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包括螺杆组件以及与螺杆组件相配合的螺母组件,螺杆组件包括芯轴以及套设于芯轴上的螺旋轴套,芯轴与螺旋轴套之间通过键传动相连接,芯轴的中部设置有轴肩部,芯轴在轴肩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设置于芯轴与螺旋轴套之间,芯轴在螺旋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压盖,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轴肩部、密封压盖相抵触,螺旋轴套、密封压盖与芯轴滑动连接,芯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螺旋轴套进行限位的轴承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旋传动减震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容易装配,而且降低了加工难度,对螺旋轴套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传动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传动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开口螺母传动系统,丝杆在开口螺母中通过旋转进行直线运动,丝杆在拖动负载高速运行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震动,有时甚至会因为震动损坏重要的零部件。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减少传动过程中的震动的螺旋传动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容易装配,而且降低了加工难度,对螺旋轴套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包括螺杆组件以及与螺杆组件相配合的螺母组件,螺杆组件包括芯轴以及套设于芯轴上的螺旋轴套,芯轴与螺旋轴套之间通过键传动相连接,芯轴的中部设置有轴肩部,芯轴在轴肩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设置于芯轴与螺旋轴套之间,芯轴在螺旋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压盖,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轴肩部、密封压盖相抵触,螺旋轴套、密封压盖与芯轴滑动连接,芯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螺旋轴套进行限位的轴承座。进一步地,轴肩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键,螺旋轴套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与传动键相配合的键槽,键槽沿螺旋轴套的轴向设置,传动键与键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轴承座与芯轴之间设置有轴承。进一步地,密封压盖与轴承座之间的间距为2~10mm。优选地,密封压盖与轴承座之间的间距为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进一步地,芯轴与螺旋轴套之间设置有润滑油。进一步地,螺母组件包括开口管、以及多个设置于开口管的内侧面且呈螺旋排布的轴承组件,螺旋轴套的外侧面设置有与轴承组件相配合的螺旋滑道。进一步地,螺杆组件与螺母组件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开口管两侧的滑轨、以及设置于轴承座两侧且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进一步地,减震弹簧为矩形弹簧。进一步地,两个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连接侧板。进一步地,芯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芯轴以及套设于芯轴上的螺旋轴套,芯轴与螺旋轴套之间通过键传动相连接的技术手段,使得芯轴转动时,可以通过键传动驱动螺旋轴套转动;通过在芯轴的中部设置轴肩部,芯轴在轴肩部的两侧均设置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设置于芯轴与螺旋轴套之间,芯轴在螺旋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压盖,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轴肩部、密封压盖相抵触,螺旋轴套、密封压盖与芯轴滑动连接的技术手段,使得螺旋轴套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相对芯轴移动,进而通过密封压盖压缩减震弹簧,轴肩部对减震弹簧起到限位作用,减震弹簧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可以减少螺旋轴套受到的冲击,进而对螺旋轴套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芯轴的两端均设置用于对螺旋轴套进行限位的轴承座的技术手段,对螺旋轴套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螺旋轴套相对芯轴移动距离过大而损坏减震弹簧,提高了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不仅结构简单、容易装配,而且降低了加工难度,对螺旋轴套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传动减震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传动减震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杆组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杆组件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杆组件的左视图;图7为图6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中:10、螺杆组件;11、芯轴;111、轴肩部;12、螺旋轴套;121、键槽;122、螺旋滑道;13、减震弹簧;14、密封压盖;15、轴承座;16、传动键;17、轴承;20、螺母组件;21、开口管;22、轴承组件;30、导向组件;31、滑轨;32、滑块;40、连接侧板;50、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7所示的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包括螺杆组件10以及与螺杆组件10相配合的螺母组件20,螺杆组件10包括芯轴11以及套设于芯轴11上的螺旋轴套12,芯轴11与螺旋轴套12之间通过键传动相连接,芯轴11的中部设置有轴肩部111,芯轴11在轴肩部111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13,减震弹簧13设置于芯轴11与螺旋轴套12之间,芯轴11在螺旋轴套12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压盖14,减震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轴肩部111、密封压盖14相抵触,螺旋轴套12、密封压盖14与芯轴11滑动连接,芯轴1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螺旋轴套12进行限位的轴承座15。通过设置芯轴11以及套设于芯轴11上的螺旋轴套12,芯轴11与螺旋轴套12之间通过键传动相连接的技术手段,使得芯轴11转动时,可以通过键传动驱动螺旋轴套12转动;通过在芯轴11的中部设置轴肩部111,芯轴11在轴肩部111的两侧均设置减震弹簧13,减震弹簧13设置于芯轴11与螺旋轴套12之间,芯轴11在螺旋轴套12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压盖14,减震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轴肩部111、密封压盖14相抵触,螺旋轴套12、密封压盖14与芯轴11滑动连接的技术手段,使得螺旋轴套12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相对芯轴11移动,进而通过密封压盖14压缩减震弹簧13,轴肩部111对减震弹簧13起到限位作用,减震弹簧13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可以减少螺旋轴套12受到的冲击,进而对螺旋轴套12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芯轴11的两端均设置用于对螺旋轴套12进行限位的轴承座15的技术手段,对螺旋轴套12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螺旋轴套12相对芯轴11移动距离过大而损坏减震弹簧13,提高了减震弹簧13的使用寿命,不仅结构简单、容易装配,而且降低了加工难度,对螺旋轴套12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传动系统的寿命及安全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轴肩部111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键16,螺旋轴套12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与传动键16相配合的键槽121,键槽121沿螺旋轴套12的轴向设置,传动键16与键槽121滑动连接。通过传动键16与键槽121的配合,使得芯轴11能够驱动螺旋轴套12转动,同时螺旋轴套1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芯轴11沿其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传动键16和键槽121的数量均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他数量的传动键16和键槽12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轴承座15与芯轴11之间设置有轴承17。轴承17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芯轴11与轴承座15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传动效率。本技术中,密封压盖14与轴承座15之间的间距为2~10mm。优选地,密封压盖14与轴承座15之间的间距为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本实施例中,密封压盖14与轴承座15之间的间距为2mm。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压盖14与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包括螺杆组件以及与所述螺杆组件相配合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组件包括芯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芯轴上的螺旋轴套,所述芯轴与所述螺旋轴套之间通过键传动相连接,所述芯轴的中部设置有轴肩部,所述芯轴在所述轴肩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芯轴与所述螺旋轴套之间,所述芯轴在所述螺旋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压盖,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轴肩部、所述密封压盖相抵触,所述螺旋轴套、所述密封压盖与所述芯轴滑动连接,所述芯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螺旋轴套进行限位的轴承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包括螺杆组件以及与所述螺杆组件相配合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组件包括芯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芯轴上的螺旋轴套,所述芯轴与所述螺旋轴套之间通过键传动相连接,所述芯轴的中部设置有轴肩部,所述芯轴在所述轴肩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芯轴与所述螺旋轴套之间,所述芯轴在所述螺旋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压盖,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轴肩部、所述密封压盖相抵触,所述螺旋轴套、所述密封压盖与所述芯轴滑动连接,所述芯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螺旋轴套进行限位的轴承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传动键,所述螺旋轴套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传动键相配合的键槽,所述键槽沿所述螺旋轴套的轴向设置,所述传动键与所述键槽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芯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传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金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盛世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