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生态大米的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农业在最近30年来提出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安全食品概念与技术。无公害食品主要界定有公害食品,在绿色食品提出之后,其技术性能已经被绿色食品全程覆盖了。绿色食品是在无公害的条件下,对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品种与数量给予了较严格的约定,以往高毒性的、对土壤有长时间残留的农药被拒绝使用,比如六六六粉剂等。化肥,尤其氮肥,对于不同作物在不同地区规定了最高使用量。但是,绿色食品仍然使用低毒的农药,适中的化肥。有机食品完全杜绝任何一种化学物质,无论是化学制剂农药还是任何一种化学肥料。这样在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之间有个极陡的等差,而在这个极陡的等差之间游离了大量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这种技术与产品的安全品质高于绿色技术与食品,低于有机技术与食品。把它们划到绿色食品,则降低了该食品的水平,划到有机食品则又达不到,故提出生态食品的概念。关于生态大米与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之间的区别如表I所示。表I生态大米与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在农药施用量、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区别对比。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植生态水稻生产生态大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处理:将水稻种子在50?53℃的水温下,浸泡10分钟,之后,在15?25℃的水温下浸泡5?7天;(2)育苗营养基质配制:将粉碎的稻壳进行生物发酵,发酵后加入植物水培营养液和含有分解纤维素的真菌类微生物,混合搅拌均匀,即得;(3)土壤生态施肥:所用的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肥料混合复配而成:有机肥20?50份、生物肥0.15?0.3份、矿物肥8?12份和化肥40?70份,复配的肥料在水整地前一次性施入,施肥深度0?15cm内全层施入;(4)水层管理:插秧至抽穗期间,采用保水灌溉方式,水层保持6?8cm,抽穗之后,采用间歇灌溉方式,灌溉的水层深度8?10cm;(5)生态除草:在上述步骤(4)的插秧至抽穗期间,插秧2?3天后,放入食草性或杂食性鱼苗、虾苗或蟹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生态水稻生产生态大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将水稻种子在50-53°C的水温下,浸泡10分钟,之后,在15-25°c的水温下浸泡5-7天; (2)育苗营养基质配制:将粉碎的稻壳进行生物发酵,发酵后加入植物水培营养液和含有分解纤维素的真菌类微生物,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3)土壤生态施肥:所用的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肥料混合复配而成:有机肥20-50份、生物肥0.15-0.3份、矿物肥8-12份和化肥40-70份,复配的肥料在水整地前一次性施入,施肥深度0-15cm内全层施入; (4)水层管理:插秧至抽穗期间,采用保水灌溉方式,水层保持6-8cm,抽穗之后,采用间歇灌溉方式,灌溉的水层深度8-10cm ; (5)生态除草:在上述步骤(4)的插秧至抽穗期间,插秧2-3天后,放入食草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免,孙波,娄艳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稻育康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