装曲轴正时齿轮;正时齿轮包括锥形轴,锥形轴的小端伸出齿轮室盖;锥形轴的大端上设置齿圈,锥形轴的小端上套装曲轴皮带轮,齿轮室盖上位于锥形轴伸出的位置,沿锥形轴轴向外部延伸形成伸出部,在伸出部与锥形轴之间的空腔内依次设置前端油封、隔圈和前端轴承。曲轴皮带轮的后端面形成凹腔,齿轮室盖的伸出部伸入曲轴皮带轮后端面的凹腔中。这种动力输出结构用锥形轴和锥形套配合,并且锥形套和齿轮室盖之间用轴承支撑。这种结构锥形套传递扭矩的压力都来自于一个压紧螺钉,螺钉的压紧力有限,整体承受的扭矩比较小,并且锥面的加工要求精度高、加工难度比较大,锥面配合轴向尺寸有一定的配合误差,轴承的安装对同轴度要求比较高,整体工艺比较复杂。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紧凑,方便拆卸,传递扭矩大,零件加工成本较低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结构是完全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拆卸,传递扭矩大的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输出结构,以解决玉米收获机对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发动机前端具备可靠的动力输出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固定部分包括:螺栓、骨架油封、内六角螺栓、油封座、齿轮室盖,齿轮室;转动部分包括:螺栓、多槽皮带轮、输出轮毂、曲轴齿轮、定位键、曲轴;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通过固定部分中的骨架油封进行密封连接;转动部分中的输出轮毂加热通过曲轴齿轮套装到曲轴的齿轮轴颈上,用定位键固定齿轮系要求的相位角度,组成一个合件安装在机体上。所述固定部分中的齿轮室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齿轮室上,齿轮室安装在机体上;油封座止口定位并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在齿轮室盖上;骨架油封封装在油封座和输出轮毂之间,多槽皮带轮通过螺栓安装在输出轮毂上。固定部分通过销孔定位和止口定位保证相对位置尺寸,转动部分通过曲轴的同轴加工和皮带轮同轴磨削保证整体同轴度,皮带轮通过止口定位保证同轴安装。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安全可靠,各种零件安装方便,零件加工要求简单,整体结构制造成本低,输出皮带轮止口定位通过高强度螺栓安装在输出轮毂上,提升了前端动力输出结构的输出功率,满足了玉米收获机的动力输出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装配后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的转动部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安装后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螺栓,2-多槽皮带轮,3-骨架油封,4-内六角螺栓,5-油封座,6-齿轮室盖,7-输出轮毂,8-曲轴齿轮,9-定位键,10-曲轴,11-齿轮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固定部分包括:螺栓1、骨架油封3、内六角螺栓4、油封座5、齿轮室盖6,齿轮室11;转动部分包括:螺栓1、多槽皮带轮2、输出轮毂7、曲轴齿轮8、定位键9、曲轴10。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通过固定部分中的骨架油封3进行密封连接;转动部分中的输出轮毂7加热通过曲轴齿轮8套装到曲轴10的齿轮轴颈上,用定位键9固定齿轮系要求的相位角度,组成一个合件安装在机体上。曲轴10热套曲轴齿轮8和输出轮毂7组成一个合件,两处热套区别在于曲轴齿轮8有相位角度要求用定位键9进行角度定位,输出轮毂7和曲轴10热套安装没有角度要求,仅传递扭矩要求,热套时不用区分角度方向,曲轴10为提高小头部位强度,对两个变径处圆角进行圆角淬火工艺处理,提高曲轴小头部位的结构强度。所述固定部分中的齿轮室盖6通过螺栓1固定安装在齿轮室11上,齿轮室11安装在机体上;油封座5止口定位并通过八个内六角螺栓4安装在齿轮室盖6上;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之间通过骨架油封3进行封油连接;骨架油封3封装在油封座5和输出轮毂7之间,最后将多槽皮带轮2用螺栓1安装在输出轮毂7上,组成整套前端动力输出机构。通过多槽皮带轮2可以用皮带对外输出动力,满足前端行走动力和上置风扇等动力的输出。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安全可靠,提升了前端动力输出结构的输出功率,满足了玉米收获机的动力输出要求。实际应用中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描述的情况,一切不脱离本技术实质性内容的技术方案及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固定部分包括:螺栓(1)、骨架油封(3)、内六角螺栓(4)、油封座(5)、齿轮室盖(6),齿轮室(11);转动部分包括:螺栓(1)、多槽皮带轮(2)、输出轮毂(7)、曲轴齿轮(8)、定位键(9)、曲轴(10);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通过固定部分中的骨架油封(3)进行密封连接;转动部分中的输出轮毂(7)加热通过曲轴齿轮(8)套装到曲轴(10)的齿轮轴颈上,用定位键(9)固定齿轮系要求的相位角度,组成一个合件安装在机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前端多槽皮带轮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固定部分包括:螺栓(1)、骨架油封(3)、内六角螺栓(4)、油封座(5)、齿轮室盖(6),齿轮室(11);转动部分包括:螺栓(1)、多槽皮带轮(2)、输出轮毂(7)、曲轴齿轮(8)、定位键(9)、曲轴(10);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通过固定部分中的骨架油封(3)进行密封连接;转动部分中的输出轮毂(7)加热通过曲轴齿轮(8)套装到曲轴(10)的齿轮轴颈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飞陈鑫郭智军张洋王传志李贵朋郭启博王亚飞向文凤赵霞
申请(专利权)人: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