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其中:还设有互连耦合器,互连耦合器包括器具输出插座和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设有N极、P极、L极和S极,并且N极、P极、L极和S极分别连接于检测电路,所述器具输出插座设有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及第四信号插销S1,第四信号插销S1连接于探头,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分别连接于加热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互连耦合器、检测电路和加热控制电路组合,使插头连接器在插入或拔出器具输出插座时,无电弧火花产生,对产品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暖手器
,具体一种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暖手器作为便携式取暖用品,在通电加热时需连接外部电源,使用时再断开与电源连接,为实现目的一般会采用互连耦合器来实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都是将互连耦合器组装成防爆夹,电路设计是常通模式,使用时在连接外部电源情况下插头连接器插入器具输出插座因有电流而产生电弧,严重者会烧焦熔融、甚至出现燃烧、火灾,而先接插好互连耦合器再接外部电源也会令电源插头出现打火。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装置在结构及电路做了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避免电弧火花产生,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本技术描述的一种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分别连接于检测电路和开关电路并且为检测电路和开关电路提供电能,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检测电路的工作状态,其中:还设有互连耦合器,互连耦合器包括器具输出插座和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设有N极、P极、L极和S极,N极、P极和L极长度相同,S极的长度短于N极、P极和L极,插头连接器的各极与检测电路连接;器具输出插座设有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及第四信号插销S1;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和第三载流插销P1分别连接于加热控制电路,第四信号插销S1连接探头;互连耦合器耦合时,插头连接器的N极与器具输出插座的第二载流插销N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的P极与器具输出插座的第三载流插销P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的L极与器具输出插座的第一载流插销L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的S极与器具输出插座的第四信号插销S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插入器具输出插座时N极、P极和L极触头先接通,后信号触头S极才连接,插头连接器拔出器具输出插座时信号触头S极先断开,N极、P极和L极触头后断开。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电容C4、第五电阻R5、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倾角开关K1、第七电阻R7、第三二极管D3、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继电器JQ及载流触头JK,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D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四电容C4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五电容C5相连接,第四电容C4与第五电阻R5相连接,第六电容C6、倾角开关K1和第七电阻R7依次相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继电器JQ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加接,继电器JQ与第三二极管D3相并联,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插头连接器6的S极相连接,继电器JQ的载流触头JK输入端接外部电源火线,继电器JQ的载流触头JK输出端与插头连接器的L极连接,插头连接器的N极连接于检测电路2的外部电源零线接。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温控器K2、熔断器K3和加热器,加热器一极连接于温控器K2一端并且引出公共端P1,加热器另一极连接于熔断器K3一端,熔断器K3另一端引出与第二载流插销N1相连接,温控器K2另一端引出与第一载流插销L1相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集成器IC2、触摸按键KEY、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触摸按键KEY连接于集成器IC2的1脚,集成器IC2的2脚与3脚并联有第八电容C8,集成器IC2的4脚与5脚并联有第七电容C7,集成器IC2的6脚连接有D端,还包括机械开关SW,机械开关SW连接于D端处。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集成器IC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变压器T、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阻R4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相连接并且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的公共端分别连接于集成器IC1的5脚和6脚,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于集成器IC1的1脚,第一电阻R1一端与第二电容C2负极连接后再接入集成器IC1的8脚,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一端相连接后再分别连接集成器IC1的2脚及变压器T输入端负极,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再接入集成器IC1的3脚,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变压器T输入端正极,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阻R4的一侧公共端接于第二二极管D2负极,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侧公共端接于变压器T输出端正极,第二二极管D2正极接于变压器T输出端负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互连耦合器、检测电路和加热控制电路组合,使插头连接器在插入或拔出器具输出插座时,无电弧火花产生,对产品起到安全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开关电源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检测电路和加热控制电路相连接图。图3是本技术的开关电路图。图4是机械开关SW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的插头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器具输出插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开关电源电路1、检测电路2、加热控制电路3、加热器301、开关电路4、器具输出插座5、插头连接器6、N极601、P极602、L极603、S极6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描述的一种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1、检测电路2、加热控制电路3和开关电路4,开关电源电路1分别连接于检测电路2和开关电路4并且为检测电路2和开关电路4提供电能,开关电路4用于控制检测电路2的工作状态,其中:还设有互连耦合器,互连耦合器包括器具输出插座5和插头连接器6;插头连接器6设有N极601、P极602、L极603和S极604,N极601、P极602和L极603长度相同,S极604的长度短于N极601、P极602和L极603,插头连接器的各极与检测电路连接;器具输出插座5设有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及第四信号插销S1;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分别连接于加热控制电路3,第四信号插销S1连接探头;互连耦合器耦合时,插头连接器6的N极601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二载流插销N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的P极602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三载流插销P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6的L极603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一载流插销L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6的S极604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四信号插销S1接触连通。本结构通过互连耦合器、检测电路2和加热控制电路3组合,在器具输出插座5和插头连接器6连接或分离时,实施加热控制电路3先断电,避免产生电弧火花,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其中,能保证插头连接器6插入器具输出插座5时N极、P极和L极触头先接通,后信号触头S极才连接,插头连接器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1)、检测电路(2)、加热控制电路(3)和开关电路(4),开关电源电路(1)分别连接于检测电路(2)和开关电路(4)并且为检测电路(2)和开关电路(4)提供电能,开关电路(4)用于控制检测电路(2)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互连耦合器,互连耦合器包括器具输出插座(5)和插头连接器(6);/n插头连接器(6)设有N极(601)、P极(602)、L极(603)和S极(604), N极(601)、P极(602)和L极(603)长度相同, S极(604)的长度短于N极(601)、P极(602)和L极(603),插头连接器(6)的各极与检测电路(2)连接;/n器具输出插座(5)设有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及第四信号插销S1;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分别连接于加热控制电路(3),第四信号插销S1连接探头;/n互连耦合器耦合时,插头连接器(6)的N极(601)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二载流插销N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的P极(602)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三载流插销P1接触连通, 插头连接器(6)的L极(603)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一载流插销L1接触连通, 插头连接器(6)的S极(604)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四信号插销S1接触连通;/n插头连接器(6)插入器具输出插座(5)时N极、P极和L极触头先接通,后信号触头S极才连接,插头连接器(6)拔出器具输出插座(5)时信号触头S极先断开,N极、P极和L极触头后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02 CN 20202000321981.一种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1)、检测电路(2)、加热控制电路(3)和开关电路(4),开关电源电路(1)分别连接于检测电路(2)和开关电路(4)并且为检测电路(2)和开关电路(4)提供电能,开关电路(4)用于控制检测电路(2)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互连耦合器,互连耦合器包括器具输出插座(5)和插头连接器(6);
插头连接器(6)设有N极(601)、P极(602)、L极(603)和S极(604),N极(601)、P极(602)和L极(603)长度相同,S极(604)的长度短于N极(601)、P极(602)和L极(603),插头连接器(6)的各极与检测电路(2)连接;
器具输出插座(5)设有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及第四信号插销S1;第一载流插销L1、第二载流插销N1、第三载流插销P1分别连接于加热控制电路(3),第四信号插销S1连接探头;
互连耦合器耦合时,插头连接器(6)的N极(601)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二载流插销N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的P极(602)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三载流插销P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6)的L极(603)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一载流插销L1接触连通,插头连接器(6)的S极(604)与器具输出插座(5)的第四信号插销S1接触连通;
插头连接器(6)插入器具输出插座(5)时N极、P极和L极触头先接通,后信号触头S极才连接,插头连接器(6)拔出器具输出插座(5)时信号触头S极先断开,N极、P极和L极触头后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暖手器火花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2)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电容C4、第五电阻R5、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倾角开关K1、第七电阻R7、第三二极管D3、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继电器JQ及载流触头JK,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D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四电容C4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五电容C5相连接,第四电容C4与第五电阻R5相连接,第六电容C6、倾角开关K1和第七电阻R7依次相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铭佳,
申请(专利权)人:关铭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