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浪涌吸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25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浪涌吸收电路,该浪涌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该浪涌吸收电路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压敏电阻的后端,且用于对浪涌进行电流限制的电流限制模块;设置在电流限制模块的后端,且用于对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电压限制模块。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压敏电阻的后端设置有电流限制模块和电压限制模块,可在浪涌被压敏电阻释放后进行电流限制和电压限制,使得浪涌吸收电路的输出端的限制电压大大降低,从而保证受保护的电子设备不再承受高的电压应力,也就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浪涌吸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浪涌吸收电路。
技术介绍
交流电力供电网络携带的高能量浪涌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所以通常采用浪涌保护器对高能量浪涌进行吸收。目前市面上的浪涌吸收产品的限制电压数值受限于压敏电阻的通流能力,实际保护电路限制电压值高达千伏特以上,使得后级受保护电子电路承受过高的电压应力而损坏电子设备。另外,由于一般电子电路的功率器件都是采用晶体管,而晶体管的成本单价主要受其电压电流值大小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晶体管时,除了要满足其电子电路性能指标外,还要考虑抵抗电力供电网络携带高能量浪涌,因此,只能选用更大规格的晶体管,无疑是大大增加了单个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浪涌吸收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浪涌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而且,所述第一压敏电阻连接在第一交流输入端与第二交流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二端连接接地输入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后端,且用于对浪涌进行电流限制的电流限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流限制模块的后端,且用于对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电压限制模块。优选地,所述电流限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其中,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一端。优选地,所述电压限制模块包括:用于对差模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第一电压限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的共模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第二电压限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的共模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第三电压限制单元。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后再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串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后再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串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而且,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串联方向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后再与所述第三二极管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串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后再与所述第四二极管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串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而且,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串联方向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五电阻并联后再与所述第五二极管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串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第六电阻并联后再与所述第六二极管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串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而且,所述第五二极管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串联方向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四压敏电阻,且所述第四压敏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五压敏电阻,且所述第五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压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六压敏电阻,且所述第六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压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本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设备,连接交流电源,且具有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和接地端,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浪涌吸收电路。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压敏电阻的后端设置有电流限制模块和电压限制模块,可在浪涌被压敏电阻释放后进行电流限制和电压限制,使得浪涌吸收电路的输出端的限制电压大大降低,从而保证受保护的电子设备不再承受高的电压应力,也就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损坏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浪涌吸收电路实施例一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浪涌吸收电路实施例二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浪涌吸收电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首先说明的是,该浪涌吸收电路具有三个输入端和三个输出端,其中,三个输入端分别为:第一交流输入端ACN-IN、第二交流输入端ACL-IN、接地输入端FG-IN;三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交流输出端ACN-OUT、第二交流输出端ACL-OUT、接地输出端FG-OUT,而且,接地输入端FG-IN与接地输出端FG-OUT连通。该实施例的浪涌吸收电路包括熔断器F1、热敏电阻NTC、第一压敏电阻MOV1、第二压敏电阻MOV2、第三压敏电阻MOV3、气体放电管AR1。而且,熔断器F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交流输入端ACL-IN,热敏电阻NTC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交流输入端ACN-IN,第一压敏电阻MOV1连接在熔断器F1的第二端与热敏电阻NTC的第二端之间。第二压敏电阻MOV2的第一端连接热敏电阻NTC的第二端,第三压敏电阻MOV3的第一端连接熔断器F1的第二端,第二压敏电阻MOV2的第二端及第三压敏电阻MOV3的第二端连接气体放电管AR1的第一端,气体放电管AR1的第二端连接接地输入端FG-IN。该实施例的浪涌吸收电路还进一步包括:电流限制模块10和电压限制模块20,其中,电流限制模块10设置在第一压敏电阻MOV1的后端,用于对浪涌进行电流限制;电压限制模块20设置在电流限制模块10的后端,用于对浪涌进行电压限制。进一步地,电流限制模块10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其中,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压敏电阻MOV1的第一端,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压敏电阻MOV1的第二端。进一步地,电压限制模块20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浪涌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而且,所述第一压敏电阻连接在第一交流输入端与第二交流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二端连接接地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后端,且用于对浪涌进行电流限制的电流限制模块;/n设置在所述电流限制模块的后端,且用于对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电压限制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涌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而且,所述第一压敏电阻连接在第一交流输入端与第二交流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端,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二端连接接地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后端,且用于对浪涌进行电流限制的电流限制模块;
设置在所述电流限制模块的后端,且用于对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电压限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限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其中,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浪涌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限制模块包括:
用于对差模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第一电压限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的共模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第二电压限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的共模浪涌进行电压限制的第三电压限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浪涌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后再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串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后再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串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而且,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串联方向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浪涌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限制单元包括第三电容、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