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时种植野大麦改造盐碱裸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度盐碱化草地中盐碱裸地的改造,特别涉及到其多年生植被快速建植的生态工程方法。技术背景东北草地土壤盐碱化是诸多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及地貌、成土母质、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近年来,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合理利用,特别是过牧、盲目开荒等活动导致草地植被盖度降低、土壤侵蚀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逐渐加剧,形成大片盐碱裸地,因而逐渐失去草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盐碱裸地植被覆盖力为零,土壤蒸发量加大,不断地将深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盐分积聚到地表,成为盐碱源,并通过水蚀和风蚀作用,造成和加重邻近草地和农田盐碱化而成为一种危害源。因此,如何快速地把盐碱裸地恢复成有植被覆盖的草地,特别是恢复成多年生植被,是退化盐碱化草地改良利用中的重中之重。对于退化盐碱化草地中盐碱裸地的植被建植技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①化学方法,通过施用石膏和磷石膏等含钙物质(见土壤通报,1994年第25卷第6期248-251页)、酸性物质以及保水剂等化学改良剂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然后进行植被建植;②物理方法,通过灌溉淋盐、沟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时种植野大麦改造盐碱裸地的方法,其特征包括:(1)适时整地:根据当地多年的气象资料确定雨季期,在雨季开始的某次降水1-3天后,对盐碱裸地实施浅翻耙,翻耙土壤深度不超过6-10cm,如果土壤板结严重,应适当调整耙片角度;(2)及时扬播种子:浅翻耙后,立即人工扬播野大麦种子,利用浅翻耙产生的土壤缝隙与凹处拦截种子,使野大麦种子均匀地散布在土壤表层,依靠自然风力和自然降水喷溅作用达到覆土效果;(3)野大麦播种量控制在15-20kg/ha;(4)实施作业后的盐碱裸地应及时封育,严禁牲畜采食与践踏,种植后二年内不宜进行刈割和种子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时种植野大麦改造盐碱裸地的方法,其特征包括:(1)适时整地:根据当地多年的气象资料确定雨季期,在雨季开始的某次降水1-3天后,对盐碱裸地实施浅翻耙,翻耙土壤深度不超过6-10cm,如果土壤板结严重,应适当调整耙片角度;(2)及时扬播种子:浅翻耙后,立即人工扬播野大麦种子,利用浅翻耙产生的土壤缝隙与凹处拦截种子,使野大麦种子均匀地散布在土壤表层,依靠自然风力和自然降水喷溅作用达到覆土效果;(3)野大麦播种量控制在15-20kg/ha;(4)实施作业后的盐碱裸地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玮,姜世成,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