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43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包括薄膜电容F1、电阻R1、二极管D1、光耦Q1、电容C1、薄膜电容F2、电阻R2、二极管D2、光耦Q2、电容C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所述三相电为市电;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AB;所述光耦Q2的引脚4与电容C2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BC。该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通过测量A、B相和B、C相之间的电压,通过光耦隔离输出,输出电压信号输入给单片机ADC采用端口,该电路结构简单,既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安装体积,同时具备失电检测、缺相检测、相序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掉电检测电路,具体是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被建造起来,这些高楼大厦里面都安装有电梯,这些电梯被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工作。电梯控制系统内包括电梯自动救援装置,断电时,自动救援装置给电梯控制系统供电,保证电梯安全运行至平层位置。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的供电故障进行判断,以防相序接反发生安全事故。为了能够对不同的供电故障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需要设计一种检测电路,能够辨识市电的故障情况,为不同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目前常用的失电检测电路多数采用霍尔电压传感器或电流互感器进行测量,现有的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成本高,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包括薄膜电容F1、电阻R1、二极管D1、光耦Q1、电容C1、薄膜电容F2、电阻R2、二极管D2、光耦Q2、电容C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所述三相电为市电;所述三相电的A相端口与薄膜电容F1的上端和电阻R1的左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右端与二极管D1的上端阴极和光耦Q1的引脚1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相连,电容C1的上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3与电容C1的下端接地;所述光耦Q1的引脚2与二极管D1的下端阳极和二极管D2的右端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左端阴极与薄膜电容F1的下端和三相电的B相端口相连;所述三相电的B相端口还与薄膜电容F2的上端和电阻R2的左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右端与二极管D3的上端阴极和光耦Q2的引脚1相连;所述光耦Q2的引脚4与电容C2的上端相连,电容C2的上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Q2的引脚3与电容C2的下端均接地;所述光耦Q2的引脚2与二极管D3的下端阳极和二极管D4的右端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左端阴极与薄膜电容F2的下端和三相电的C相端口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AB;所述光耦Q2的引脚4与电容C2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BC。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用于限流的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为水泥电阻且其阻值均为400K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用于隔离的所述光耦Q1和光耦Q2的型号为EL817D-F。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用于单向导通的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的型号为1N4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用于滤波的所述薄膜电容F1和薄膜电容F2的型号为FL600;用于滤波的电容C1和电容C2的电容量为10nf。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3的左端与电容C1的上端相连,电阻R3的右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电阻R4的左端与电容C2的上端相连,电阻R4的右端与+5V电源相连;用于限流的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阻值为2K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路通过测量A、B相和B、C相之间的电压,通过光耦隔离输出,输出电压信号输入给单片机ADC采用端口,该电路结构简单,既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安装体积,同时具备失电检测、缺相检测、相序检测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包括薄膜电容F1、电阻R1、二极管D1、光耦Q1、电容C1、薄膜电容F2、电阻R2、二极管D2、光耦Q2、电容C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所述三相电为市电;所述三相电的A相端口与薄膜电容F1的上端和电阻R1的左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右端与二极管D1的上端阴极和光耦Q1的引脚1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相连,电容C1的上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3与电容C1的下端接地;所述光耦Q1的引脚2与二极管D1的下端阳极和二极管D2的右端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左端阴极与薄膜电容F1的下端和三相电的B相端口相连;所述三相电的B相端口还与薄膜电容F2的上端和电阻R2的左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右端与二极管D3的上端阴极和光耦Q2的引脚1相连;所述光耦Q2的引脚4与电容C2的上端相连,电容C2的上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Q2的引脚3与电容C2的下端均接地;所述光耦Q2的引脚2与二极管D3的下端阳极和二极管D4的右端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左端阴极与薄膜电容F2的下端和三相电的C相端口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AB;所述光耦Q2的引脚4与电容C2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BC。用于限流的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的类型不加限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用于限流的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为水泥电阻且其阻值均为400KΩ。用于隔离的光耦Q1和光耦Q2的型号不加限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用于隔离的所述光耦Q1和光耦Q2的型号为EL817D-F。用于单向导通的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的型号不加限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用于单向导通的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的型号为1N4007。用于滤波的薄膜电容F1、薄膜电容F2、电容C1以及电容C2的型号不加限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用于滤波的所述薄膜电容F1和薄膜电容F2的型号为FL600;用于滤波的电容C1和电容C2的电容量为10nf。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假设在A、B相之间的线电压和B、C相之间的线电压均为正的区间内。当供电正常时,信号采集点D_AB和D_BC均为低电平;当市电断电时,信号采集点D_AB和D_BC均为高电平;当出现短时缺相故障时,若A相缺失,则D_AB为高电平,D_BC为低电平,若B相缺失,则D_AB和D_BC均为高电平,若C相缺失,则D_AB为低电平,D_BC为高电平。与此同时,正常情况下AB间线电压要超前BC间线电压120°,所以信号采集点D_AB出现低电平信号时间要超前D_BC出现低电平信号时间120°,若出现相序接反的情况,如A相与B相接反,则信号采集点D_AB出现低电平信号时间要超前D_BC出现低电平信号时间240°;若B相与C相接反,则信号采集点D_AB出现低电平信号时间要滞后D_BC出现低电平信号时间120°;若A相与C相接反,则信号采集点D_AB出现低电平信号时间要滞后D_BC出现低电平信号时间120°。实施例2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电容F1、电阻R1、二极管D1、光耦Q1、电容C1、薄膜电容F2、电阻R2、二极管D2、光耦Q2、电容C2、二极管D3、二极管D4以及三相电;所述三相电为市电,且三相电的A相端口与薄膜电容F1的上端和电阻R1的左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右端与二极管D1的上端阴极和光耦Q1的引脚1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相连,电容C1的上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3与电容C1的下端接地;所述光耦Q1的引脚2与二极管D1的下端阳极和二极管D2的右端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左端阴极与薄膜电容F1的下端和三相电的B相端口相连;/n所述三相电的B相端口还与薄膜电容F2的上端和电阻R2的左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右端与二极管D3的上端阴极和光耦Q2的引脚1相连;所述光耦Q2的引脚4与电容C2的上端相连,电容C2的上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Q2的引脚3与电容C2的下端均接地;所述光耦Q2的引脚2与二极管D3的下端阳极和二极管D4的右端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左端阴极与薄膜电容F2的下端和三相电的C相端口相连;/n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AB;所述光耦Q2的引脚4与电容C2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B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梯后备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电容F1、电阻R1、二极管D1、光耦Q1、电容C1、薄膜电容F2、电阻R2、二极管D2、光耦Q2、电容C2、二极管D3、二极管D4以及三相电;所述三相电为市电,且三相电的A相端口与薄膜电容F1的上端和电阻R1的左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右端与二极管D1的上端阴极和光耦Q1的引脚1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相连,电容C1的上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Q1的引脚3与电容C1的下端接地;所述光耦Q1的引脚2与二极管D1的下端阳极和二极管D2的右端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左端阴极与薄膜电容F1的下端和三相电的B相端口相连;
所述三相电的B相端口还与薄膜电容F2的上端和电阻R2的左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右端与二极管D3的上端阴极和光耦Q2的引脚1相连;所述光耦Q2的引脚4与电容C2的上端相连,电容C2的上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Q2的引脚3与电容C2的下端均接地;所述光耦Q2的引脚2与二极管D3的下端阳极和二极管D4的右端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左端阴极与薄膜电容F2的下端和三相电的C相端口相连;
所述光耦Q1的引脚4与电容C1的上端连接点为用来采集信号的信号采集点D_AB;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红松柳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晋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