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含量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415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所述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20‑25%,PEG400 10‑15%,盐酸益母草碱3%,甘油缩甲醛55‑6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其制备方法和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制备成功,所建立HPLC方法可用于盐酸益母草碱埋植凝胶的质量控制。

Injection of leonurin hydrochloride acupoint embedding g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含量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含量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益母草碱是中药益母草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证实益母草碱能够改善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微循环,具有降低血脂和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其化学合成单体的给药系统的优化已成为国家新药创制的热点。注射型穴位埋植凝胶的原理是选用不溶于水、可在生物体内降解的聚合物溶解在生物相容性溶剂中,形成流动性好的凝胶,再将药物溶于凝胶中。当凝胶注射在穴位所在的肌肉、皮下或其他部位时,药物凝胶就会凝结固化,形成凝胶骨架,具一定的穴位刺激,并且药物随聚合物的不断降解而缓慢释放。因此该凝胶能延长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时间,避免了传统穴位埋植(可吸收缝线或药物)埋入时疼痛、吸收性差、容易引起组织感染等弊端。注射型穴位埋植凝胶是穴位给药的新方法,也是中医药应用与研究的新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凝胶中益母草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选用酯封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75/25COOR(IV:0.18dL·g-1)为主要凝胶载体材料,选用盐酸益母草碱作为模型药物,以聚乙二醇400(PolyethyleneGlycol,PEG400)作为增溶剂,筛选溶剂,制得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并采用HPLC建立了盐酸益母草碱埋植凝胶中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进一步对所得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粘度、通针性能及体外释放度测试,为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提供了实验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所述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20-25%,PEG40010-15%,盐酸益母草碱3%,甘油缩甲醛55-6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3%。作为优选,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IV为0.18dL·g-1的PLGA75:25COOR或IV:0.16dL·g-1的PLGA50:50COOR。作为优选,所述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IV为0.18dL·g-1的PLGA75:25COOR20%,PEG40015%,盐酸益母草碱3%,甘油缩甲醛6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的制备方法,将甘油缩甲醛和PEG400混合,加入盐酸益母草碱,超声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最后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中益母草碱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精密量取0.2体积份的盐酸益母草碱穴位注射原位凝胶,加5体积份的氯仿,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10体积份的0.01mol·L-1盐酸溶液萃取三次,合并水层,水浴至无氯仿味;氯仿层置60℃水浴挥干,加入5体积份的0.01mol·L-1盐酸溶液溶解,将滤液与水层合并,加0.01mol/L盐酸溶液定容至50体积份,摇匀,过滤,进样10μL测试,采用HPLC分析,记录色谱图,利用标准曲线换算浓度。其中,HPLC测定参数为:色谱柱为4.6×250mm的EclipsePlusC18分析柱,流动相为0.4%辛烷磺酸钠:0.1%磷酸-乙腈=76:24,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柱温为30℃。本专利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EclipsePlusC18分析柱(4.6×250mm),流动相0.4%辛烷磺酸钠:0.1%磷酸-乙腈(76:2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7nm,柱温30℃,建立药物含量测定方法。所建立的HPLC方法,在2.02μg·mL-1~101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4.05%。并通过凝胶粘度、通针阻力及体外释放度测定评价凝胶处方,获得本专利技术注射型穴位埋植凝胶的最佳方案:3%盐酸益母草碱,20%PLGA,15%PEG400,60%甘油缩甲醛,2%HPMC,凝胶25℃粘度为193.7mPa.s,37℃粘度为148.0mPa.s,粘度流变为205mPa.s;1mL通针阻力为1.81N,5mL通针阻力为1.95N;体外释放率在1d时达到64.50%左右,5d时为91.02%。结论: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制备成功,所建立HPLC方法可用于盐酸益母草碱埋植凝胶的质量控制。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盐酸益母草碱穴位注射原位凝胶及空白凝胶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2为5种盐酸益母草碱穴位注射原位凝胶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在本专利技术中,“wt%”表示质量百分比。1.材料戴安U-3000液相色谱(戴安中国有限公司),EclipsePlusC18分析柱(5μm,4.6×250mm,agilenttechnologies),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P-01型真空泵(天津市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中国ETTPC5000流变仪(广州易测仪器有限公司)。PLGA75:25COOR(济南岱罡生工程有限公司,IV:0.18dL·g-1),PLGA50:50COOR(济南岱罡生工程有限公司,IV:0.36dL·g-1),PLGA75:25COOR(济南岱罡生工程有限公司,IV:0.36dL·g-1),PLGA50:50COOR(济南岱罡生工程有限公司,IV:0.16dL·g-1),甘油缩甲醛(梯希爱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1-辛烷磺酸钠(梯希爱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盐酸(白银良友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乙二醇400(PEG400,BeijingSolarbioScience&TechnologyCo.,Ltd),盐酸益母草碱(上海源叶生物),色谱级乙腈(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I型,粘度4000mPa·s,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即用型透析袋(MWCO:500~1000D,美国光谱医学)。2.方法与结果2.1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的制备2.1.1PLGA溶解试验本实验选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有机溶剂,测定相同条件下PLGA50:50COOR(IV:0.36dL·g-1)、PLGA75:25COOR(IV:0.36dL·g-1)、PL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20-25%,PEG40010-15%,盐酸益母草碱3%,甘油缩甲醛55-6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3%。/n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20-25%,PEG40010-15%,盐酸益母草碱3%,甘油缩甲醛55-6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IV为0.18dL·g-1的PLGA75:25COOR或IV:0.16dL·g-1的PLGA50:50COO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型盐酸益母草碱穴位埋植凝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IV为0.18dL·g-1的PLGA75:25COOR20%,PEG40015%,盐酸益母草碱3%,甘油缩甲醛6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正英李刚辛蕊华崔东安张凯王磊张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