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智彬专利>正文

具有双面对外接点的半导体芯片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990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双面对外接点的半导体芯片组。此半导体芯片组的相对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都各自设有对外的电路接点,半导体芯片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上设置有芯片电路组,而此半导体芯片组的第一侧面的电路接点与第二侧面的电路接点皆对内连接至芯片电路,且用于连接此半导体芯片组以外的接点,包括至此半导体芯片组以外的讯号及电源传输接口(如封装基板或电路板)上的讯号及电源接点或是至此半导体芯片组以外的另一半导体芯片组上的讯号及电源接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面对外接点的半导体芯片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面对外接点的半导体芯片组。
技术介绍
半导体制程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半导体芯片中的电路密度越来越大,于是同样大小的半导体芯片能够容纳的电路和功能也越来越多,而就内存芯片来说,单位面积芯片上的内存储存密度越来越大,但此快速发展趋势已到了临界点,单位时间下单位面积芯片上的组件密度渐渐由指数成长趋缓到线性成长,为了维持高成长趋势,许多芯片堆栈技术也应运而生。然而,受限于种种因素,堆栈后的半导体芯片组合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接点用于各电路的输入/输出,且堆栈后的各个芯片端的电源及对地接点至封装完成的半导体组件外部电源及接地点的电感与电组最小值也因相同因素而受限。这个问题使得每一个堆栈后的半导体芯片组合所能够提供的功能及带宽受到限制,并进而限制了层半导体芯片尺寸的缩小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面对外接点的半导体芯片组,其可提供较现有技术更多的输入/输出及电源接点,减少接点数量对半导体芯片组中的电路数量的限制,并突破外部电源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面对外接点的半导体芯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芯片组外围的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都各自设有电路接点,且该第一侧面或该第二侧面上设置有一芯片电路组,该第一侧面的电路接点与该第二侧面的电路接点用于连接该半导体芯片组以外的电路接点;/n其中,该第一侧面的电路接点与该第二侧面的电路接点用于通过打线接合或以锡球连接至该半导体芯片以外的电路接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2 US 62/787,7271.一种具有双面对外接点的半导体芯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芯片组外围的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都各自设有电路接点,且该第一侧面或该第二侧面上设置有一芯片电路组,该第一侧面的电路接点与该第二侧面的电路接点用于连接该半导体芯片组以外的电路接点;
其中,该第一侧面的电路接点与该第二侧面的电路接点用于通过打线接合或以锡球连接至该半导体芯片以外的电路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芯片组,其特征在于,该芯片电路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且该芯片电路组连接到该第一侧面的电路接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芯片组,其特征在于,该芯片电路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且该芯片电路组经由贯穿该半导体芯片组的一硅贯孔连接到该第二侧面的电路接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芯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芯片组为一单一半导体芯片,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为该单一半导体芯片相对的两侧面,该芯片电路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该芯片电路组连接到该第一侧面的电路接点,且该芯片电路组另外经由贯穿该半导体芯片的一硅贯孔连接到该第二侧面的电路接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芯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芯片组包括堆栈的多个半导体芯片,该多个半导体芯片中有一第一芯片及一第二芯片,该第一芯片的相对两侧面各自设置有电路接点,该第二芯片的相对两侧面各自设置有电路接点,该第一芯片及该第二芯片的电路接点用于连接该半导体芯片以外的电路或电源接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彬
申请(专利权)人:王智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