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69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包括直立伸入岩土层中的多根抗滑桩,相邻抗滑桩桩顶之间经桩顶冠梁相互连接,在抗滑桩桩顶下方的岩土层中水平设置有横梁,横梁一端与抗滑桩桩体连接,相邻横梁之间经联系梁进行连接,横梁内延其长度方向直立向下设置有多根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滑桩结构为“抗滑桩+桩顶冠梁+横梁+联系梁+锚杆”的联合支护结构,用以加固边坡,控制桩顶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属于岩土工程边坡防护

技术介绍
现有抗滑桩通长是一种直立的桩柱,深入滑坡体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以支档滑坡体的下滑力或主动土压力,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浅层或中厚层的边坡,是目前最为有效且应用最为广泛的边坡治理措施之一。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深入滑动面以下一定厚度的稳定地层中,利用周围岩土介质的锚固作用或约束来平衡滑坡体的下滑力,增加其稳定性,在各种自然或地质作用下,当滑坡体向下产生滑动时,由于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得桩前滑坡体达到稳定状态,起到加固边坡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抗滑桩有方形、圆形或多边形,其中方形、圆形在工程实践用的较多,多边形由于成孔较难、钢筋笼制作困难等在实际工程中用的较少。当滑坡体下滑力较大时,目前常规的方法是增加抗滑桩长度或增大桩体截面来提高抗滑桩的抗滑移性能,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然而,增加抗滑桩长度或增加其截面,必然会导致工程量的增加,工程投资的增大,而且增加抗滑桩桩长会导致桩顶位移量增加,在某些严格控制桩顶位移量的工程中,显然上述常规的方法达不到要求,亦不能满足相关规范对于抗滑桩位移的要求,同时会造成工程投资的增大,造成一定的浪费;除了上述方法外,在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和控制桩顶位移的要求下,目前常规使用的方法是在桩身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锚索,锚索深入岩土层一定深度,用以控制抗滑桩的位移,但是该方法采用锚索会造成工程投资的增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因锚索逐渐发生应力松弛而导致抗滑效果减弱。综上所述,传统的单桩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悬臂结构,在抵抗较大的滑坡下滑力时,桩顶会产生较大的位移,一是不满足相关规范对于位移的要求,二是某些工程不允许抗滑桩出现较大的位移;“单桩+桩顶冠梁”组合结构增加了桩与桩之间的整体稳定性,使得其协同受力作用,桩顶位移较单桩有一定的减小,但是在抵抗较大的下滑力时,亦不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及工程对于位移控制的要求;“单桩+冠梁+锚索”联合支护结构,在桩身一定范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锚索,起到抗滑加固并控制桩顶位移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锚索逐渐发生应力松弛而导致抗滑效果减弱,桩顶位移逐渐增加。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性能更优异且经济的新型抗滑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本技术的抗滑桩结构为“抗滑桩+桩顶冠梁+横梁+联系梁+锚杆”的联合支护结构,用以加固边坡,控制桩顶位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包括直立伸入岩土层中的多根抗滑桩,相邻抗滑桩桩顶之间经桩顶冠梁相互连接,在抗滑桩桩顶下方的岩土层中水平设置有横梁,横梁一端与抗滑桩桩体连接,相邻横梁之间经联系梁进行连接,横梁内延其长度方向直立向下设置有多根锚杆。前述的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中,所述横梁上部回填碎石块进行反压。前述的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中,每颗抗滑桩桩顶以下1/5~1/4桩长范围内设置一道横梁,横梁长度为抗滑桩桩长的1/5~1/4,宽度与抗滑桩宽度相同,厚度为0.5m~1.0m。前述的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中,所述抗滑桩为圆桩或方桩。前述的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中,所述抗滑桩和桩顶冠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本技术的抗滑桩结构为“抗滑桩+桩顶冠梁+横梁+联系梁+锚杆”的联合支护结构,横梁+联系梁+锚杆的组合结构能够使横梁与滑坡体岩土层紧密联系在一起,提供锚固力,在下滑力的作用下,抗滑桩向坡外产生位移时,横梁+联系梁+锚杆的组合作用会提供一定的向坡内的锚固力,来抵抗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滑坡体下滑力,起到加固边坡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作用,同时不会存在随着时间推移应力释放导致抗滑加固减弱的现象,满足规范及工程实践的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抗滑桩,2-桩顶冠梁,3-联系梁,4-横梁,5-锚杆,6-碎石块,7-岩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如附图1-2所示,包括抗滑桩1、桩顶冠梁2、横梁4、联系梁3和锚杆5。抗滑桩1为钢筋混凝土桩,直立深入滑坡体滑动面以下稳定岩土层7一定深度,用以支档滑体的下滑力,起到加固边坡的作用;桩顶冠梁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将相邻的一颗颗抗滑桩1连接起来,协同受力,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每道横梁4设置在一颗抗滑桩1桩顶以下1/5~1/4桩长范围内,横梁4一端同抗滑桩1桩体紧密连接,另一端水平朝向坡体内侧方向,横梁4长度为桩长的1/5~1/4,宽度与抗滑桩1为圆桩的桩径或抗滑桩1为方桩的宽度相等,厚度0.5m~1.0m;横梁4之间设置联系梁3,联系梁3的长度为横梁4边缘之间的距离,宽度与桩顶冠梁2宽度一致,厚度0.5m~1.0m,联系梁3的作用类似于桩顶冠梁2,将横梁4整体连接起来,协同受力,增加整体稳定性;横梁4上部回填碎块石6进行反压,将横梁4、碎块石6及岩土层7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在横梁4范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锚杆5,为抗滑桩1提供锚固力,起到加固边坡的作用,同时也能控制桩顶位移,不存在锚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应力松弛而导致抗滑效果减弱的现象。锚杆5直立设置,锚杆5为全粘结型锚杆,杆体钢筋为HRB400,锚杆5直径为φ25,长度L=4.5m、6m或9m不等,灌注M30砂浆。整个结构形成“抗滑桩1+桩顶冠梁2+横梁4+联系梁3+锚杆5”联合支护结构,用以加固边坡,控制桩顶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立伸入岩土层(7)中的多根抗滑桩(1),相邻抗滑桩(1)桩顶之间经桩顶冠梁(2)相互连接,在抗滑桩(1)桩顶下方的岩土层(7)中水平设置有横梁(4),横梁(4)一端与抗滑桩(1)桩体连接,相邻横梁(4)之间经联系梁(3)进行连接,横梁(4)内延其长度方向直立向下设置有多根锚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立伸入岩土层(7)中的多根抗滑桩(1),相邻抗滑桩(1)桩顶之间经桩顶冠梁(2)相互连接,在抗滑桩(1)桩顶下方的岩土层(7)中水平设置有横梁(4),横梁(4)一端与抗滑桩(1)桩体连接,相邻横梁(4)之间经联系梁(3)进行连接,横梁(4)内延其长度方向直立向下设置有多根锚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坡支护且能控制桩顶位移的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上部回填碎石块(6)进行反压。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黍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