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的改良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在盐碱地上种植小麦的 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盐地和碱地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 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地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 碱性。盐碱地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 不易促苗。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 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地和碱 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地地 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 地盐碱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 素。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常用的方法有:1、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 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 盐渍化;3、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盐碱地上种植小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堆肥:将磷石膏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将获得的磷石膏粉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为40~50%,然后堆放并用黄泥密封处理80~120天,获得堆肥;(2)盐碱地一级处理:先将磷石膏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然后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为40~50%,接着在盐碱地表面均匀施磷石膏粉,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350~800kg/亩,接着进行旋耕处理,覆薄膜14~30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3)盐碱地二级处理:将野地瓜茎切成长和宽为1~2cm、厚为0.5~1cm的薄片,将野地瓜茎片烘干至水分含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庆麟,王国维,孙志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氏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