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润滑铜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43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润滑铜套。所述新型自润滑铜套包括铜套本体、限位机构、挤压机构、进料孔和储料器,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铜套本体上,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均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的外圈上,所述挤压机构套设在铜套本体上,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推动环和阻尼橡胶圈,所述推动环套接在铜套本体的上并与铜套本体的外圈滑动连接,且推动环的内圈固定嵌合有阻尼橡胶圈,所述进料孔开设在铜套本体上,所述进料孔环形设置在铜套本体上,所述储料器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上,所述储料器中的锥形橡胶环内部填充有润滑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自润滑铜套具有可持续润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润滑铜套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润滑铜套。
技术介绍
铜套主要是通过内壁与运动部件接触,需要起到良好的支承作用,由于其内壁与运动部件频繁接触,极易产生磨损,因此需要在铜套内壁上增添润滑油脂,为了进一步增加润滑油脂的存储量,需要在铜套内壁上设置油槽。而现有普通油槽大多环状布置,其储油量少,影响使用效果,同时铜套在设置制造过程中因为需要开设油槽的缘故导致生产麻烦,每一次添加润滑油也不易操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自润滑铜套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持续润滑的新型自润滑铜套。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自润滑铜套包括:铜套本体;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铜套本体上,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均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的外圈上,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距离顶部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靠近底部的外圈上;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套设在铜套本体上并处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推动环和阻尼橡胶圈,所述推动环套接在铜套本体的上并与铜套本体的外圈滑动连接,且推动环的内圈固定嵌合有阻尼橡胶圈;进料孔,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所述进料孔开设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的铜套本体上,且若干个所述进料孔环形设置在铜套本体上;储料器,所述储料器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上。优选的,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过度弧面和硅胶垫,所述推动环靠近第二固定环的一端内设有过度弧面,且过度弧面上固定嵌合有硅胶垫。优选的,所述储料器包括锥形橡胶环和通孔,所述锥形橡胶环靠近锥底处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环形设置的通孔,且锥形橡胶环通过粘连胶固定胶合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的铜套本体上。优选的,所述储料器还包括金属网格,每一个所述通孔中均固定嵌合有金属网格,且锥形橡胶环上的通孔与铜套本体上的进料孔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储料器中的锥形橡胶环上的锥头靠近第一固定环,且锥形橡胶环的锥底靠近第二固定环。优选的,所述储料器中的锥形橡胶环内部填充有润滑剂。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自润滑铜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推动环将锥形橡胶环内的润滑剂挤压至进入到铜套本体内,并对铜套本体内的运动转动件进行润滑,在一定周期后,继续向锥形橡胶环的底部转动推动环,使得锥形橡胶环内的润滑剂再一次对铜套本体内的运动转动件进行润滑,因此铜套本体可以持续进行润滑;2、本技术中锥形橡胶环上的通孔与铜套本体上的进料孔一一对应,使得对铜套本体内部添加润滑剂较为均匀,润滑效果更佳,而通孔上的金属网格限制了锥形橡胶环润滑剂的瞬间流量,避免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自润滑铜套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进料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储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铜套本体,2、限位机构,21、第一固定环,22、第二固定环,3、挤压机构,31、推动环,32、过度弧面,33、阻尼橡胶圈,34、硅胶垫,4、进料孔,5、储料器,51、锥形橡胶环,52、通孔,53、金属网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自润滑铜套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进料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储料器的结构示意图。新型自润滑铜套包括:铜套本体1、限位机构2、挤压机构3、进料孔4和储料器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限位机构2安装在铜套本体1上,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所述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均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的外圈上,所述第一固定环21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距离顶部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固定环22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靠近底部的外圈上,而所述挤压机构3套设在铜套本体1上并处于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推动环31和阻尼橡胶圈33,所述推动环31套接在铜套本体1的上并与铜套本体1的外圈滑动连接,且推动环31的内圈固定嵌合有阻尼橡胶圈33,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所述进料孔4开设在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的铜套本体1上,且若干个所述进料孔4环形设置在铜套本体1上,所述储料器5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上,所述储料器5包括锥形橡胶环51和通孔52,所述锥形橡胶环51靠近锥底处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环形设置的通孔52,且锥形橡胶环51通过粘连胶固定胶合在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的铜套本体1上,所述储料器5中的锥形橡胶环51内部填充有润滑剂。需要说明的是:将铜套本体1套设到运动部件上,由于其内壁与运动部件频繁接触,一段时间后,由工作人员转动推动环31并使其向锥形橡胶环51方向滑动,由于推动环31内嵌合有阻尼橡胶圈33,因此推动环31需要一定的推动力才会沿着铜套本体1表面滑动,避免了推动环31在无外力作用下推动环31随意滑动而造成铜套本体1产生噪音以及后续对锥形橡胶环51的嵌合不牢固,待到推动环31的端头与锥形橡胶环51锥头接触后,锥形橡胶环51内的润滑剂(本方案采用油脂状半固体的润滑脂)通过通孔52以及进料孔4进入到铜套本体1内,并对铜套本体1内的运动转动件进行润滑,在一定周期后,继续向锥形橡胶环51的底部转动推动环31,使得锥形橡胶环51内的润滑剂再一次对铜套本体1内的运动转动件进行润滑,因此铜套本体1可以持续进行润滑,而在锥形橡胶环51内的润滑剂使用完毕后,更换一个新的锥形橡胶环51即可,而铜套本体1上环形设置的多个进料孔4,使得对铜套本体1内部添加润滑剂较为均匀,润滑效果更佳。参考图2所示,所述挤压机构3还包括过度弧面32和硅胶垫34,所述推动环31靠近第二固定环22的一端内设有过度弧面32,且过度弧面32上固定嵌合有硅胶垫34,推动环31在过度弧面32和硅胶垫34的作用下,使得推动环31与锥形橡胶环51柔性接触,避免了推动环31在滑向锥形橡胶环51时使得锥形橡胶环51表面起皱或破裂的现象。参考图4所示,所述储料器5还包括金属网格53,每一个所述通孔52中均固定嵌合有金属网格53,且锥形橡胶环51上的通孔52与铜套本体1上的进料孔4一一对应,通过金属网格53避免了锥形橡胶环51内的润滑剂在推动环31的作用下进入铜套本体1内的润滑剂过多,限制了锥形橡胶环51润滑剂的瞬间流量。其中,所述储料器5中的锥形橡胶环51上的锥头靠近第一固定环21,且锥形橡胶环51的锥底靠近第二固定环22,从而便于推动环31将锥形橡胶环51内的润滑剂排至铜套本体1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润滑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铜套本体(1);/n限位机构(2),所述限位机构(2)安装在铜套本体(1)上,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所述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均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的外圈上,所述第一固定环(21)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距离顶部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固定环(22)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靠近底部的外圈上;/n挤压机构(3),所述挤压机构(3)套设在铜套本体(1)上并处于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推动环(31)和阻尼橡胶圈(33),所述推动环(31)套接在铜套本体(1)的上并与铜套本体(1)的外圈滑动连接,且推动环(31)的内圈固定嵌合有阻尼橡胶圈(33);/n进料孔(4),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所述进料孔(4)开设在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的铜套本体(1)上,且若干个所述进料孔(4)环形设置在铜套本体(1)上;/n储料器(5),所述储料器(5)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润滑铜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铜套本体(1);
限位机构(2),所述限位机构(2)安装在铜套本体(1)上,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所述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均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的外圈上,所述第一固定环(21)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距离顶部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固定环(22)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靠近底部的外圈上;
挤压机构(3),所述挤压机构(3)套设在铜套本体(1)上并处于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推动环(31)和阻尼橡胶圈(33),所述推动环(31)套接在铜套本体(1)的上并与铜套本体(1)的外圈滑动连接,且推动环(31)的内圈固定嵌合有阻尼橡胶圈(33);
进料孔(4),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所述进料孔(4)开设在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的铜套本体(1)上,且若干个所述进料孔(4)环形设置在铜套本体(1)上;
储料器(5),所述储料器(5)固定嵌合在铜套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润滑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尚霖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