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支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
技术介绍
地震属于突发性自然灾害,为了避免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工程结构常采取减隔震措施来减弱地震对于工程结构的损失。现有应用于桥梁中类似的减隔震支座存在以下问题:1、正常使用状况下,由于支座本身结构的弊端会使梁体抬高,路面凸起,影响行车舒适与安全。具体的讲:支座在正常温变及运营时位移时,会引起梁体不断升高或降低,影响行车舒适与安全。2、摩擦系数不稳定,影响减隔震效果。现有的减隔震支座的滑板采用常规支座的滑板材料,滑板材料需要涂抹硅脂润滑,涂抹硅脂后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这对桥梁温度伸缩是有利的,但大大影响地震中摩擦消能。3、常规减隔震支座限位结构与转动结构相冲突。限位结构目的保证正常运营时支座起到约束作用,地震时剪断;转动结构目的释放桥梁转动变形。由于限位结构需要支座部件之间没有间隙,而转动则需要预留一定间隙满足转角,两者存在结构上的冲突。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以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座板(1)、吸能组件、下座板(7)以及至少一组弹性组件(2),所述下座板(7)上设有型腔,所述上座板(1)的下端设有与弹性组件(2)数量相等的容纳腔,所述弹性组件(2)一一对应设置于各容纳腔中,所述上座板(1)通过弹性组件(2)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型腔的底面上,所述吸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型腔内且位于上座板(1)下端与型腔内侧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座板(1)、吸能组件、下座板(7)以及至少一组弹性组件(2),所述下座板(7)上设有型腔,所述上座板(1)的下端设有与弹性组件(2)数量相等的容纳腔,所述弹性组件(2)一一对应设置于各容纳腔中,所述上座板(1)通过弹性组件(2)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型腔的底面上,所述吸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型腔内且位于上座板(1)下端与型腔内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组件包括内限位环(3)和至少三件板式弹簧(4),所述上座板(1)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内限位环(3)中,多件所述板式弹簧(4)沿着所述内限位环(3)的外周均匀布置,单件所述板式弹簧(4)连接所述型腔的内侧壁和内限位环(3)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组件包括内限位环(3)、外限位环(5)、至少三件阻尼件(6)和至少三件板式弹簧(4),所述上座板(1)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内限位环(3)中,所述外限位环(5)与所述内限位环(3)同轴心线设置,所述板式弹簧(4)为拱形结构且位于所述外限位环(5)和内限位环(3)之间,单件所述板式弹簧(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所述外限位环(5)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板式弹簧(4)的拱形顶点与所述内限位环(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件所述阻尼件(6)沿着所述外限位环(5)的外周均匀布置,所述阻尼件(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型腔的内侧壁以及所述外限位环(5)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6)呈弧形结构,多件所述阻尼件(6)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匀布置。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标,贾晓龙,蒋丽忠,李姗姗,胡章亮,汪伟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