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立德专利>正文

童用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8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童用摇椅,主要是在椅背与椅座间以一分段关节组枢接,椅背上方中间设有一控制件,控制件利用连结件带动设置于一分段关节组内的定位轴杆而改变椅背的仰度及收折定位;在椅座底部两侧所设置的摇椅弧杆与椅座是枢接结合,使弧杆可向下或想水平方向作九十度转折变化,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变成座椅或摇椅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用摇椅,尤其指一种单手即可以收折的童用摇椅, 收折后体积较小且收折后一并卡合定位,在使用时也可变换成一般座椅,属于童用座椅。(二)
技术介绍
习知的童用摇椅,其结构主要是在座椅椅脚上固定有左右二弧形状的弧 杆,该二弧杆接触地面,令摇椅可作前后摆动,儿童乘坐在摇椅上可由此获得 一种规律摆荡的特殊感受。习知童用摇椅底部与地面接触的弧杆是与椅身固定, 以致仅能作摇椅使用,若想将摇椅固定不动不要摆荡成为一般座椅,就必须如 图1所示般,在该童用摇椅底部的弧杆下方的前端或后端垫置一物品A(如图1 所示),如此才能使该童用摇椅在座椅位置稳固,使用上非常不方便。另有一款摇椅如图2所示为简易型,骨架弯成U型,使用上仅能作上、下摆荡,无法达 到一般摇椅功能。而且,习知童用摇椅在收合时,收合体积大,使用上非常不方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用摇椅,利用设置在椅身底部的两弧杆 是与椅身枢接,使二弧杆可作直向或横向位置调整,进而使椅子变成座椅或摇 椅;另外,利用设置在椅背上的控制件来调整椅背角度及可单手收合椅身。本技术一种童用摇椅,其包括一椅座;- 一分段关节组,用以枢接座椅与椅背;一设置在椅背上以连接件连接分段关节组的控制件,用以控制分段关节组 的卡掣位置及脱离卡掣调整;及二弧杆,分别与底座两侧底端枢接,且可作朝下或侧向转向方便调整及定位;利用上述设置,使可调整椅背的角度;且可单手操作收合椅身,而且位于 底部的二弧杆,可转向调整及定位,使本技术能变成摇椅或座椅使用。 下面再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童用摇椅,其包括 一底座,呈平状;一椅座,位于底座的上方前端,底端两侧以连接杆与底座枢接; 一椅背,底端两侧各以一分段关节组与椅座枢接及固定,使椅背倾斜角度 可以调整及固定; _二弧杆,呈弧形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底端,使摇椅可规律摆荡; 其特征在于二弧杆的两端固定有端面呈弧形的转向套,转向套与底座两 侧底端的前后面以螺丝枢接,底座两侧底端的前后面枢接处设置有一供转向套 嵌入的定位缺槽;定位缺槽的垂直面配合转向套设成弧凹面,弧杆可转向朝下 或朝侧;且弧杆转向后侧壁与定位缺槽凹面紧紧贴靠并用一定位销定位。 其中,所述的连接椅背与椅座的分段关节组,包含一分段关节外盖, 一位于分段关节外盖内的分段座及一位于分段座内的一 定位轴杆;其中,该分段关节外盖与该分段座内外相互套接后面对椅座端是与 椅座固接,面对椅背端呈供椅背端部伸入的开口状,再以连接杆顶端所弯折的 卡梢枢接,连接杆的卡梢位置为一旋转支点;于该分段座两侧具有以连接杆的 卡梢为轴心设置的缺口状扇形分段卡齿槽,卡齿槽内邻近椅座端设置有卡齿面; 定位轴杆是横向穿设在卡齿槽内,中间与一连结件端部连接,连结件另一端则 与位于椅背上的控制件接合;连结件穿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位于定位轴杆 与连接杆的卡梢间。本技术一种童用摇椅,其优点及功效在于1、 椅背仰角高度可利用设置在椅背上方中心处的控制件轻易调整;2、 利用设置于底座的二弧杆为枢接的设计,使本技术可变化成摇椅或座椅使用。附图说明图l所示为习知童用摇椅(一)的侧视图 图2所示为习知童用摇椅(二)的立体图 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分段关节组立体分解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分段关节组调整椅背仰度的动作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分段关节组与椅背仰度调整动作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状态立体外观图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收合立体外观图图屮具体标号如下A、物品10、底座20、椅座21、连接杆30、椅背40、分段关节组41、分段关节外盖42、分段座420、卡齿槽4201、卡齿面43、定位轴杆44、套环45、连结件46、控制件210、卡梢48、弹性件50、51、转向套11、定位缺槽110、弧凹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童用摇椅,如图3、 4所示,其包含 一底座IO,呈平状;一椅座20,是位于底座10的上方前端,底端两侧以前、后连接杆21与底沐10枢接;一椅背30,底端两侧各以一分段关节组40 (如图5所示)与椅座20枢接 及固定,使椅背30倾斜角度可调整及固定。于椅背30后端延伸一后支撑杆31 与底座10枢接,用以支撑椅背30;二弧杆50,呈弧形状,分别枢接于底座10的两侧底端,弧杆50两端分别 穿套固接有一顶端呈弧面状的转向套51,该转向套51与底座10的两侧前后端以螺丝枢接,其枢接结构是于底座10两侧的前后枢接端各具一缺口状的定位缺 槽11,定位缺槽11的垂直壁面与转向套51顶端弧面搭配为弧凹面110,使定位缺槽11与转向套51枢接后,因转向套51与定位缺槽11的弧凹面110皆为 弧形,使转向套51可在定位缺槽11内作九十度的扳动调整,使二弧杆50可向 外扳而位于底座10外侧,使摇椅当作座椅使用;也可朝下扳动,使二弧杆50 位于底座10两侧下方,且转向套51平直侧壁与定位缺槽11的弧凹面110紧紧 贴靠并再用一定位销加以定位,使弧杆50固定,作摇椅使用。请参阅图5所示,前述二分段关节组40,是用以将椅背30与座椅20枢接。 该分段关节组40,具有一分段关节外盖41、 一位于分段关节外盖41内的分段 座42及一位于分段座42内的一定位轴杆43所组成。其中,分段关节外盖41 与分段座42内外相互套接后面对椅座20端是与椅座20固接,面对椅背30端 呈开口状,供椅背30端部伸入,再利用后连接杆21顶端作90度角转折的卡梢 210进行枢接,使后连接杆21的卡梢210位置为一旋转支点。于分段座42两 侧具有以卡梢210为轴心设置的缺口状扇形分段卡齿槽420,卡齿槽420内邻 近椅座20端设置有多个卡齿面4201.定位轴杆43是横向穿设在卡齿槽420内, 中间与一连结件45 (如钢丝)端部的套环44套接,连结件45 (如钢丝)是与 位于椅背30上的控制件46接合(如图3所示)。连结件45 (如钢丝)穿设有 弹性件48,弹性件48是位于定位轴杆43与后连接杆21的卡梢210间,使弹 性件48具有顶推定位轴杆43与卡齿槽420的卡齿面4201靠接的力量。.请参阅图6所示,如上所述,躺椅椅背30倾斜角度的调整,其动作原理 是利用一位于椅背30上方的控制件46 (如图3所示)来调整椅背的仰度。当 使用者需要调整椅背30的仰度时,通过控制控制件46牵拉连结件45,使得连 结件45将定位轴杆43往上拉(如图6的B所示),使位于分段关节组40内的 定位轴杆43脱离卡齿面4201,此时位于定位轴杆43与后连接杆21的卡梢210 间的弹性件48因而被压縮,之后,调整椅背30想要的仰度(如图6的C所示), 再将控制件46松放,此时弹性件48以本身的回复弹力,再将定位轴杆43卡入 下一段数的卡齿面4201内(如图6的D所示),如此,即能达到椅背30仰角调 整或收合的效果(如图7的A D所示)。接着,请参阅图8、 9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底座10与弧杆50的立体图即收合图。使用者想要将摇椅变成座椅时,将与底座10枢接的两弧杆50向 外扳,使两弧杆50平放在底座IO两侧,如此即能使摇椅变化成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用摇椅,包含:    一底座,呈平状;    一椅座,位于底座的上方前端,底端两侧以连接杆与底座枢接;    一椅背,底端两侧各以一分段关节组与椅座枢接及固定,使椅背倾斜角度可以调整及固定;    二弧杆,呈弧形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底端,使摇椅可规律摆荡;    其特征在于:二弧杆的两端固定有端面呈弧形的转向套,转向套与底座两侧底端的前后面以螺丝枢接,底座两侧底端的前后面枢接处设置有一供转向套嵌入的定位缺槽;定位缺槽的垂直面配合转向套设成弧凹面,弧杆可朝下或朝侧面转向;且弧杆转向后侧壁与定位缺槽凹面紧紧贴靠并用一定位销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用摇椅,包含一底座,呈平状;一椅座,位于底座的上方前端,底端两侧以连接杆与底座枢接;一椅背,底端两侧各以一分段关节组与椅座枢接及固定,使椅背倾斜角度可以调整及固定;二弧杆,呈弧形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底端,使摇椅可规律摆荡;其特征在于二弧杆的两端固定有端面呈弧形的转向套,转向套与底座两侧底端的前后面以螺丝枢接,底座两侧底端的前后面枢接处设置有一供转向套嵌入的定位缺槽;定位缺槽的垂直面配合转向套设成弧凹面,弧杆可朝下或朝侧面转向;且弧杆转向后侧壁与定位缺槽凹面紧紧贴靠并用一定位销定位。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童用摇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德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