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包裹的硅碳复合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均匀富包裹的硅碳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硅颗粒是直径较小的晶体硅颗粒,因此纳米硅粉具有纯度高、粒径小、分布均匀等特点。纳米硅的用途广泛,是应用最广泛的光电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宽的间隙能,也是高功率光源材料。纳米硅由于尺寸小,易氧化形成纳米氧化硅,而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纳米硅水泥土以及抗紫外的纳米硅基棉织物等领域。另外,随着技术发展的需求,硅材料的应用越发广泛。数码终端产品的大屏幕化、功能多样化后,对电池的续航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锂电材料克容量较低,不能满足终端对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负极作为其关键构成成分之一,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目前商业化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类碳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LiC6),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纳米硅理论克容量约为4200mAh/g,对锂离子的高吸收率可以大幅度提高锂电池的容量,同时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将纳米硅粉与碳材料相结合,组成Si-C复合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硅吸收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匀包裹的硅碳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步骤1:将第一有机碳源以饱和溶解度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将纳米硅颗粒加入并超声分散均匀,得到含硅碳水合浆液;其中,第一有机碳源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例为1∶10-50,纳米硅颗粒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30;/n步骤2:将过氧化物引发剂加入所述含硅碳水合浆液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抗坏血酸;所述过氧化物引发剂与纳米硅颗粒的质量比为1∶40-60;抗坏血酸与过氧化物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5-1;/n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混合浆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将容器置于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包裹的硅碳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第一有机碳源以饱和溶解度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将纳米硅颗粒加入并超声分散均匀,得到含硅碳水合浆液;其中,第一有机碳源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例为1∶10-50,纳米硅颗粒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30;
步骤2:将过氧化物引发剂加入所述含硅碳水合浆液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抗坏血酸;所述过氧化物引发剂与纳米硅颗粒的质量比为1∶40-60;抗坏血酸与过氧化物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5-1;
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混合浆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将容器置于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温度60-120℃,保温1-3小时后,将所述混合浆液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碳包硅前驱体;
步骤4:将碳包硅前驱体置于真空炉中,在氮气氛围下加温至700-800℃,升温速度为28-30℃/min,保温1-2h,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到单层碳包硅纳米颗粒;
步骤5:将第二有机碳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其中,第二有机碳源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0-60;
步骤6:将步骤4得到的单层碳包硅纳米颗粒,加入到步骤5的溶液中,分散均匀,30-50℃搅拌0.5-1h后,将浆液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厚碳包硅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华,余晨露,张哲娟,孙卓,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