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3941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秸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获;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该方法所生产出的稻谷品质优良、产量高、安全无公害,种植成本较低,管理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作物种植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水倒是全球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稻谷的品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稻谷的安全无公害水平是当今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O现有技术提供的水稻种植方法,生产成本较高,粮食品质较差,产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水稻种植方法,生产成本较高,粮食品质较差,产量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秸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获;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进一步,生产基地四周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距医院、主要交通干线有明显污染源地域I公里以上,稻田基地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 5-7,有机质含量1. 2% _2%,保水、保肥能力突出;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时,避免一户、一组、一村种植单一品种。进一步,适龄的旱秧及壮秧标准为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单株分蘖多,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秧苗移栽群体叶面积适当;苗挺叶绿,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秧苗矮壮,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白根多;抗植伤力强,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中苗叶色绿,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叶片硬直,壮秧形态指标为叶龄5-6叶,苗高15-16厘米,带蘖2-3个,带蘖株率80%以上;肥床旱育秧技术规程为(一)苗床准备(1)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2)苗床与大田面积,旱秧地苗床一般宽1. 4米,沟宽或走道宽O. 4米,每亩大田需净苗床60平方米左右,即20米长的苗床就能栽一亩大田;(3)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都要进行,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0公斤家畜粪,O.1公斤过磷酸钙,多次耕耙,肥土交混,冬种一季蔬菜或绿肥,2月底清园;(4)施肥杀虫,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 施入腐熟农家肥3-5公斤,过磷酸钙O.1公斤,氯化钾O. 03公斤,3%锌硫磷颗粒剂O. 01公斤,按耕翻一施肥一碎土的程序进行,翻锄3次,深度10-15厘米,将所施肥料及药剂与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5)壮秧剂消毒用I公斤壮秧剂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一天后,撒在30个平方米左右的苗床上,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然后浇透水,如苗床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二)播种盖膜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播种程序是播种一压平一覆土一化除—盖膜;(I)种子处理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选种选用水选方式选种,即淘洗种子,捞出浮籽;消毒a.种衣剂拌种;b.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移浸于45_47°C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0_52°C的温汤中10分钟,而后放入冷水中继续浸种,直至达到发芽要求为止;(2)确定播期的方法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2°C为籼稻发芽的最低温度,旱育秧播种期一般可比薄膜湿润秧提早7-10天,旱育秧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在3月10-25日播种;海拔600-800米及800米以上的区域由于种植是中、早熟品种,一般应在4月5日前结束旱育秧播种,栽秧越迟,播种宜稀,务必培育多蘖壮秧移植大田;(3)播种量按每平方米20-30克的量播匀稻种,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度宜密;(4)播种方式播种前要浇透床土,要称种到厢,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盖I厘米厚备好的细土,一定要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但也不能盖土太厚; (5)化学除草播种盖土后喷施“旱秧净”专用除草剂;(6)盖膜方式采用双膜覆盖,即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低拱架盖薄膜法就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盖上膜,四周用土将膜压紧压实;(三)苗床管理(I)苗床的温度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应保温保湿,促进发芽齐苗,一般不揭膜,不浇水;b.1. 5至2. 5叶当气温稳定通过12°C后,要揭开外膜两头通风,在两边开空气对流窗口并固定,待第一次施肥补水后揭去平铺的内膜;外膜要在栽秧前半月揭掉,膜内温度保持在25°C左右为宜;(2)苗床的水分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苗不萎蔫,不浇水;b. 2. 5叶期,结合追施分蘖肥补足床土水分,每10天左右结合追肥补足水份即可,秧苗分蘖前不得揭膜淋雨;c.揭膜至抛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早上结合追肥补水;d.灾害天气苗床水分管理,若遇低温、大风雨天要及时盖膜护苗;(3)肥料管理旱育秧在2. 5叶前一般不必施肥,尤其使用了壮秧剂的苗床,2. 5叶期可用清粪水施一次分蘖肥,以后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清粪水,追肥的原则是先淡后浓,揭膜后再用清粪水加尿素每平方米O. 05公斤提苗,栽前10天施好“送嫁肥”;(4)防治病虫鼠害旱育秧苗期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立枯病;用1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恶苗病;出苗前压实四周薄膜防止鼠害。进一步,免耕抛秧时,对水源活、灌溉方便的两季田,要大力推广免耕、抛栽,具体方法是小麦、油菜收割后,及时将秸杆均匀平铺全田,亩施腐杆灵2公斤,淹深水泡田,水深达到10-15厘米后施肥,每亩抛栽1. 8-2. O万窝旱育多蘖秧苗,抛栽后拣出管理通道,在匀密补稀时将挂在麦桩、油菜桩上的秧苗放在秧根能接触到水的地方;旱育秧苗带土可直接抛栽,在抛栽的前一天用水浇透苗床;秸杆还田,多蘖抛秧时,除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动摇田外都可采用秸杆直接还田,多蘖抛秧,具体方法是收割麦穗后,放水搅边,将麦杆直接翻耕田中,施肥耕田,浅水抛秧,抛后3-4天后再灌水返青。进一步,无公害水稻施肥时,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总用肥量的90%以上,而追肥应看苗施肥,总用量控制在10%以内,并且在水稻收获前30天不再施用任何种类的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用生物有机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和硝态氮肥;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 %以上,氮磷钾(N P2O5 K2O) 1 O. 5 1,具体用量控制在纯氮(N) 12-15公斤、磷(P2O5) 6-7公斤、钾(K2O) 12-15公斤,硫酸锌1-2公斤,一般亩施圈肥1000公斤、水稻专用配方肥40公斤;杂糯间栽时,间栽的方法一是较小的田块可以围绕四周栽植,较大田块采用每隔四行在两厢杂交稻之间栽一行糯稻,窝距1. 5尺左右。进一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时,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结合;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色板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按每盏灯控防50-80亩布置,将灯安装在离作物1. 5-2米高的树杆或电杆上,3-8月期间,每天晚上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秸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获;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秸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获;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基地四周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距医院、主要交通干线有明显污染源地域I公里以上,稻田基地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 5-7,有机质含量1. 2% _2%,保水、保肥能力突出;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时,避免一户、一组、一村种植单一品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龄的旱秧及壮秧标准为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单株分蘖多,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秧苗移栽群体叶面积适当;苗挺叶绿,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秧苗矮壮,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白根多;抗植伤力强,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中苗叶色绿,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叶片硬直,壮秧形态指标为叶龄5-6叶,苗高15-16厘米,带蘖2-3个,带蘖株率80%以上;肥床旱育秧技术规程为(一)苗床准备(I)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2)苗床与大田面积,旱秧地苗床一般宽1. 4米,沟宽或走道宽O. 4米,每亩大田需净苗床60平方米左右,即20米长的苗床就能栽一亩大田;(3)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都要进行,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0公斤家畜粪,O.1公斤过磷酸钙,多次耕耙,肥土交混,冬种一季蔬菜或绿肥,2月底清园;(4)施肥杀虫,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5公斤,过磷酸钙O.1公斤,氯化钾O. 03公斤,3%锌硫磷颗粒剂O. 01公斤,按耕翻一施肥一碎土的程序进行,翻锄3次,深度10-15厘米,将所施肥料及药剂与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5)壮秧剂消毒用I公斤壮秧剂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一天后,撒在30个平方米左右的苗床上,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然后浇透水,如苗床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二)播种盖膜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播种程序是播种一压平一覆土一化除一盖(1)种子处理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选种选用水选方式选种,即淘洗种子,捞出浮籽;消毒a.种衣剂拌种;b.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移浸于45_47°C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0_52°C的温汤中10分钟,而后放入冷水中继续浸种,直至达到发芽要求为止;(2)确定播期的方法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2°C为籼稻发芽的最低温度,旱育秧播种期一般可比薄膜湿润秧提早7-10天,旱育秧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在3月10-25日播种;海拔600-800米及800米以上的区域由于种植是中、早熟品种,一般应在4月5日前结束旱育秧播种,栽秧越迟,播种宜稀,务必培育多蘖壮秧移植大田;(3)播种量按每平方米20-30克的量播匀稻种,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度宜密;(4)播种方式播种前要浇透床土,要称种到厢,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盖I厘米厚备好的细土,一定要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但也不能盖土太厚;(5)化学除草播种盖土后喷施“旱秧净”专用除草剂;(6)盖膜方式采用双膜覆盖,即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低拱架盖薄膜法就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盖上膜,四周用土将膜压紧压实;(三)苗床管理(1)苗床的温度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应保温保湿,促进发芽齐苗,一般不揭膜,不浇水;b.1. 5至2. 5叶当气温稳定通过12°C后,要揭开外膜两头通风,在两边开空气对流窗口并固定,待第一次施肥补水后揭去平铺的内膜;外膜要在栽秧前半月揭掉,膜内温度保持在25°C左右为宜;(2)苗床的水分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苗不萎蔫,不浇水;b. 2. 5叶期,结合追施分蘖肥补足床土水分,每10天左右结合追肥补足水份即可,秧苗分蘖前不得揭膜淋雨;c.揭膜至抛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早上结合追肥补水;d.灾害天气苗床水分管理,若遇低温、大风雨天要及时盖膜护苗;(3)肥料管理旱育秧在2. 5叶前一般不必施肥,尤其使用了壮秧剂的苗床,2. 5叶期可用清粪水施一次分蘖肥,以后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清粪水,追肥的原则是先淡后浓,揭膜后再用清粪水加尿素每平方米O.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达义刘逢春黄勇杨佐珍何锦霞
申请(专利权)人:苍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