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位移测量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纳米级位移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和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目前人类正在积极开展和进行微观领域的学术研究和 实际应用,随着原子力显微镜的专利技术,使制造业向着微、纳米级别靠近,这就对传统的信息 获取手段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微位移测试系统来说,目前用于获取微位移的微位移传 感器的主要结构结构形式有光学传感器,即激光干涉仪,激光干涉薄膜等,是应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此类技术现在已经成熟,分辨率可以达到lnm左右。但是,其相对高昂的价格和需要较大的空间以放置 装置设备,对于大规模应用于工业、教学和科研等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化学传感器,利用化学反应测量位移,此种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差,响应频率低,还没有 能够大规模适用于生产和科研。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具备很高的分辨率和响应频率,而且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有一 定的应用,但是电容传感器中的电容膜片加工工艺要求严格,极容易产生加工制造误差,进 而影响传感器的精度,电容传感器的行程小,线性度差,这一点也影响了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
【技术保护点】
应变式微纳米级微纳米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设置由各刚性杆体和柔性铰链构成的检测单元为: 位移量一级放大机构,具有呈“L”形设置的一级杠杆,其一级短杆(11)为输入臂,其一级长杆(12)为输出臂,其与固定座连接的短杆端柔性铰链(13)为一级支点,一级被测位移量形成在一极短杆(11)上,以其与二级放大机构连接的长杆端柔性铰链(14)为被测位移量一级输出端; 位移量二级放大机构(2),具有直杆段杠杆(21),其一端以直杆端柔性铰链(22)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是与多自由度构件相连接的弹性体(3);以所述直杆端柔性铰链(22)为二级支点,长杆端柔性铰链(14)到二级支点的距离为短臂,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宋博,杨卫超,葛运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