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48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包括LCD预对位上料组件、LCD中转搬臂及LCD中转平台,其中,上述LCD预对位上料组件沿直线方向水平设置在机台上;上述LCD中转平台间隔设置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侧部,且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设置方向相同;上述LCD中转搬臂跨设在LCD预对位上料组件与LCD中转平台之间;待组装的LCD经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直线传输的同时进行位置预校正,LCD中转搬臂将预对位后的LCD吸取搬移至LCD中转平台上,LCD中转平台对LCD进行精对位后运动至转台机构的下方,以便转台机构吸取LC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LCD自动上料及同步预对位,有效提升了上料及对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
技术介绍
平板显示器件是实现文字和图像显示的人机交互载体,主要由显示模组、背光模组和触控模组组成,其中显示模组又由显示面板、偏光片、驱动芯片IC、电路板PCB和FPC等部件组成。平板显示器件的生产分为前段阵列、成盒工序和后段模组组装工序。前段工序用于生产显示面板,后段工序用于将显示面板、偏光片、背光模组、触控模组等部件组装为平板显示器件。前段工序生产设备目前主要由日本、韩国和美国企业提供,国内基本不能自产;后段工序生产设备中,国内少数企业已实现突破,目前正逐步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显示面板是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为组装成显示器件,需要在面板两侧贴附偏光片LCD面板需要在上下两侧各贴附一张偏光片,OLED面板需在上方贴附一张偏光片以实现光线的定向传播。平板显示器后段组装过程中,包括三个部件需要贴合组装,由下至上分别为:背光-LCD-盖板;背光与LCD的组装是平板显示器后段组装的一个关键工序,背光及LCD贴合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将背光及LCD贴合表面覆盖的膜体撕离。具体地,在背光与LCD组装流程工艺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需要解决:LCD的自动上料、中转及对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了LCD自动上料及同步预对位,有效提升了上料及对位效率的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包括LCD预对位上料组件、LCD中转搬臂及LCD中转平台,其中,上述LCD预对位上料组件沿直线方向水平设置在机台上;上述LCD中转平台间隔设置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侧部,且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设置方向相同;上述LCD中转搬臂跨设在LCD预对位上料组件与LCD中转平台之间;待组装的LCD经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直线传输的同时进行位置预校正,LCD中转搬臂将预对位后的LCD吸取搬移至LCD中转平台上,LCD中转平台对LCD进行精对位后运动至转台机构的下方,以便转台机构吸取LCD。优选地,所述的LCD预对位上料组件包括上料带、上料导座及上料导杆,其中,上述上料带水平设置,待组装的LCD经上料带直线传输;上述上料导座包括二个,两上料导座分别设置在上料带后端两侧,且沿垂直于上料带运动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优选地,所述的上料导座沿上料带运动方向倾斜设置,且两上料导座之间的开口逐步缩小。优选地,所述的上料导杆包括二组,两组上料导杆分别包括至少二根,并均匀间隔地连接于上料导座的下方;上料导杆竖直向下延伸并靠近上料带;上料带带动LCD运动至两上料导座之间的同时,上料导杆限位导正LCD。优选地,所述的LCD中转搬臂包括LCD直线模组、LCD中转直线滑座及LCD中转吸嘴,其中,上述LCD直线模组沿上料带运动方向设置,LCD中转滑座连接于LCD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上述LCD中转吸嘴包括至少二个,LCD中转吸嘴竖直连接于LCD中转直线滑座的下部,以便吸取搬运LCD。优选地,所述的LCD中转平台包括LCD中转直线模组及LCD中转支台,其中,上述LCD中转直线模组沿上料带方向设置,并延伸至转台机构的下方;上述LCD中转支台连接于LCD中转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LCD经LCD中转吸嘴吸取后搬移至LCD中转支台上,经LCD中转支台精对位后,LCD中转直线模组将其移送至转台机构的上料工位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实现了LCD自动上料及同步预对位,有效提升了上料及对位效率的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本技术实现LCD自动上料及预对位,以及LCD中转移送。包括预对位上料组件、LCD中转搬臂及LCD中转平台,预对位上料组件及LCD中转平台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LCD中转搬臂跨设在两者上方,LCD经预对位上料组件的上料带直线向前运输时,上料带的出料端经竖直设置的挡板阻挡限位,设置于上料带出料端两侧的上料导座沿垂直于上料带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挡板上,并水平延伸至上料带的两侧上方;两上料导座沿着上料带运动方向逐步朝上料带内侧倾斜,使得两者之间的开口沿上料带方向逐渐缩小;两上料导座的下方均匀间隔地连接有至少二根上料导杆,上料导杆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至上料带上方;上料带上的LCD随着上料带向前运输进入两上料导座之间时,随着LCD不断的移动,其两侧边逐步贴近上料导杆,经上料导杆进行导正限位,实现了上料的同时完成对LCD的预校正。预对位后的LCD经LCD中转搬移吸取并搬移至LCD中转平台上,经LCD中转平台完成进一步的位置校正后,LCD中转平台将LCD直线移送至转台机构的上料工位的下方,经转台机构底部的转台吸板向上吸取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包括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LCD中转搬臂3及LCD中转平台4,其中,上述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沿直线方向水平设置在机台1上;上述LCD中转平台4间隔设置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侧部,且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设置方向相同;上述LCD中转搬臂3跨设在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与LCD中转平台4之间;待组装的LCD经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直线传输的同时进行位置预校正,LCD中转搬臂3将预对位后的LCD吸取搬移至LCD中转平台4上,LCD中转平台4对LCD进行精对位后运动至转台机构的下方,以便转台机构吸取LCD。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带21、上料导座22及上料导杆23,其中,上述上料带21水平设置,待组装的LCD经上料带21直线传输;上述上料导座22包括二个,两上料导座22分别设置在上料带21后端两侧,且沿垂直于上料带21运动方向可滑动的设置。上料导座22沿上料带21运动方向倾斜设置,且两上料导座22之间的开口逐步缩小。上料导杆23包括二组,两组上料导杆23分别包括至少二根,并均匀间隔地连接于上料导座22的下方;上料导杆23竖直向下延伸并靠近上料带21;上料带21带动LCD运动至两上料导座22之间的同时,上料导杆23限位导正LCD。LCD中转搬臂3包括LCD直线模组31、LCD中转直线滑座32及LCD中转吸嘴33,其中,上述LCD直线模组31沿上料带21运动方向设置,LCD中转滑座32连接于LCD直线模组31的输出端上;上述LCD中转吸嘴33包括至少二个,LCD中转吸嘴33竖直连接于LCD中转直线滑座32的下部,以便吸取搬运LCD。LCD中转平台4包括LCD中转直线模组41及LCD中转支台42,其中,上述LCD中转直线模组41沿上料带21方向设置,并延伸至转台机构的下方;上述LCD中转支台42连接于LCD中转直线模组41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LCD中转搬臂(3)及LCD中转平台(4),其中,上述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沿直线方向水平设置在机台(1)上;上述LCD中转平台(4)间隔设置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侧部,且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设置方向相同;上述LCD中转搬臂(3)跨设在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与LCD中转平台(4)之间;待组装的LCD经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直线传输的同时进行位置预校正,LCD中转搬臂(3)将预对位后的LCD吸取搬移至LCD中转平台(4)上,LCD中转平台(4)对LCD进行精对位后运动至转台机构的下方,以便转台机构吸取LC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LCD中转搬臂(3)及LCD中转平台(4),其中,上述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沿直线方向水平设置在机台(1)上;上述LCD中转平台(4)间隔设置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侧部,且与LCD预对位上料组件的设置方向相同;上述LCD中转搬臂(3)跨设在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与LCD中转平台(4)之间;待组装的LCD经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直线传输的同时进行位置预校正,LCD中转搬臂(3)将预对位后的LCD吸取搬移至LCD中转平台(4)上,LCD中转平台(4)对LCD进行精对位后运动至转台机构的下方,以便转台机构吸取LC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CD预对位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带(21)、上料导座(22)及上料导杆(23),其中,上述上料带(21)水平设置,待组装的LCD经上料带(21)直线传输;上述上料导座(22)包括二个,两上料导座(22)分别设置在上料带(21)后端两侧,且沿垂直于上料带(21)运动方向可滑动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CD预对位上料及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导座(22)沿上料带(21)运动方向倾斜设置,且两上料导座(22)之间的开口逐步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