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划分方法,专用于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进行划分和鉴别,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握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组成和优势小种的分布,以便水稻白叶枯病抗病育种和田间品种的合理布局,同时也有利于对各国小种进行比较和研究。
技术介绍
水稻白叶枯病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是控制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抗病基因的鉴定、抗病品种的培育和筛选以及品种的合理布局等都依赖于对病原菌小种分化的研究。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通常是根据病原菌在含不同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品种上反应类型将其区分为不同的小种或致病型(Mew等,1987)。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最早是由日本的久原重松在1958年开始的,但早期所利用的鉴别品种的遗传背景(即含有的抗病基因)并不十分清楚,白叶枯病菌小种或致病型的划分有较大的随意性,鉴别品种的增减会使同一个菌株归于不同的小种或致病型。因而,尽管这些鉴别品种可以较好的将不同致病力的菌株区别开来,但这并不能真正反映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的情况(Horino等,1980)。如1969年,Kozaka根据在不同品种上的反 ...
【技术保护点】
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的划分方法,包括:1)水稻鉴别品种的准备:已知抗病基因的6个近等基因系材料,见表1,将参试水稻品种以规定的次序移栽到每个划定的小区,每个品种栽插1行,单株栽插,株行距为25×20cm,根据当地常规的种植方法进行浸种 、育秧、移栽以及管理;表1.参试水稻鉴别品种及其所包含的抗性基因***2)参试菌株的准备:取出冻干保存的原始菌株,移植两代后在移植两代后在汕优63上预接种,从中选出有活力的菌株作为参试菌株。接种前两天取出参试菌株,在 NA斜面上划线,28度生长48小时后接种。NA培养基配方:牛肉浸膏3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的划分方法,包括1)水稻鉴别品种的准备已知抗病基因的6个近等基因系材料,见表1,将参试水稻品种以规定的次序移栽到每个划定的小区,每个品种栽插1行,单株栽插,株行距为25×20cm,根据当地常规的种植方法进行浸种、育秧、移栽以及管理;表1.参试水稻鉴别品种及其所包含的抗性基因2)参试菌株的准备取出冻干保存的原始菌株,移植两代后在移植两代后在汕优63上预接种,从中选出有活力的菌株作为参试菌株。接种前两天取出参试菌株,在NA斜面上划线,28度生长48小时后接种。NA培养基配方牛肉浸膏3g,酵母提取物1g,多聚蛋白胨5g,蔗糖10g,琼脂17g,加水定容至1000mL,调pH至7.0;3)接种接种前,以无菌水洗脱菌落,悬浮均匀,调整菌悬液浓度约为3×108cfu/ml。用预先灭菌处理的、型号一致的平口剪刀沾取菌悬液(沾菌悬液时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权,胡白石,杨万风,刘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