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70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包括装置本体、上料道和安装槽,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撕碎刀片,且撕碎刀片的上端固定开设有入料槽,所述入料槽的内部左侧连接设置有倾倒口,且倾倒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台,所述上料道固定设置于引导台的左侧,且上料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部包裹设置有摩擦条,所述安装槽连接设置于倾倒口的内侧。该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通过入料槽通过注塑与装置本体为一体成型,入料槽可以将原料在搅碎过程中弹射的碎片进行回挡,从而防止这些碎片掉出,这些原料通过入料槽内部的撕碎刀片进行搅碎,从而可以很好的将这些原料进行撕碎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
本技术涉及双轴撕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
技术介绍
双轴撕碎机又名剪切式撕碎机通过剪切、撕裂和挤压达到减小物料尺寸,这种撕碎机广泛应用于废塑料、废橡胶、木材和其它大体积废弃物,将欧美制造该类设备三十多年的经验引进中国,并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研发,推出技术成熟和设计先进的双轴撕碎机系列,为我国的废物回收利用前期的破碎,减容处理提供质量可靠的设备。现有的双轴撕碎机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将原料塞入撕碎机内部进行撕碎,这样的上料方式时间长了容易造成操作者的疲累,从而影响其上料的工作效率。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在原有的双轴撕碎机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解决了现有的双轴撕碎机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将原料塞入撕碎机内部进行撕碎,这样的上料方式时间长了容易造成操作者的疲累,从而影响其上料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包括装置本体、上料道和安装槽,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撕碎刀片,且撕碎刀片的上端固定开设有入料槽,所述入料槽的内部左侧连接设置有倾倒口,且倾倒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台,所述上料道固定设置于引导台的左侧,且上料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部包裹设置有摩擦条,所述安装槽连接设置于倾倒口的内侧,且倾倒口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联动槽的内部安装设置有辊筒。本技术中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撕碎刀片之间关于装置本体的中轴线相互对称,且撕碎刀片的宽度小于装置本体的宽度。本技术中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料槽为梯形形状,且入料槽通过注塑与装置本体为一体成型。本技术中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倒口通过焊接与安装槽与引导台构成拆卸结构,且安装槽与引导台之间尺寸相吻合。本技术中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道的内表面与传送带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上料道的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本技术中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通过粘接与摩擦条构成固定连接,且摩擦条为矩形形状。本技术中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筒之间关于联动槽的内部呈同一条平行线方向均匀排列,且联动槽通过注塑与倾倒口构成一体化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通过入料槽通过注塑与装置本体为一体成型,入料槽可以将原料在搅碎过程中弹射的碎片进行回挡,从而防止这些碎片掉出,这些原料通过入料槽内部的撕碎刀片进行搅碎,从而可以很好的将这些原料进行撕碎处理。(2)、该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通过倾倒口通过焊接与安装槽与引导台构成拆卸结构,可以将倾倒口与安装槽之间卡合连接固定,使传递到引导台处的原料可以传输到联动槽的内部上端,可以将原料放置于上料道的内部的传送带上,将传送带启动,传送带带动原料从上料道的左下端往右上端传递。(3)、该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通过传送带通过粘接与摩擦条构成固定连接,摩擦条可以增加传送带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原料可以很好的传递到引导台处,这样的方式不会时间长了造成操作者的疲累,从而提高其上料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撕碎刀片,3、入料槽,4、倾倒口,5、引导台,6、上料道,7、传送带,8、摩擦条,9、安装槽,10、联动槽,11、辊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包括装置本体1、撕碎刀片2、入料槽3、倾倒口4、引导台5、上料道6、传送带7、摩擦条8、安装槽9、联动槽10和辊筒11,装置本体1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撕碎刀片2,且撕碎刀片2的上端固定开设有入料槽3,入料槽3的内部左侧连接设置有倾倒口4,且倾倒口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台5,上料道6固定设置于引导台5的左侧,且上料道6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传送带7,传送带7的外部包裹设置有摩擦条8,安装槽9连接设置于倾倒口4的内侧,且倾倒口4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联动槽10,联动槽10的内部安装设置有辊筒11;撕碎刀片2之间关于装置本体1的中轴线相互对称,且撕碎刀片2的宽度小于装置本体1的宽度,这些原料通过入料槽3内部的撕碎刀片2进行搅碎,从而可以很好的将这些原料进行撕碎处理;入料槽3为梯形形状,且入料槽3通过注塑与装置本体1为一体成型,入料槽3可以将原料在搅碎过程中弹射的碎片进行回挡,从而防止这些碎片掉出;倾倒口4通过焊接与安装槽9与引导台5构成拆卸结构,且安装槽9与引导台5之间尺寸相吻合,可以将倾倒口4与安装槽9之间卡合连接固定,使传递到引导台5处的原料可以传输到联动槽10的内部上端;上料道6的内表面与传送带7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上料道6的宽度大于传送带7的宽度,可以将原料放置于上料道6的内部的传送带7上,将传送带7启动,传送带7带动原料从上料道6的左下端往右上端传递;传送带7通过粘接与摩擦条8构成固定连接,且摩擦条8为矩形形状,摩擦条8可以增加传送带7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原料可以很好的传递到引导台5处,这样的方式不会时间长了造成操作者的疲累,从而提高其上料的工作效率;辊筒11之间关于联动槽10的内部呈同一条平行线方向均匀排列,且联动槽10通过注塑与倾倒口4构成一体化结构,辊筒11可以随着原料的摩擦移动从而滚动,从而很好的将这些原料通过倾倒口4投入入料槽3的内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原料放置于上料道6的内部的传送带7上,将传送带7启动,传送带7带动原料从上料道6的左下端往右上端传递,摩擦条8可以增加传送带7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原料可以很好的传递到引导台5处,这样的方式不会时间长了造成操作者的疲累,从而提高其上料的工作效率,将倾倒口4与安装槽9之间卡合连接固定,使传递到引导台5处的原料可以传输到联动槽10的内部上端,辊筒11可以随着原料的摩擦移动从而滚动,从而很好的将这些原料通过倾倒口4投入入料槽3的内部,这些原料通过入料槽3内部的撕碎刀片2进行搅碎,从而可以很好的将这些原料进行撕碎处理,这就是该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的工作原理,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包括装置本体、上料道和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撕碎刀片,且撕碎刀片的上端固定开设有入料槽,所述入料槽的内部左侧连接设置有倾倒口,且倾倒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台,所述上料道固定设置于引导台的左侧,且上料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部包裹设置有摩擦条,所述安装槽连接设置于倾倒口的内侧,且倾倒口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联动槽的内部安装设置有辊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包括装置本体、上料道和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撕碎刀片,且撕碎刀片的上端固定开设有入料槽,所述入料槽的内部左侧连接设置有倾倒口,且倾倒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引导台,所述上料道固定设置于引导台的左侧,且上料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部包裹设置有摩擦条,所述安装槽连接设置于倾倒口的内侧,且倾倒口的内部固定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联动槽的内部安装设置有辊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撕碎刀片之间关于装置本体的中轴线相互对称,且撕碎刀片的宽度小于装置本体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轴撕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槽为梯形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鑫季琴琴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鑫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