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67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包括驱动电流OL1、蓄电池B、隔离电路T、双切开关L和输出电流OUT,所述驱动电流OL1与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电流输出端与双切开关L的两个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切开关L电流输出端与输出电流OUT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驱动电流过大时可以有效的隔离异常电信号保护电子设备,同时使得电路继续为电子设备供电,避免因短暂停电造成停工,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信号隔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
技术介绍
在现在工厂生产中电源作为机器设备运转的动力源泉,是生产力的基础保障,稳定的电压电流信号对电子设备的保护尤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心,当遇到雷雨天气,或输电电压不稳定时容易造成设备所述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陡然激增到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的最大值,容易使得设备烧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漏电保护器有效的保护了生产设备,但是漏电保护器起作用后工厂内或造成大规模短暂的停电,需要对电路进行抢修后才能恢复生产,使得生产效率降低,造成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包括驱动电流OL1、蓄电池B、隔离电路T、双切开关L和输出电流OUT,所述驱动电流OL1与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电流输出端与双切开关L的两个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切开关L电流输出端与输出电流OUT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隔离电路T包括S1开关、开关触点1、开关触点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开关K1、开关触点A、和电磁铁N,所述S1开关为隔离电路T的电流输入端,所述开关触点1与电阻R1输电端和三极管Q1的e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出电端与三极管Q1的b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b端与开关K1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c端与电阻R2输电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出电端与电阻R3输电端和电磁铁N输电端电连接,所述电磁铁N出电端与开关触点A电连接,所述电阻R3出电端接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双切开关L包括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所述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分别为双切开关L的两个电流输入端,所示第一电极块与蓄电池B电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块与开关触点A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棒,所述绝缘棒外侧滑动连接有绝缘块和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下表面和绝缘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块和第二电极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导电块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电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电块为双切开关L电流输出端且与输出电流OUT电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双切开关L,通过驱动电流OL1为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供电,当隔离电路T正常供电时开关K1与开关触点A电连接通电使得第二电极块通电产生磁性,吸合导电块,使得导电条与第二电极块接触,使得为输出电流OUT供电,当遇到电流或电压过大则输出电流OUT端为短路状态,相当于b点和电路的地连接,电位降低,三极管Q1导通,有电流c端流出,经过电阻R2、R3分压后,R3的a端为电磁铁N供电,使得开关K1被电磁铁N吸合,使得第二电极块断电,阻断电流信号,则导电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导电块与第一电极块接触,为输出电流OUT供电。本技术在驱动电流过大时可以有效的隔离异常电流信号保护电子设备,同时使得电路继续为电子设备供电,避免因短暂停电造成停工,造成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的隔离电路TD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的双切开关L的架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第一电极块;2、绝缘块;3、导电块;4、第二电极块;5、压缩弹簧;6、绝缘棒;7、导电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包括驱动电流OL1、蓄电池B、隔离电路T、双切开关L和输出电流OUT,驱动电流OL1与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电流输出端与双切开关L的两个电流输入端电连接,双切开关L电流输出端与输出电流OUT电连接。隔离电路T包括S1开关、开关触点1、开关触点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开关K1、开关触点A、和电磁铁N,S1开关为隔离电路T的电流输入端,开关触点1与电阻R1输电端和三极管Q1的e端电连接,电阻R1出电端与三极管Q1的b端电连接,三极管Q1的b端与开关K1电连接,三极管Q1的c端与电阻R2输电端电连接,电阻R2出电端与电阻R3输电端和电磁铁N输电端电连接,电磁铁N出电端与开关触点A电连接,电阻R3出电端接地。双切开关L包括第一电极块1和第二电极块4,第一电极块1和第二电极块4分别为双切开关L的两个电流输入端,示第一电极块1与蓄电池B电流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极块4与开关触点A电连接,第一电极块1和第二电极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棒6,绝缘棒6外侧滑动连接有绝缘块2和导电块3,导电块3下表面和绝缘块2上表面固定连接,绝缘块2和第二电极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5,导电块3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电条7。导电块3为双切开关L电流输出端且与输出电流OUT电连接,第二电极块4内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磁铁,当第二电极块4通电时电磁铁通电,对导电块3有吸力。工作原理:驱动电流OL1为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供电,当隔离电路T正常供电时开关K1与开关触点A电连接,通电使得第二电极块4通电产生磁性,吸合导电块3,使得导电条7与第二电极块4接触,使得为输出电流OUT供电,当遇到电流或电压过大则输出电流OUT端为短路状态,相当于b点和电路的地连接,电位降低,三极管Q1导通,有电流c端流出,经过电阻R2、R3分压后,R3的a端为电磁铁N供电,使得开关K1被电磁铁N吸合,使得第二电极块4断电,阻断电流信号,则导电块3在压缩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包括驱动电流OL1、蓄电池B、隔离电路T、双切开关L和输出电流OUT,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流OL1与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电流输出端与双切开关L的两个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切开关L电流输出端与输出电流OUT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包括驱动电流OL1、蓄电池B、隔离电路T、双切开关L和输出电流OUT,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流OL1与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B和隔离电路T电流输出端与双切开关L的两个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切开关L电流输出端与输出电流OUT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信号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T包括S1开关、开关触点1、开关触点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开关K1、开关触点A、和电磁铁N,所述S1开关为隔离电路T的电流输入端,所述开关触点1与电阻R1输电端和三极管Q1的e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出电端与三极管Q1的b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b端与开关K1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c端与电阻R2输电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出电端与电阻R3输电端和电磁铁N输电端电连接,所述电磁铁N出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春齐凤河齐绍良王天健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蔚蓝油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