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的医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65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绿原酸在用于制备治疗肺癌脑转移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绿原酸能够改善肺癌脑转移瘤及全身状况和症状,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并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原酸的医药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绿原酸在用于制备治疗癌症脑转移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与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并称为现代医学的三大挑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亦不尽人意。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年均肿瘤的研发及治疗费用开支不低数百亿,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失。转移癌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其他途经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成为转移瘤或转移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道转移、血管转移,种植性转移等。一旦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可以脱落形成栓子,或在管内增殖、形成连续性肿物,但多数是通过淋巴管进入区域淋巴结而形成淋巴结内转移。转移癌之不同于原发癌,是因为它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连续动态过程。转移癌细胞具有更活跃的运动性和更强大的耐药性,特别是具备丰富的新生血管而增殖速度极大加快,而且对宿方免疫功能有更大的抗拒性。现有治疗癌转移的方法极为有限,效果欠佳。脑转移的原发灶常见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肺癌即肺恶性肿瘤,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已经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每年新发病例达65万例。肺癌早期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80%以上。肺癌晚期会伴有转移,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0-60%,是脑部转移性肿瘤最常见的类型。大约有40%确诊的肺癌的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出现脑转移,肺癌脑转移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差,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或治疗方案选择不当生存期仅为1-2个月,经各种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仅为7-14个月,1年生存率仅为20-56%,3年生存率不到12%。死亡原因多为脑转移相关的进行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或全身肿瘤进展。肺癌脑转移的肿瘤细胞经过脑脊液循环可在蛛网膜下腔播散,达到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整个神经系统轴均可受累,因此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主要临床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大脑半球脑膜受累症状:约发生于50%的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头晕、行走困难、精神状态改变、意识丧失、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癫痫发作等;2、颅受累表现:约发生于40%患者,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累可表现为眼肌麻痹,进而引起复视,听神经受累可导致听力下降,视神经受累至视野缺失,面神经受累至周围面瘫,三叉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受累可至咀嚼吞咽障碍;3、脊髓和脊神经根受累表现:超过60%患者发生,可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感觉性共济失调、膀胱和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神经根性疼痛,查体发现颈项强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节段性感觉缺损、直腿抬高实验阳性等。肺癌脑转移临床治疗手段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分为肺叶切除、脑瘤切除和脑室腹腔分流术。非手术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全脑放疗、全身化疗、鞘内注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方法。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目的在于缩小肿瘤,延长生存期,消除或减轻痛苦。放化疗及手术在缩小脑转移肿瘤方面有着较肯定的疗效,也往往产生毒副作用而加剧病情进展甚至加速患者的死亡的时间。乳腺癌脑转移治疗仍是难题,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全脑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局部疗法,主要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乳腺癌患者脑转移多合并其他部位的转移,单纯手术和放疗不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目前对乳腺癌有效的化学药物除蒽环类和紫杉类外,还包括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长春瑞宾和顺铂等,但它们对脑转移是否有效尚需研究。临床上缺乏对结直肠癌脑转移进行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所以目前没有标准治疗方案,其治疗目的为延缓症状、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结直肠癌脑转移的治疗经验主要借鉴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但治疗结果并不理想。绿原酸(chlorogenicacidCGA)又名咖啡鞣酸,其化学名为3-o-咖啡酰奎尼酸,是由咖啡酸和奎尼酸组成的缩酚酸。绿原酸化学结构式:绿原酸广泛存在于各种药用植物,如金银花中,目前对它的化学结构研究已经清楚。王乐(从元宝枫叶中提取、分离纯化绿原酸的工艺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报道了绿原酸抗癌抗衰老作用,其中公开了绿原酸可抑制神经胶质瘤的迁移以及人Hep3B肝癌细胞中的金属硫蛋白(MMP)分泌,对大肠癌、肝癌和喉癌均有显著疗效,被认为是癌症的有效防护剂。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绿原酸对脑转移瘤作用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绿原酸治疗癌症脑转移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绿原酸在用于制备治疗肺癌脑转移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绿原酸能够改善肺癌脑转移瘤及全身状况和症状,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并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绿原酸在制备治疗肺癌脑转移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绿原酸的药物剂型可以开发成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方便患者的使用,所述绿原酸的人用给药量为0.1mg/kg·d~50mg/kg·d;优选的,所述绿原酸的人用给药量为0.5mg/kg·d~20mg/kg·d。其中所述口服制剂可以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优选为片剂;所述注射制剂可以为其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优选为注射液。所述绿原酸的注射制剂由绿原酸和药物可接受的载体组成,优选的,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为注射用水、氯化钠、柠檬酸钠、柠檬酸、甘油、乙醇、丙二醇等。上述所述绿原酸注射制剂还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渗透压调节剂、pH值调节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助悬剂等,其中所述增溶剂为聚乙二醇400、吐温-8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上述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均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制备该种剂型常规使用制备方法制得。上述药物制剂中,每一制剂单位中含有绿原酸的含量为0.1mg~500mg。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的临床使用剂量为:0.1~50mg/kg。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的临床使用剂量为:0.5~20mg/k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绿原酸具有显著的预防或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临床实施例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绿原酸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所述绿原酸是天然中药单体,其对人体毒副作用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用药依从性,进而大幅度改善了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但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绿原酸片剂制备工艺:将绿原酸和辅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淀粉浆制软材,然后过16目筛制粒。湿颗粒在60℃干燥,干颗粒过20目筛整粒,筛出干粒中的细粉,与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压片,每片约200mg,即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绿原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癌症脑转移药物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1 CN 20191010487821.绿原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癌症脑转移药物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脑转移为肺癌脑转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原酸的人用给药量为0.1mg/kg·d~50mg/kg·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原酸的人用给药量为0.5mg/kg·d~20mg/kg·d。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原酸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民赵利枝姚景春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