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516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包括两端分别设置进料管和出料管的外筒,外筒内设置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多个无次序连接的混料节和导流节;所述混料节由多个交错连接的螺旋段和混合段组成;所述导流节由中央芯轴和多个与中央芯轴外壁连接的分散片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通过在混料器内增设的混料节和导流节,有效增加液相物料的混合次数,实现物料的高效混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易堵塞混合器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
本技术属于混合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
技术介绍
静态混料器也称混合器。在工业生产各行各业均有广泛使用,例如,在环氧材料成型中,对改性剂、树脂、促进剂、固化剂进行配比混合;在表面喷涂中,对着色剂、树脂、固化剂等液相物质进行配比混合等方面应用都非常有效,是化工行业中实现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具有快速高效混合、结构简单,节约能耗、体积小巧等特点,在不需外动力情况下,液态物料在驱动泵作用下,通过混料器会产生物料分散、交叉混合,使加入的物料达到混合的目的。公开号为CN20559899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合器,提供了一种通过设计“踏板”结构,从而增加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次数,达到充分混料的方法,但该方法只应用于不发生化学交联反应,不发生物料固化、凝结的情况,而在环氧树脂反应中,不适用。公开号为CN20867900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APG静态混料系统,该专利提供了一种通过改造真空系统实现泵内真空环境不被污染的方法,但该专利公开的方法只适合在固相粉体物料与其他固相或液相物料混合的情况。公开号为CN20769502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高粘度双组分涂料的定量供给及混合系统,该专利提供了高粘度液相物料在混合中出现的管路阻力大、易发生堵塞、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但该专利需要提供额外的供电支持,限制了由于现场条件有限等因素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包括两端分别设置进料管和出料管的外筒,外筒内设置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多个无次序连接的混料节和导流节;所述混料节由多个交错连接的螺旋段和混合段组成;所述导流节由中央芯轴和多个与中央芯轴外壁连接的分散片组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管内设置单向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管通过螺纹和密封圈与外筒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内壁形成沿其轴向设置的导向轨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两端内壁均形成环形卡槽,卡槽的槽底设置固定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段为四头螺旋结构,螺旋升角为37.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段为圆柱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散片垂直于中央芯轴的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分散片沿螺旋线排布于中央芯轴外壁,且相邻分散片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料节和导流节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通过在混料器内增设的混料节和导流节,有效增加液相物料的混合次数,实现物料的高效混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易堵塞混合器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外筒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中混料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混料节的螺旋段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混料节的螺旋段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混料节的螺旋段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导流节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导流节的侧视图。其中:1外筒2进料管3出料管4混料机构5单向阀6定位卡扣7导向轨道8混料节9导流节10卡槽11固定孔81螺旋段82混合段91中央芯轴92分散片。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的技术方案。如图1~9所示,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包括两端分别设置进料管2和出料管3的外筒1,外筒1内设置混料机构4,所述混料机构包括多个无次序连接的混料节8和导流节9,所述混料节8由多个交错连接的螺旋段81和混合段82组成,所述导流节9由中央芯轴91和多个与中央芯轴91外壁连接的分散片92组成。所述外筒1是由内外套设的外壁和套筒组成的隔离外套。所述进料管2内设置单向阀5。所述进料管2为普通的管道接头,采用管外螺纹的螺纹连接或喉箍夹紧或其他方法与上一级供料系统连接。单向阀为市售单向阀,用于保证物料不会反流至上级供料体系。所述出料管3通过螺纹和密封圈与外筒1连接,便于后期维护保养。出料管3与外筒1连接后检查密封性,保证体系内不存在泄漏。物料由喷枪管路各自经单向阀5流入静态混料器,经过混料机构4后形成混合料由出料管3口喷出。所述外筒1内壁形成沿其轴向设置的导向轨道7,导向轨道7可对混料机构4的安装有导向作用,沿导向轨道7方向,无次序的压入混料节8和导流台9。所述导向轨道7为通槽。所述外筒1两端内壁均形成环形卡槽10,卡槽10的槽底设置固定孔11,定位卡扣6设置于卡槽10内,且其上凸起卡入固定孔11内。定位卡扣6实现对外筒1内混料机构4的限位固定。所述混料机构4设置于两个定位卡扣6之间。所述螺旋段81为四头螺旋结构,螺旋段长度200-500mm,混合段长度30-60mm,螺旋导程40-90mm,螺旋升角α为37.5°。该结构优势在于加工简单,经济性较好,结构分解容易,方便了运行时的维护保养操作。所述混合段82为圆柱结构。所述分散片92垂直于中央芯轴91的轴线设置,其为扇形结构。多个所述分散片92沿螺旋线排布于中央芯轴91外壁,且相邻分散片9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同。导流节9为鱼鳍型的凸型倒流台,分散片循环地以特定角度置于中央芯轴上,整体采用铝合金加工。导流节9实现液态物料的充分分散,是进入混合单元的前置条件;实现液体物料的导流,避免因液体集中在管壁、混料节连接处等位置导致的物料器物料固化堵塞。所述混料节8和导流节9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上级供料系统通过弹性软管经喉箍方式或连接管道通过管螺纹方式与本混料器连接,形成密封体系。本技术混料器的安装方式包括前置安装和后置安装,一是后置安装:将静态混料器设置在管路与喷枪之间,两组分物料由计量泵提供压力泵入静态混料器,经混合后,由外部喷枪系统提供出口喷射压力,喷出物料。二是前置安装,将静态混料器设置在喷枪出口处,两组分物料进入静态混料器的压力直接由喷枪提供,喷枪处出口为单组分物料。以喷枪距地面高度1m为例,计算得到混料器出口流速应为22.73m/s,考虑到喷涂过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设计混料器出口流速为40m/s。初步计算,整体外径为60mm。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包括两端分别设置进料管(2)和出料管(3)的外筒(1),外筒(1)内设置混料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包括多个无次序连接的混料节(8)和导流节(9);/n所述混料节(8)由多个交错连接的螺旋段(81)和混合段(82)组成;/n所述导流节(9)由中央芯轴(91)和多个与中央芯轴(91)外壁连接的分散片(92)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包括两端分别设置进料管(2)和出料管(3)的外筒(1),外筒(1)内设置混料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包括多个无次序连接的混料节(8)和导流节(9);
所述混料节(8)由多个交错连接的螺旋段(81)和混合段(82)组成;
所述导流节(9)由中央芯轴(91)和多个与中央芯轴(91)外壁连接的分散片(9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内设置单向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通过螺纹和密封圈与外筒(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粘度液相物料的静态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内壁形成沿其轴向设置的导向轨道(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粘度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鸣山王胜男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新科天津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