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添财专利>正文

车架校正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32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架校正夹具,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固定车架的固定装置以及用于检测车架的各组成部分位置关系的第一检测块、第二检测块和第三检测块,第一检测块的两侧设置有垂直于检测面的校正压头,用于校正车架上的一对弯管之间的距离;第二检测块上开有可收容部分车架的缺口,用于检测和校正一对弯管与车头管之间的角度;第三检测块的两侧可移动地设置有校正座,用于校正车架上的一对后撑管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车架的各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检测和校正,使其可满足装配需求,使装配工序顺利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减少零件报废,节约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架校正夹具,特别是在加工摩托车的车架时用于检测和 校正车架各零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工具。
技术介绍
摩托的车架由车头管、动力上固定管、弯管、加强管、脚蹬管、梁管、后 撑管以及其他部件按照装配关系焊接在一起组成,车架焊接完成后需要在接下 来的工序中将其他摩托车附件装配在车架上,然而由于部分零组件的焊接位置 不准确,使得车架无法满足装配要求,影响装配工序的顺利进行,降低生产效 率,同时也会产生零件报废的问题,浪费人力和物力,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车架上的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快速 检测和调校的车架校正夹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架校正夹具,它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所述 的机架上的用于固定车架的固定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第一检 测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第二检测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 架上的第三检测块,所述的第一检测块的两相对侧部具有与车架相抵的检测面, 所述的第一检测块两侧的机架上可移动地设置有分别垂直于所述的检测面的一 对校正压头;所述的第二检测块上开有缺口;所述的第三检测块具有一对位于 相对侧并分别与车架相抵的测量面,所述的各测量面对着的机架上分别可移动 地设置有校正座。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的前部并用于夹持车架前部的 工件夹持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工件夹持座的后方并用于定位车架的工件定位 座、弹性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的后部并可沿铅垂方向升降的支撑座。所述的工件夹持座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定位块以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 述的定位块上方的压模,所述的定位块的上部和所述的压模的下部分别具有一 段直径变细的定位台阶,且所述的一对定位台阶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的工件定位座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侧支架以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侧支架上的压块,所述的侧支架与所述的压块相对的表面上还固定 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的机架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键槽,所述的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 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具有沿横向设置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的第二检测块固定 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塞杆上。所述的第三检测块的两相对侧部上分别具有突出的检测部,所述的一对检 测部的侧部的机架上设置有可沿纵向移动的校正座。所述的校正座上具有一对纵向排列的校正块,所述的一对校正块之间具有 一段空隙。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固定装置可将车架前部的车 头管和动力上固定管迅速定位并固定,同时由于第一检测块、第二检测块和第 三检测块均可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因此分别将其推入车架上的相应位置 便可方便地检测出一对弯管之间的距离、 一对后撑管之间的距离以及一对弯管 相对于车头管之间的角度,因此使车架的各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可满足装配 需求,使装配工序顺利进行,提髙了生产效率;还可减少零件报废,节约原料, 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立体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附图5为待焊接的零组件的示意其中1、机架;2、键槽;3、侧支架;4、压块;5、定位销;6、第一检 测块;7、校正压头;8、第二检测块;9、缺口; 10、第三检测块;11、检测部; 12、校正座;13、校正块;14、支撑座;15、第四检测块;16、定位块;17、 压模;18、第一气缸;19、第一活塞杆;21、车架;22、车头管;23、动力上 固定管;24、弯管;25、加强管;26、脚蹬管;27、上梁管;28、后撑管;29、 工件夹持座;30、工件定位座;31、定位台阶。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l至附图4所示, 一种车架校正夹具,它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在 所述的机架1上的用于固定车架21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的前部并用于夹持车架21前 部的工件夹持座29(附图1中左侧为"前",右侧为"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的 工件夹持座29的后方并用于定位车架21的工件定位座30、弹性地设置在所述 的机架1的后部并可沿铅垂方向升降的支撑座14。所述的工件夹持座29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定位块16以及可移动地 设置在所述的定位块16上方的压模17(本说明书中"上"、"下"位置关系与附 图1中上、下位置关系相对应),所述的定位块16的上部和所述的压模17的下 部分别具有一段直径变细的定位台阶31,且所述的一对定位台阶31的轴心线重 合。将车架21的车头管22部分放置在定位块16上,定位块16上的定位台阶 31插入在车头管22的下部,压模17向下移动并压在车头管22的上端面上,压 模17上的定位台阶31插入车头管22的上部,因此一对定位台阶31将车头管 22定位,为后续对其他零部件的位置检测建立基准。所述的工件定位座30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l上的侧支架3以及可移 动地设置在所述的侧支架3上的压块4,所述的侧支架3与所述的压块4相对的 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定位销5,定位销5插入在梁管24上的动力上固定管23内, 并且压块4将梁管24压紧在侧支架3上,将车架21进一步固定。所述的支撑座14的上部还设置有一对第四检测块15,第四检测块15分别 位于支撑座14的两侧部,车架21后部的后撑管28部分架设在支撑座14上, 并且一对后撑管28卡在一对第四检测块15之间,用以检测一对后撑管28之间 的距离。所述的机架l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键槽2,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工件夹 持座29和支撑座14均固定设置在该键槽2上,车架21横向固定在机架1上。车架校正夹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的可沿横向移动的第一检测块 6、第二检测块8、以及第三检测块IO。第一检测块6的两相对侧部具有与车架21的弯管24相抵的检测面,所述 的第一检测块6两侧的机架1上设置有可移动的一对校正压头7, —对校正压头 7分别垂直于两检测面。将第一检测块6推入车架31上的一对弯管24之间,如 两检测面刚好抵在一对弯管24相对的表面上,则说明其位置关系可满足装配需求;若一对弯管24与两检测面之间的距离过大,即超过装配的公差范围,则需要控制一对校正压头7,使其分别将相应的弯管24压紧在第一检测块6上,从 而校正一对弯管24之间的距离;若第一检测块6无法插入一对弯管24之间, 则需要调整先前的车架焊接工序中弯管24之间的焊接距离。所述的第二检测块8上开有缺口 9,第二检测块8侧部的机架l上还固定设 置有第一气缸18,所述的第一气缸18具有沿横向设置的第一活塞杆19,第二 检测块8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活塞杆19上。车架21的加强管25部分位于该 缺口 9内,通过第一气缸18和第一活塞杆19驱动所述的第二检测块8沿横向 移动,可以调整一对弯管24以及加强管25部分与车首管22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第三检测块10的两相对侧部上分别具有突出的检测部11,检测部11各具 有一与车架21的脚蹬管26相抵的测量面,所述的一对检测部11的侧部的机架 1上设置有可沿纵向移动的校正座12,校正座12上具有一对纵向排列的校正块 13,脚蹬管26的部分插入在一对校正块13之间的空隙内。将第三检测块10插 入至一对脚蹬管26之间,若两测量面刚好抵在一对脚蹬管26相对的侧面上, 则说明其位置关系可满足装配需求;若一对脚蹬管26与两测量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校正夹具,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的用于固定车架(21)的固定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的第一检测块(6)、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的第二检测块(8)、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的第三检测块(10),所述的第一检测块(6)的两相对侧部具有与车架(21)相抵的检测面,所述的第一检测块(6)两侧的机架(1)上可移动地设置有分别垂直于所述的检测面的一对校正压头(7);所述的第二检测块(8)上开有缺口(9);所述的第三检测块(10)具有一对位于相对侧并分别与车架(21)相抵的测量面,所述的各测量面对着的机架(1)上分别可移动地设置有校正座(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荣王振干
申请(专利权)人:庄添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