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包覆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具体是涉及一种碳包覆非金属离子共掺杂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对能源需求的激增,针对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可替代能源向电能的转化研究得到了不断发展。相应的,为电能储存工具而进行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以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成为重点发展对象。现阶段,科研工作者主要集中在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期满足对能量密度要求高的应用需求。因此,具有高达4200mAhg-1理论容量的硅负极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和的注意力。现阶段,为解决硅材料的低电导率和脱嵌锂过程体积膨胀问题,主要通过对硅材料进行表面碳包覆。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表面包覆碳可有效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的电导率。同时,表面包覆层还可抑制硅基材料脱嵌锂过程的体积膨胀效应。但是,碳包覆方法并不能改善硅材料的本征电导率。已知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为对Si材料进行离子掺杂。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53031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硼掺杂的硅基负极材料,硼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包覆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一定比例的化学式为LiM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包覆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定比例的化学式为LiMF6的添加剂分散或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强烈搅拌下分批加入硅粉形成均一的流变体混合物a,其中M=P或As或B;
(2)将流变体混合物a置于密闭容器中于25-80℃下反应1h~24h得到前驱体b;
(3)前驱体b经干燥后,在一定气氛条件于700℃~1300℃下锻烧1h~24h后得到Li、F、M三种元素共掺杂的掺杂硅粉体材料c;
(4)将掺杂硅粉体材料c与一定比例的碳源化合物在润滑剂中混合均匀,干燥后在一定气氛条件于300℃~600℃预烧1h~3h、650℃~950℃烧结4h~20h后得到碳包覆硅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包覆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添加剂量为步骤(1)中硅粉质量的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昊,谭龙,金鑫,刘莉,纪善宝,孙润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