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1120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减震架、底盘悬架、循环冷却装置和散热风扇装置,减震架固定在在底盘悬架上,发动机机壳固定安装在减震架上,散热风扇装置安装在发动机机壳其中一侧边支架,循环冷却装置分别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于发动机机壳,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减震器,两个阻尼减震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减震架可对发动机起到减震作用,避免发动机的左右摇摆容易使连接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循环冷却装置利用液冷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散热,避免发动机机壳长期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散热风扇装置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作用,可吹掉发动机机壳上积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
,尤其是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人民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整个汽车工业中柴油机由于热效率高、适应性好、输出功率大等优点,正逐渐成为汽车的主要动力;柴油机与其它内燃机相比,具有功率大、燃油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起动性能好、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低、油耗低等一系列优点。柴油发动机是常规客车的动力源,也是客车最主要的噪声与振动源,其激励力主要有两个类,一是发动机旋转运动和上下运动而产生的惯性不平衡;二是由于燃烧而产生的冲击力,发动机总是与变速箱连在一起,组成动力装置。所以隔振和防冲不仅仅是发动机的问题,而是整个动力装置的问题;动力装置安装在悬置系统上,而悬置系统安置在车架上,车架再与车身连接(此处论述不包括全承载客车在内)。发动机的振动如果未有效地隔离开来,将会传到客车的各个部位,从而到达驾驶员和乘客,最终影响人的听力和舒适性。柴油发动机因其高热效率、结构紧凑、动力性强、运行维护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内燃机车、通讯、军用、发电等各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柴油机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越来越高的热效率,以及动力性能的稳定提升,而柴油发动机的散热器是柴油发动机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现有的散热器、风冷式中冷器、油冷器都是独立式的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且体积大,风扇进行扇风的时候可能会被中冷器阻挡而影响散热器和油冷器的热交换效率,也可能散热器的不合理的布置使散热效果相对较差,造价也较为昂贵,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也有很大的干扰。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均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连接在车架上,当车辆在转向过程中,发动机的左右摇摆容易使连接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并且当螺栓松动或者焊接部位出现变形时,发动机不能很好的恢复到初始位置,影响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柴油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的是否散发及时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传统的风冷方式散热效果不佳,并且很容易在发动机表面积攒灰尘,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包括发动机机壳、减震架、底盘悬架、循环冷却装置和散热风扇装置,所述减震架固定在在所述底盘悬架上,所述发动机机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架上,所述散热风扇装置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机壳其中一侧边支架,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分别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于所述发动机机壳,所述底盘悬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减震器,相邻两个所述阻尼减震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阻尼减震器包括阻尼筒、阻尼杆和活塞,所述阻尼杆通过活塞插入阻尼筒内,所述阻尼筒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阻尼杆套装有抗震弹簧。优选地,所述活塞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阻尼液流道孔。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阻尼液流道孔用于阻尼液的流通。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所述上机壳内设置有第一冷却循环腔,所述下机壳内设置有第二冷却循环腔。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冷却循环腔用于冷却液在上机壳内循环冷却,第二冷却循环腔用于冷却液在下机壳内循环冷却。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循环腔的两侧边分别连通有第一进管口和第一出管口。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进管口用于冷却液的进入,第一出管口用于冷却液出入。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循环腔的两侧边分别连通有第二进管口和第二出管口。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二进管口用于冷却液的进入,第二出管口用于冷却液出入。优选地,所述进液管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出液管设置有循环泵。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开关阀用于调节进液开启量,循环泵提供动力。优选地,所述上机壳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条,所述下机壳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第二个散热条。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散热条和第二散热用于增加发动机机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装置包括风扇电机、扇叶和安全罩网,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扇叶,所述安全罩网罩在所述扇叶的外部。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风扇电机驱动扇叶转动,安全罩网可防止扇叶打到其他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条和第二散热条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铝合金散热显著。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壳与所述减震架之间设置有一层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采用橡胶材料。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减震垫进一步的起到减震效果,橡胶材料的弹性效果显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减震架、底盘悬架、循环冷却装置和散热风扇装置,减震架可对发动机起到减震作用,避免发动机的左右摇摆容易使连接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循环冷却装置利用液冷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散热,避免发动机机壳长期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散热风扇装置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作用,同时可吹掉发动机机壳上积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机壳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机壳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减震架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减震器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减震器内部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风扇装置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1、发动机机壳;2、减震架;3、底盘悬架;4、循环冷却装置;5、散热风扇装置;6、支架;7、进液管;8、出液管;9、循环泵;10、减震垫;11、开关阀;101、上机壳;102、第一冷却循环腔;103、第一散热条;104、第一进管口;105、第一出管口;106、下机壳;107、第二冷却循环腔;108、第二散热条;109、第二进管口;110、第二出管口;201、阻尼减震器;202、减震弹簧;203、上框架;204、下框架;205、阻尼杆;206、阻尼筒;207、活塞;208、抗震弹簧;209、阻尼液;210、阻尼液流道孔;501、风扇电机;502、扇叶;503、安全罩网。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机壳(1)、减震架(2)、底盘悬架(3)、循环冷却装置(4)和散热风扇装置(5),所述减震架(2)固定在在所述底盘悬架(3)上,所述发动机机壳(1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架(2)上,所述散热风扇装置(4)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机壳(1)其中一侧边的支架上,所述循环冷却装置(4)分别通过进液管(7)和出液管(8)连通于所述发动机机壳(1),所述减震架(3)包括上框架(203和下框架(204),所述上框架(203)与所述下框架(204)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减震器(201),相邻两个所述阻尼减震器(20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202),所述阻尼减震器(201)包括阻尼筒(206)、阻尼杆(205)和活塞(207),所述阻尼杆(205)通过活塞(207)插入阻尼筒(206)内,所述阻尼筒(206)内填充有阻尼液(209),所述阻尼杆(205)套装有抗震弹簧(2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机壳(1)、减震架(2)、底盘悬架(3)、循环冷却装置(4)和散热风扇装置(5),所述减震架(2)固定在在所述底盘悬架(3)上,所述发动机机壳(1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架(2)上,所述散热风扇装置(4)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机壳(1)其中一侧边的支架上,所述循环冷却装置(4)分别通过进液管(7)和出液管(8)连通于所述发动机机壳(1),所述减震架(3)包括上框架(203和下框架(204),所述上框架(203)与所述下框架(204)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减震器(201),相邻两个所述阻尼减震器(20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202),所述阻尼减震器(201)包括阻尼筒(206)、阻尼杆(205)和活塞(207),所述阻尼杆(205)通过活塞(207)插入阻尼筒(206)内,所述阻尼筒(206)内填充有阻尼液(209),所述阻尼杆(205)套装有抗震弹簧(20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7)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阻尼液流道孔(2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减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机壳(1)包括上机壳(101)和下机壳(106),所述上机壳(101)内设置有第一冷却循环腔(102),所述下机壳(106)内设置有第二冷却循环腔(10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柴油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周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美标康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