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360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涉及边坡危岩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上半段以及下半段均呈中空结构的锚杆,锚杆中间段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锚杆的顶端段中滑动安装有摄像头,锚杆的顶端上方连接有防护筒,摄像头与防护筒滑动配合;所述锚杆的下半段上环绕转动连接有三处竖向顶推板,三处竖向顶推板上朝向锚杆的一侧均呈上下间隔转动连接有两组呈平行设置的连杆,两组连杆的尾端分别与锚杆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组连杆与三处拉杆以及滑环共同连接组成了三处曲柄摇杆机构,通过此三处机构,上下滑移滑环可驱使所有的六组连杆上下摆转控制三处竖向顶推板内外移动收展,对锚杆实施松紧,从而便于安装在边坡危岩体的裂隙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危岩体检测,特别是一种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岩体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众多坡体失稳等自然灾害发生之后,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岩体变形与稳定性已成为岩土工程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保证工程安全性,通过监测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报控制措施,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其中,高陡边坡危岩体的变形观测工作十分重要。

2、危岩体,是指目前尚未崩塌,但是已经出现崩塌预兆的岩体,这种岩体表面看似稳定,实际上却存在诸多的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处理,一旦发生崩塌,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在高陡边坡,危岩体崩塌时受到的阻碍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程度也将更加严重。因此,在高陡边坡施工时,必须要重视起高陡边坡的危岩体处理,防止危岩体的崩塌,保证施工的安全(“关于高陡边坡危岩体处理施工技术探讨”,张正勇,2016年)。

3、危岩体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处于良好状态,但在降雨情况下,坡体的应力及位移情况都发生较大改变。从监测点处可以得知,在降雨情况下,入渗雨水影响岩体力学参数发生改变,侯缘落水洞贯通陡倾裂隙,原本受一次震动影响后发生错动的岩体受到裂隙张拉影响,重心由内倾逐渐转向外倾。

4、现有技术中,危岩体变形观测通常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例如,北京中关村智连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cn113324581a)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的非接触式边坡危岩监测预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布设监测仪器;进行相机标定;启动测振模块,获取边坡危岩表面的速度时程;启动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模块,获取边坡危岩图像;计算模块根据速度时程和边坡危岩图像,计算边坡危岩的振动主导频率和位移变化速率;实时监测边坡危岩的振动主导频率和位移变化速率,当其达到预设阈值时,发出预警,并根据预警信息,调节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模块的拍摄频率;该方法基于大尺度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激光测振技术,实现了对边坡危岩进行远程、无接触式、实时监测预警。

5、另外,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还提出了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cn113720851a),通过声、光结合的方式,能在危岩体崩塌前,第一时间通过声音进行警示,并通过光线来回扫掠或覆盖照射的方式精确提醒受威胁群众危岩体的直观威胁范围,让群众跑出危险区光线照射范围之外即可避免危险。而且当危岩体崩落路径改变时,可以通过控制模块自动发送或人工发送指令的方式调整预警射灯的照射方向和预警射灯的照射强度和宽度,实现智能化预警,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方法还可以根据危岩体的大小、形状、高度和地形条件,自动计算或人工综合判断危岩体可能的滚落范围和危岩体崩塌威胁区域,然后将数据通过通讯模块输入控制模块内,设置和调整最佳的预警射灯光线强度、宽度以及转动机构纵向转动的角度范围,实现预警射灯照射范围可设置和调整,从而能实现精准和有效地危险区域预警,确保群众撤离安全,另一方面不至于缩小预警范围引起危险,也不至于盲目扩大预警范围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6、尽管非接触观测有十分明显的优点,比如可以测量不可接触的物体,如辐射体、高温体等,并且因为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识别,因而采集速度较快。但是与接触式观测相比,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观测精度不高,容易产生误差等。而接触式探头技术发展了几十年,其机械结构与电子系统已相当成熟,故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接触式观测可以直接接触危岩体表面,故其得到的观测结果不易受到气候、数据传输信号等干扰或影响。而现有的接触式观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例如现在观测装置多通过配置摄像组件对危岩的变化情况实施拍摄观测,且摄像组件多通过锚杆等锚固件固定于危岩的裂缝中,但是摄像组件多不具备在危岩变形崩坏后坍塌掉落时自动收缩防御的功能,造成摄像组件直接暴露于崩坏的岩石碎块中极易被砸坏,不便于后续寻找重复利用,致使观测装置多为一次性用品,不利于降低使用观测装置的成本。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如何将非接触式观测与接触式观测的优点结合,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是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将非接触式观测与接触式观测的优点结合,以克服现有的观测方法中的诸如精度差、装置易损坏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包括锚杆,锚杆的上半段以及下半段均呈中空结构,锚杆中间段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锚杆的顶端段中滑动安装有摄像头,锚杆的顶端上方连接有防护筒,摄像头与防护筒滑动配合;所述锚杆的下半段上环绕转动连接有三处竖向顶推板,三处竖向顶推板上朝向锚杆的一侧均呈上下间隔转动连接有两组呈平行设置的连杆,两组连杆的尾端分别与锚杆转动连接。

4、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所述锚杆的上半段上呈上下间隔连接套装有安装环和限位环,且锚杆的中间段上滑动套装有滑环,滑环的圆周外圈上环绕转动连接有三处拉杆,三处拉杆的尾端对应与三处竖向顶推板的顶端转动连接。

5、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所述安装环与滑环之间挂拉连接有至少两处拉簧,拉簧可回弹拽拉驱使滑环向上滑移复位。

6、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所述摄像头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丝锁紧安装有六棱滑轴,六棱滑轴与锚杆的上半段贯穿滑动配合,且六棱滑轴的底部段上连接有l状拉杆。

7、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所述锚杆上半段的圆周外壁上贯穿开设有竖向布置的长条滑槽,l状拉杆的水平部分与长条滑槽滑动配合,且l状拉杆的底部段与滑环连接固定。

8、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所述锚杆的中间螺纹段上旋拧套装有螺纹旋钮,螺纹旋钮位于滑环的底侧,滑环位于限位环的底侧。

9、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所述防护筒的顶端设有封堵板,封堵板的中心位置螺纹吊装有光电接近开关;所述锚杆的最顶端连接有水平布置顶撑盘,且六棱滑轴与顶撑盘贯穿配合。

10、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所述锚杆下半段的中空结构中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摄像头和光电接近开关,锚杆的底部螺纹安装有堵盖。

11、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所述防护筒呈圆形结构,且防护筒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两处竖向支轴,两处竖向支轴的底端与顶撑盘连接固定。

12、前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中,还包括与摄像头和光电接近开关连接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连接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连接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的三组连杆与三处拉杆以及滑环共同连接组成了三处曲柄摇杆机构,通过此三处机构,上下滑移滑环可驱使所有的六组连杆上下摆转控制三处竖向顶推板内外移动收展,对锚杆实施松紧,从而便于安装在边坡危岩体的裂隙位置。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l状拉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锚杆(1)的上半段以及下半段均呈中空结构,锚杆(1)中间段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锚杆(1)的顶端段中滑动安装有摄像头(3),锚杆(1)的顶端上方连接有防护筒(4),摄像头(3)与防护筒(4)滑动配合;所述锚杆(1)的下半段上环绕转动连接有三处竖向顶推板(2),三处竖向顶推板(2)上朝向锚杆(1)的一侧均呈上下间隔转动连接有两组呈平行设置的连杆(201),两组连杆(201)的尾端分别与锚杆(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的上半段上呈上下间隔连接套装有安装环(101)和限位环(102),且锚杆(1)的中间段上滑动套装有滑环(105),滑环(105)的圆周外圈上环绕转动连接有三处拉杆(106),三处拉杆(106)的尾端对应与三处竖向顶推板(2)的顶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01)与滑环(105)之间挂拉连接有至少两处拉簧,拉簧可回弹拽拉驱使滑环(105)向上滑移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3)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丝锁紧安装有六棱滑轴(301),六棱滑轴(301)与锚杆(1)的上半段贯穿滑动配合,且六棱滑轴(301)的底部段上连接有L状拉杆(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锚杆(1)上半段的圆周外壁上贯穿开设有竖向布置的长条滑槽,L状拉杆(302)的水平部分与长条滑槽滑动配合,且L状拉杆(302)的底部段与滑环(105)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的中间螺纹段上旋拧套装有螺纹旋钮(103),螺纹旋钮(103)位于滑环(105)的底侧,滑环(105)位于限位环(102)的底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4)的顶端设有封堵板,封堵板的中心位置螺纹吊装有光电接近开关(5);所述锚杆(1)的最顶端连接有水平布置顶撑盘(107),且六棱滑轴(301)与顶撑盘(107)贯穿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下半段的中空结构中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摄像头(3)和光电接近开关(5),锚杆(1)的底部螺纹安装有堵盖(1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4)呈圆形结构,且防护筒(4)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两处竖向支轴,两处竖向支轴的底端与顶撑盘(107)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摄像头(3)和光电接近开关(5)连接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连接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连接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锚杆(1)的上半段以及下半段均呈中空结构,锚杆(1)中间段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锚杆(1)的顶端段中滑动安装有摄像头(3),锚杆(1)的顶端上方连接有防护筒(4),摄像头(3)与防护筒(4)滑动配合;所述锚杆(1)的下半段上环绕转动连接有三处竖向顶推板(2),三处竖向顶推板(2)上朝向锚杆(1)的一侧均呈上下间隔转动连接有两组呈平行设置的连杆(201),两组连杆(201)的尾端分别与锚杆(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的上半段上呈上下间隔连接套装有安装环(101)和限位环(102),且锚杆(1)的中间段上滑动套装有滑环(105),滑环(105)的圆周外圈上环绕转动连接有三处拉杆(106),三处拉杆(106)的尾端对应与三处竖向顶推板(2)的顶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01)与滑环(105)之间挂拉连接有至少两处拉簧,拉簧可回弹拽拉驱使滑环(105)向上滑移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危岩体接触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3)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丝锁紧安装有六棱滑轴(301),六棱滑轴(301)与锚杆(1)的上半段贯穿滑动配合,且六棱滑轴(301)的底部段上连接有l状拉杆(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危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兵李鹏飞杨成龙曾荣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