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472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后壳体和通过两个连接销与所述后壳体转动连接的拨叉,所述后壳体具有两个同轴设置的螺孔,每一所述螺孔均与一个所述连接销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拨叉的两个端脚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销的第二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后壳体设有用以支撑所述连接销的第二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供所述连接销贯穿的支撑孔。上述该变速器的使用寿命长,解决了后壳体容易损坏以及连接销容易弯折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变速箱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及其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变速箱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重型卡车的变速箱中,如图1所示,两个同轴设置于后壳体01的连接销02作为拨叉03的旋转轴,其中,连接销02的一端与后壳体0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连接销02的另一端与拨叉03转动连接,拨叉02还与拨叉轴04相连,拨叉轴04在气缸活塞的作用下沿滑移轨迹移动,进而使拨叉02带动同步器滑套上下移动来实现高低挡的切换。目前,由连接销02导致变速箱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长时间的高低挡换挡操作会使连接销02发生形变,进而使两个连接销02失去同轴度并导致拨叉03卡死难以转动;另一方面,当连接销02在拨叉03处受力较大时,该力在较长力臂的作用下将损坏后壳体01用于旋合连接销02一端的螺孔011。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的使用寿命长,解决了后壳体容易损坏以及连接销容易弯折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变速箱的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速箱,包括后壳体和通过两个连接销与所述后壳体转动连接的拨叉,所述后壳体具有两个同轴设置的螺孔,每一所述螺孔均与一个所述连接销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拨叉的两个端脚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销的第二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后壳体设有用以支撑所述连接销的第二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供所述连接销贯穿的支撑孔。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后壳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呈板状,所述支撑架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均位于两个所述螺孔之间。优选地,所述连接销的材料为45#钢;所述后壳体的材料为铝合金或铸铁。优选地,所述连接销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销的第二端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端脚具有与所述连接销的第二端的端部间隙配合的销孔。优选地,所述连接销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后壳体相抵的轴肩。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的变速箱通过支撑架辅助支撑连接销来避免连接销弯曲以及螺孔损坏。具体来说,支撑架在后壳体与拨叉的端脚之间支撑连接销,一方面,支撑架的支撑孔起到支撑连接销的作用,通过承载连接销所受的部分力矩使连接销不易发生弯曲;另一方面,支撑架能够缩短后壳体与拨叉之间的力臂,以通过减小螺孔与连接销之间的作用力来避免螺孔发生损坏。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优选地,所述车辆具体为重型卡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01-后壳体、011-螺孔、02-连接销、03-拨叉、04-拨叉轴、1-后壳体、11-螺孔、12-支撑架、121-支撑孔、2-连接销、21-轴肩、3-拨叉、31-端脚、311-销孔、4-拨叉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变速箱,如图2所示,该变速箱主要包括后壳体1、拨叉3和两个连接销2。后壳体1的形状大致呈伞面状,后壳体1具有两个螺孔11,两个螺孔11均贯穿后壳体1并同轴设置;两个连接销2的第一端均设有外螺纹,以通过螺纹配合将连接销2的第一端固定于螺孔11处,并使两个连接销2同轴设置;拨叉3的两个端脚31分别与两个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端部转动连接,而且拨叉3还与拨叉轴4相连,当拨叉轴4在气缸活塞的作用下沿滑移轨迹移动时,拨叉轴4将驱动拨叉3绕两个连接销2转动,同时拨叉3将带动同步器的滑套上下移动以实现高低挡换挡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后壳体1的内侧设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具有供连接销2贯穿的支撑孔121,该支撑孔121的孔壁与连接销2的第二端紧密贴合,也就是说支撑孔121的孔径与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直径匹配,以起到支撑连接销2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12的作用有二:一是通过支撑孔121辅助支撑连接销2来弥补整个连接销2过长导致其在螺孔11至端脚31之间抗弯强度较小的缺陷,换句话说,支撑架12位于螺孔11和端脚31之间,以通过减小力臂长度来增大连接销2在螺孔11和支撑孔121之间以及支撑孔121和端脚31之间两部分的弯曲强度,进而达到连接销2不易弯曲的目的;二是通过支撑架12来保护螺孔11的结构,也就是说,当连接销2受力时,支撑架12将分担一部分受力来减小螺孔11与连接销2第一端之间的作用力,使螺孔11不易发生损坏;综上所述,在螺孔11与端脚31之间设置支撑架12能够提高本变速箱的使用寿命。为了精简结构以减少本变速箱的拆装工序,上述支撑架12优选与后壳体1一体成型设置,而一体设置的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先铸造后机加工以及3D打印。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支撑架12优选呈板状并设置两个,两个支撑架12设于两个螺孔11之间的位置,每一支撑架12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连接销2的安装方向,相应地,两个支撑架12都设有一个与螺孔11同轴设置的支撑孔121,进而使每一支撑架12各自与一个连接销2的第二端相连。为了保证连接销2的机械强度,上述连接销2的制造材料优选采用45#钢;而为了实现后壳体1的轻量化,后壳体1可以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而且上述铝合金材料优选采用型号ZL104-T6的高强度铝合金以保证机械强度;当然,后壳体1还可以由铸钢等材料制成。由上可知,支撑架12能够辅助支撑连接销2,如图2所示,这样在保证一定弯曲强度的前提下,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直径可以小于连接销2的第一端的直径,以节省用于制造连接销2的材料成本。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连接销2的第二端能够穿过螺孔11,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直径还应小于螺孔11的螺纹小径。为了实现连接销2与端脚31之间的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上述端脚31设有销孔311,该销孔311与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端部间隙配合。为了判断连接销2是否安装到位,如图2所示,连接销2的第一端还设有轴肩21,在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端部从后壳体1的外侧依次穿过螺孔11、支撑孔121并嵌合于销孔311的过程中,连接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包括后壳体(1)和通过两个连接销(2)与所述后壳体(1)转动连接的拨叉(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具有两个同轴设置的螺孔(11),每一所述螺孔(11)均与一个所述连接销(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拨叉(3)的两个端脚(31)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后壳体(1)设有用以支撑所述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具有供所述连接销(2)贯穿的支撑孔(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包括后壳体(1)和通过两个连接销(2)与所述后壳体(1)转动连接的拨叉(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具有两个同轴设置的螺孔(11),每一所述螺孔(11)均与一个所述连接销(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拨叉(3)的两个端脚(31)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后壳体(1)设有用以支撑所述连接销(2)的第二端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具有供所述连接销(2)贯穿的支撑孔(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与所述后壳体(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呈板状,所述支撑架(12)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12)均位于两个所述螺孔(1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张文涛张澍丰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索达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