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187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二次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极片及阴极极片;所述阳极极片及所述阴极极片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两侧表面均涂覆有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一侧的所述活性物质层设有露出部分集流体的极耳凹槽,用于电连接在集流体上的极耳;所述极耳凹槽未贯穿所述活性物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因工艺生产而导致极片出现褶皱和穿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芯
本技术涉及于二次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芯。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商业化的发展,市场对电芯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在常规卷绕式二次电芯中,阴极极片、阳极极片的起始端都设有空白集流体,阴极极耳和阳极极耳分别直接焊接在阴极极片、阳极极片上的空白集流体上。但是,由于极耳厚度的累加,使得焊接极耳区域的厚度为电芯的最大厚度,而未焊接极耳区域的厚度则相对较小,厚度不均匀使得电池的部分空间不能被充分利用,导致在一定型号尺寸内,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N201620716715.1公开了一种二次电芯,其包括阳极极片、阴极极片和隔离膜,隔离膜间隔于相邻的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之间;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均包括集流体、涂覆在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和电连接在集流体上的极耳,活性物质层设有露出空白集流体的极耳凹槽,极耳固定在对应的极耳凹槽中;阳极极耳凹槽为未贯穿极片宽度方向的短凹槽,短凹槽三面封闭、一面开口;阴极极耳凹槽为贯穿极片宽度方向的长凹槽,长凹槽两面封闭、两面开口。此方法虽然可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但结构容易出现褶皱、穿孔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止出现褶皱、穿孔问题出现的二次电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极片及阴极极片;所述阳极极片及所述阴极极片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两侧表面均涂覆有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一侧的所述活性物质层设有露出部分集流体的极耳凹槽,用于电连接在集流体上的极耳;所述极耳凹槽未贯穿所述活性物质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为阳极集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阴极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为阴极集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两侧的所述活性物质层为阳极活性物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阴极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两侧的所述活性物质层为阴极活性物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极片中的所述极耳为阳极极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阴极极片中的所述极耳为阴极极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凹槽与所述极耳电连接的一面设有导电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胶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胶或各向同性导电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固定在所述极耳凹槽内。根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只在集流体一侧的活性物质层进行设置极耳凹槽,并且极耳凹槽未贯穿于该侧活性物质层。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极片褶皱现象以及穿孔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正面示意图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阳极极片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阳极极片背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阳极极片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阴极极片正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阴极极片背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阴极极片俯视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阳极极片;2、阴极极片;3、集流体;4、极耳;5、活性物质层;6、导电胶;7、极耳凹槽;8、密封胶;31、阳极集流体;32、阴极集流体;41、阳极极耳;42、阴极极耳;51、阳极活性物质层;52、阴极活性物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不论是阳极极片1还是阴极极片2,其都包括集流体3,集流体3两侧均涂覆有活性物质层5。在集流体3一侧的活性物质层5上设有露出空白集流体的极耳凹槽7,该极耳凹槽7用于电连接在集流体3上的极耳4。极耳凹槽7未贯穿于活性物质层5;极耳凹槽7三面封闭、一面开口。极片结构一般为活性物质层5-集流体3-活性物质层5这样的三明治结构。通常在极片的活性物质层5中设置有极耳凹槽7,极耳4固定于极耳凹槽7内。极耳4与极耳凹槽7电连接,并且在极耳4与极耳凹槽7电连接的面上设有导电胶6。导电胶6可以为各向异性导电胶也可为各向同性导电胶。此外极耳4还具备密封胶8,用来对极耳4进行封装。密封胶8设置在极耳4露出极耳凹槽7的部分上。如图3-5所示,阳极极片1包括阳极集流体31、阳极极耳41、阳极活性物质层51、极耳凹槽7以及导电胶6。阳极集流体31两侧设置有阳极活性物质层51,在阳极集流体31一侧的阳极活性物质层51上设置有一极耳凹槽7。极耳凹槽7未贯穿于活性物质层51,形成极耳凹槽7的结构为三面封闭、一面开口。此外,阳极极耳41固定在极耳凹槽7内,并且阳极极耳41与极耳凹槽7电连接。阳极极耳41与极耳凹槽7电连接的一面设置有导电胶6。如图6-8所示,阴极极片1包括阴极集流体31、阴极极耳41、阴极活性物质层51、极耳凹槽7以及导电胶6。阴极集流体31两侧设置有阴极活性物质层51,在阴极集流体31一侧的阴极活性物质层51上设置有一极耳凹槽7。极耳凹槽7未贯穿于活性物质层51,形成极耳凹槽7的结构为三面封闭、一面开口。此外,阴极极耳41固定在极耳凹槽7内,并且阴极极耳41与极耳凹槽7电连接。阴极极耳41与极耳凹槽7电连接的一面设置有导电胶6。有上述可知,在集流体3一侧的活性物质层5上设有露出空白集流体的极耳凹槽7,并且该极耳凹槽7未贯穿于活性物质层5。在进行极耳凹槽7的制作过程中,仅仅将极耳凹槽7设置于一侧活性物质层中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加集流体3的挺度,减少激光清洗后集流体3开口处打皱的现象。如果激光清洗过程出现将集流体3打穿孔的情况时,在极耳4与极耳凹槽7电连接处增加一层导电胶6可以提升集流体3的导电性,并且该导电胶6还可以填平极耳4焊接产生的焊接凸起,减少刺穿隔膜的风险。本技术提供的二次电芯只在一侧活性物质层5进行设置极耳凹槽7,避免出现极片褶皱及极片出现刺孔等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极片的安全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极片及阴极极片;所述阳极极片及所述阴极极片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两侧表面均涂覆有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一侧的所述活性物质层设有露出部分集流体的极耳凹槽,用于电连接在集流体上的极耳;所述极耳凹槽未贯穿所述活性物质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极片及阴极极片;所述阳极极片及所述阴极极片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两侧表面均涂覆有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一侧的所述活性物质层设有露出部分集流体的极耳凹槽,用于电连接在集流体上的极耳;所述极耳凹槽未贯穿所述活性物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为阳极集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为阴极集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两侧的所述活性物质层为阳极活性物质。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新军张剑张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