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耕作除草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0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耕作除草方法,涉及作物栽培技术。包括前茬作物收获后,即时翻耕;在后茬作物翻种前,杂草处于旺盛生长期或初花期前进行旋耕;旋耕的深度控制在10厘米以上。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耕作方法,可以减少杂草发生量70%以上,减少杂草发生率对65%以上;减少地下害虫发生。减少劳动用工2-3个/亩,节约成本40-60元。本方法操作简便,适合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无公害或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基地乐于接受,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栽培技术,尤其适用于蔬菜、豆科作物的无公害、绿色或有机生产,同时也适用于一般大田作物的耕作栽培。
技术介绍
农田杂草是指那些生长在农田,分布广,危害农作物,非人工有意栽培的草本植物。它是长期适应当地作物、耕作、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和其它社会因素而生存下来的,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环境中适应性最强、最繁茂的植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全世界杂草总数约5万种!其中8000种为农田杂草!而危害主要粮食作物的约有250种,危害最严重的杂草有76种,其中18种尤其严重,如香附子、狗牙根、稗、牛筋草、白茅、马齿苋、藜、刺苋等。农田杂草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光照和空间,传播病虫害、降低产量与质量、增加管理用工与生产成本,其中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杂草的危害仅次于病虫害。农田杂草的防除,除了传统的中耕除草以及农业综合防除措施,如轮作倒茬,深耕细作,精选良种,高温堆肥,高密度栽培,迟播诱发,管理水源等外,由于植物检疫可以切断杂草的外来入侵与传播,作为减少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受到重视。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为减少农田杂草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时差耕作除草法,其特征在于:1)前茬作物收获后,用中型或手扶拖拉机对作物残茬进行即时翻耕,以减少杂草种子结实与加快前茬作物残茬腐烂;2)在后茬作物翻种前,杂草处于旺盛生长期或初花期前进行旋耕;3)耕作方式,采用中型拖 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置旋耕机械,进行旋耕作业,旋耕的深度控制在10~30厘米;4)如果接茬时间较长,在第一次旋耕后,再依据杂草处于旺盛生长期或初花期前进行第二次旋耕,然后整地,进行后茬作物的播种或移栽。

【技术特征摘要】
1.时差耕作除草法,其特征在于1)前茬作物收获后,用中型或手扶拖拉机对作物残茬进行即时翻耕,以减少杂草种子结实与加快前茬作物残茬腐烂;2)在后茬作物翻种前,杂草处于旺盛生长期或初花期前进行旋耕;3)耕作方式,采用中型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置旋耕机械,进行旋耕作业,旋耕的深度控制在10~30厘米;4)如果接茬时间较长,在第一次旋耕后,再依据杂草处于旺盛生长期或初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常志州雷咸龙尹为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思源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