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铭佳专利>正文

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55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包括电源供电路,电源供电路连接于电磁波检测电路,电磁波检测电路分别连接有负载电源检测电路和MCU主控电路,负载电源检测电路和MCU主控电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磁波检测电路能根据电磁波不同介质传导变化,判断加热时气体与液体空间改变进行断电实防爆功能;另外,本MCU主控电路上增加了显示与调温功能,使用户直接了解当前加热时的温度。解当前加热时的温度。解当前加热时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暖手器
,具体是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柔性暖手器储热介质大部分都是水,其原理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于储热介质(水)内并随即自然释放,在防止通电过程中出现暖手器内气压过高保护是设置一些机械式装置(俗称防爆夹)来实现,这种方式极其简单,精确度低,再者欠缺无水或少水通电保护,容易出现爆炸及干烧;另外,暖手器姿态异常时通电也极有可能发生其它安全事故。
[0003]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一份专利文献,专利文献的申请号为:CN201922040330.4,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暖手器电子感应式防爆装置,包括袋体,其中:袋体的外表面固定有检测电路,袋体内设有安装座和发热体,安装座内安装有第一探头和加热控制电路,第一探头延伸至安装座外并且第一探头与发热体存有一定间距,检测电路分别与第一探头和加热控制电路相连接,发热体与加热控制电路相连接。其中防爆技术手段主要依靠第一探头实施温度,无法实施判断加热时气体与液体空间改变进行断电实防爆功能;另外,更无法查看加热温度及实施调节温度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根据电磁波不同介质传导变化,判断加热时气体与液体空间改变进行断电实防爆功能;另外,本电路增加了显示与调温功能,使用户直接了解当前加热时的温度,查看温度状态的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
[0005]本技术描述的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包括电源供电路,电源供电路连接于电磁波检测电路,电磁波检测电路分别连接有负载电源检测电路和MCU主控电路,负载电源检测电路和MCU主控电路相连接。
[0006]具体进一步,所述MCU主控电路还连接有充电电路。
[0007]具体进一步,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三电池管理芯片U3、第八电容C8、第九电阻R9和电池BAT,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与第九电阻R9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三电池管理芯片U3,第八电容C8和电池BAT相并联,第八电容C8和电池BAT的一侧公共端连接于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电池管理芯片U3的一端公共端处。
[0008]具体进一步,所述电源供电路包括第一桥堆DB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 C2和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第一桥堆DB1的1脚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5脚、6脚、7脚和8脚处,第一桥堆DB1的3脚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1脚、2脚、3脚和4脚处,第一电阻R1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1脚处,第一电容C1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
U1的3脚处,第二电容 C2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4脚处。
[0009]具体进一步,所述电磁波检测电路包括专用芯片U2、线圈式传感弹簧10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继电器JQ、第一二极管D1、负载回路继电器触点开关K、电加热器RL、断路器K2、温控器K3、保险管FS组成,专用芯片U2的5脚与线圈式传感弹簧101相连接,专用芯片U2的2脚与第四电容C4相连接,专用芯片U2的5脚与第五电容C5相连接,专用芯片U2的7脚与第三电阻R3相连接,专用芯片U2的3脚与第三电容C3相连接,第三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之间的公共端与第六电容C6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五电阻R5相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Q相连接,继电器JQ和第一二极管D1相并联,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六电阻R6相连接,继电器JQ与负载回路继电器触点开关K相连接,载回路继电器触点开关K、电加热器RL、断路器K2、温控器K3和保险管FS依次相连接。
[0010]具体进一步,所述MCU主控电路包括按键KEY、开关K4、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第一电阻R10、第十一第一电阻R11、第十二第一电阻R12、温度传感器NTC、数码管主控MCU,按键KEY与数码管主控MCU的2脚相连接,第十电容C10的两端分别与数码管主控MCU的1脚和14相连接,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与第十第一电阻R10相连接,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与第十第一电阻R10之间的公共端连接于第十一第一电阻R11的一端,第十一第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于数码管主控MCU的2脚与按键KEY之间的公共端,数码管主控MCU的3脚与开关K4相连接,数码管主控MCU的4脚与温度传感器NTC相连接,温度传感器NTC与第十二第一电阻R12相连接,数码管主控MCU的6脚与第十一电容C11相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第一电阻R12的另一端相连接。
[0011]具体进一步,所述数码管主控MCU还连接数码显示器。
[0012]具体进一步,所述负载电源检测电路包括第二桥堆DB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七电容C7组成,第二桥堆DB2的4脚与第七电阻R7相连接,第二桥堆DB2的3脚和4脚与第七电容C7相连接,第七电容C7与第八电阻R8相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电路通过电磁波检测电路能根据电磁波不同介质传导变化,判断加热时气体与液体空间改变进行断电实防爆功能;另外,本MCU主控电路上增加了显示与调温功能,使用户直接了解当前加热时的温度状态。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电磁波检测电路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电源供电路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负载电源检测电路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充电电路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MCU主控电路。
[0020]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0021]电磁波检测电路1、线圈式传感弹簧101、电源供电路2、负载电源检测电路3、充电电路4、MCU主控电路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描述的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包括电源供电路2,电源供电路2连接于电磁波检测电路1,电磁波检测电路1分别连接有负载电源检测电路3和MCU主控电路5,负载电源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包括电源供电路(2),其特征在于:电源供电路(2)连接于电磁波检测电路(1),电磁波检测电路(1)分别连接有负载电源检测电路(3)和MCU主控电路(5),负载电源检测电路(3)和MCU主控电路(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控电路(5)还连接有充电电路(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4)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三电池管理芯片U3、第八电容C8、第九电阻R9和电池BAT,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与第九电阻R9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三电池管理芯片U3,第八电容C8和电池BAT相并联,第八电容C8和电池BAT的一侧公共端连接于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电池管理芯片U3的一端公共端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路(2)包括第一桥堆DB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 C2和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第一桥堆DB1的1脚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5脚、6脚、7脚和8脚处,第一桥堆DB1的3脚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1脚、2脚、3脚和4脚处,第一电阻R1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1脚处,第一电容C1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3脚处,第二电容 C2连接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U1的4脚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式调温、电磁检测防爆暖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检测电路(1)包括专用芯片U2、线圈式传感弹簧10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继电器JQ、第一二极管D1、负载回路继电器触点开关K、电加热器RL、断路器K2、温控器K3、保险管FS组成,专用芯片U2的5脚与线圈式传感弹簧101相连接,专用芯片U2的2脚与第四电容C4相连接,专用芯片U2的5脚与第五电容C5相连接,专用芯片U2的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铭佳
申请(专利权)人:关铭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