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滑油箱放油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24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滑油箱放油口结构,包括上壳体、大弹簧、外单向阀、限位块、小弹簧、内单向阀、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外安装台固定连接形成安装腔体,外单向阀底部设置在下壳体的内外安装台之间,将安装腔体隔离为外腔和内腔两个部分,外单向阀顶部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导向孔内,下壳体底部开有出油口,出油口上方设置有内单向阀,内单向阀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下壳体的内安装台固定连接,小弹簧套在限位块及内单向阀上,大弹簧套在外单向阀上,下壳体的内外安装台上均设置有过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主要通过内单向阀与外单向阀的联动关系,实现内腔与外腔先后与滑油箱外连通,实现取样时较少滑油洒漏的放油结构原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滑油箱放油口
本技术属于飞机滑油系统
,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滑油箱放油口结构。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滑油箱中的滑油需定期化验金属屑末成分以判断发动机健康状况,目前对化验滑油进行取样时,滑油箱底部的放油口盖一打开就立刻流出滑油,关闭放油口盖时也会洒漏不少滑油,而航空发动机滑油成分对人体有害,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使滑油取样时减小洒漏,改善了人员的工作条件,提出了一种组合单向阀放油口结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滑油箱放油口结构,包括上壳体(1)、大弹簧(2)、外单向阀(3)、限位块(4)、小弹簧(5)、内单向阀(6)、下壳体(7),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7)的外安装台固定连接形成安装腔体,所述的外单向阀(3)底部设置在下壳体(7)的内外安装台之间,将所述的安装腔体隔离为外腔和内腔两个部分,外单向阀(3)顶部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导向孔内,所述的下壳体(7)底部开有出油口,所述的出油口上方设置有内单向阀(6),所述的内单向阀(6)上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的限位块(4)与下壳体(7)的内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小弹簧(5)套在限位块(4)及内单向阀(6)上,小弹簧(5)一端压紧限位块(4),另一端压紧单向阀(6),所述的大弹簧(2)套在所述的外单向阀(3)上,所述的大弹簧(2)一端压紧上壳体(1)顶部内壁,另一端压紧外单向阀(3),所述的下壳体(7)的内外安装台上均设置有过油孔。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7)的外安装台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块(4)与下壳体(7)的内安装台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的内单向阀(6)底部设置有密封胶料。所述的外单向阀(3)顶部与上壳体顶部的导向孔为间隙配合。一种应用于新型滑油箱放油口结构的取油工具,包括顶杆、漏斗体,所述的漏斗体中部设置有支架,所述的顶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漏斗体底部设置有漏斗出口,所述的漏斗出口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有益效果提出了一种通过组合单向阀放油口结构,该结构不易洒漏航空发动机滑油,改善了人员的工作条件,且结构轻,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取油工具剖视图;图3为取油工具俯视图;其中,1、上壳体,2、大弹簧,3、外单向阀,4、限位块,5、小弹簧,6、内单向阀,7、下壳体,8、内腔,9、外腔,10、顶杆,11、支架,12、漏斗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叙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滑油箱放油口结构,包括上壳体1、大弹簧2、外单向阀3、限位块4、小弹簧5、内单向阀6、下壳体7,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7的外安装台固定连接形成安装腔体,所述的外单向阀3底部设置在下壳体7的内外安装台之间,将所述的安装腔体隔离为外腔和内腔两个部分,外单向阀3顶部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导向孔内,所述的下壳体7底部开有出油口,所述的出油口上方设置有内单向阀6,所述的内单向阀6上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的限位块4与下壳体7的内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小弹簧5套在限位块4及内单向阀6上,小弹簧5一端压紧限位块4,另一端压紧单向阀6,所述的大弹簧2套在所述的外单向阀3上,所述的大弹簧2一端压紧上壳体1顶部内壁,另一端压紧外单向阀3,所述的下壳体7的内外安装台上均设置有过油孔。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7的外安装台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块4与下壳体7的内安装台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的内单向阀6底部设置有密封胶料。所述的外单向阀3顶部与上壳体顶部的导向孔为间隙配合。一种应用于新型滑油箱放油口结构的取油工具,包括顶杆、漏斗体,所述的漏斗体中部设置有支架,所述的顶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漏斗体底部设置有漏斗出口,所述的漏斗出口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螺纹。为本技术数字式流量测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当需要放油时,取油工具需要将内单向阀6向上压,此时滑油箱外先与内腔连通,单向阀6继续向上压进时,会触动外单向阀向上缩进,此时内腔与外腔连通,滑油通过外腔、内腔流至滑油箱外。当放油结束时,取油工具拔出,内单向阀6和外单向阀3同时向下移动,但外单向阀3先与下壳体7接触,隔断外腔与滑油箱内的滑油连通,内腔的滑油继续流出,直到内单向阀6与下壳体7的密封面接触实现关闭。本技术通过结构设计,通过内腔实现放油口和滑油箱内的间接连通,减少瞬间开启时的流动冲击,进而减少滑油洒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滑油箱放油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大弹簧(2)、外单向阀(3)、限位块(4)、小弹簧(5)、内单向阀(6)、下壳体(7),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7)的外安装台固定连接形成安装腔体,所述的外单向阀(3)底部设置在下壳体(7)的内外安装台之间,将所述的安装腔体隔离为外腔(9)和内腔(8)两个部分,外单向阀(3)顶部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导向孔内,所述的下壳体(7)底部开有出油口,所述的出油口上方设置有内单向阀(6),所述的内单向阀(6)上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的限位块(4)与下壳体(7)的内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小弹簧(5)套在限位块(4)及内单向阀(6)上,小弹簧(5)一端压紧限位块(4),另一端压紧单向阀(6),所述的大弹簧(2)套在所述的外单向阀(3)上,所述的大弹簧(2)一端压紧上壳体(1)顶部内壁,另一端压紧外单向阀(3),所述的下壳体(7)的内外安装台上均设置有过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滑油箱放油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大弹簧(2)、外单向阀(3)、限位块(4)、小弹簧(5)、内单向阀(6)、下壳体(7),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7)的外安装台固定连接形成安装腔体,所述的外单向阀(3)底部设置在下壳体(7)的内外安装台之间,将所述的安装腔体隔离为外腔(9)和内腔(8)两个部分,外单向阀(3)顶部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导向孔内,所述的下壳体(7)底部开有出油口,所述的出油口上方设置有内单向阀(6),所述的内单向阀(6)上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的限位块(4)与下壳体(7)的内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小弹簧(5)套在限位块(4)及内单向阀(6)上,小弹簧(5)一端压紧限位块(4),另一端压紧单向阀(6),所述的大弹簧(2)套在所述的外单向阀(3)上,所述的大弹簧(2)一端压紧上壳体(1)顶部内壁,另一端压紧外单向阀(3),所述的下壳体(7)的内外安装台上均设置有过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周易刘剑飞梁广辉李朋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