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七移栽的生态除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803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七移栽的生态除草方法,在三七移栽后,在三七塘上不直接覆土,直接加盖拌有杀菌剂的粗糙腐熟有机土,然后顺着畦面间隔放一条滴灌带;然后在畦面盖上一层黑色地膜,当三七出苗后,用小刀在苗上薄膜破一条缝,让苗从缝隙钻出来,浇水时将滴灌带的主管道上水泵即可,施肥时采用液体肥,随水浇入畦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仅一次性地解决移栽三七田两年的除草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三七用水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培育
,具体是。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栽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和劳 务费的水涨船高,也倒逼采用设施、设备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七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近年来由于其药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市场需求很高, 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然而三七的种植技术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具体是先通过平整床苗床,然 后利用打孔机在墒面上打孔,再利用人工播种。种子在苗床上栽种一年以后,第二年将子条 挖出,选择无病健康的子条移栽到起龚的大田畦面上,然后在上面盖一层土,再盖一层松树 干枯落地的松针,浇水时将用水管将水浇在松针上,肥料也撒在松针上。近年来随着人工成 本逐年上升,人工除草在三七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利用松针覆盖的方式 会加重墒面的杂草种子密度,增加杂草的防除成本。 三七作为名贵中药材,一直以来禁止或限制使用除草剂,因此,人工防治几乎成本 目前唯一的除草方式,费工费时,生产成本巨大。其次,三七适生种植区普遍缺水,大部分区 域依赖于用水车从远距离运水,然后用水管浇水的方式浇水,每立方米的用水极高,而且浪 费极为严重,而且采用大水浇灌的方式,水资源利用率低,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对大多数三 七种植区严重缺水来看,使用成本极高。再次,现阶段采用松针覆盖,需要到森林收集松针, 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再有,肥料使用方式为撒施颗粒肥料,肥料利用率低。因此,在解 决除草的同时,能否找到合适的方法降低用水成本的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 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三七移栽的生态除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无病健康的三七子条(由种子萌发后生长一年的三七苗),按使用说明拌 上杀菌剂,摊开晚晒后,备用; (2)在三七移栽地上打好塘,放入处理好的三七子条,在每塘上加入自制有机肥30 ~50g; (3)按间距20~30cm在畦面上铺多行滴灌带,畦端接入主管道; (4)在畦面铺上黑色地膜,在地膜的周边用泥土压实; (5)将液体肥料加入大缸中,利用栗的压力将液体肥料沿滴灌带主管道浇入三七 移栽地墒面; (6)观察三七幼芽出土后,用锋利刀片在幼芽上部开一条小缝,缝隙长度不超过 3cm; (7)根据墒情和三七长势,适时利用滴灌带浇肥浇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的地膜厚度为0.01~0.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一次性地解决了移栽三 七田两年的除草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三七用水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 加了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专利技术方法针对三七移栽田,在三七移栽后,在三七塘上不直接覆土,直接加盖拌 有杀菌剂的粗糙腐熟有机土,然后顺着畦面每隔20~30cm放一条滴灌带;然后在畦面盖上 一层厚0.01mm的黑色地膜,当三七出苗后,用小刀在苗上薄膜破一条长度约2cm的缝,让苗 从缝隙钻出来,浇水时将滴灌带的主管道上水栗即可,施肥时采用液体肥,随水浇入畦面。 1、采用黑色地膜覆盖,一次性投入,成本低廉,持续期长,省工、省时、降低成本。 2、不使用松针,降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 3、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水利用率高,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4、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采用液体肥肥水浇入,肥料利用率高,成本低。 5、采用地膜覆盖只留小缝的方式,水分蒸发小,减少浇水次数。 通过对照本方法与传统的种植方法,取得的效果如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主权项】1.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无病健康的三七子条,按使用说明拌上杀菌剂,摊开晾晒后,备用; (2) 在三七移栽地上打好塘,放入处理好的三七子条,在每塘上加入自制有机肥30~ 5〇g; (3) 按间距20~30cm在畦面上铺多行滴灌带,畦端接入主管道; (4) 在畦面铺上黑色地膜,在地膜的周边用泥土压实; (5) 将液体肥料加入大缸中,利用栗的压力将液体肥料沿滴灌带主管道浇入三七移栽 地墒面; (6) 观察三七幼芽出土后,用锋利刀片在幼芽上部开一条小缝,缝隙长度不超过3cm; (7) 根据墒情和三七长势,适时利用滴灌带浇肥浇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移栽的生态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地 膜厚度为〇. 01~〇. 〇15mm。【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在三七移栽后,在三七塘上不直接覆土,直接加盖拌有杀菌剂的粗糙腐熟有机土,然后顺着畦面间隔放一条滴灌带;然后在畦面盖上一层黑色地膜,当三七出苗后,用小刀在苗上薄膜破一条缝,让苗从缝隙钻出来,浇水时将滴灌带的主管道上水泵即可,施肥时采用液体肥,随水浇入畦面。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一次性地解决移栽三七田两年的除草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三七用水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IPC分类】A01B79/02, A01G1/00, A01C1/00【公开号】CN105532221【申请号】CN201510923901【专利技术人】汤东生, 戚洪伟, 李敬德 【申请人】云南农业大学【公开日】2016年5月4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七移栽的生态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无病健康的三七子条,按使用说明拌上杀菌剂,摊开晾晒后,备用;(2)在三七移栽地上打好塘,放入处理好的三七子条,在每塘上加入自制有机肥30~50g;(3)按间距20~30cm在畦面上铺多行滴灌带,畦端接入主管道;(4)在畦面铺上黑色地膜,在地膜的周边用泥土压实;(5)将液体肥料加入大缸中,利用泵的压力将液体肥料沿滴灌带主管道浇入三七移栽地墒面;(6)观察三七幼芽出土后,用锋利刀片在幼芽上部开一条小缝,缝隙长度不超过3cm;(7)根据墒情和三七长势,适时利用滴灌带浇肥浇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东生戚洪伟李敬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