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震后可更换组合桥墩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墩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震后可更换组合桥墩。
技术介绍
桥梁是交通生命线的重要枢纽,地震发生时桥梁一旦遭到破坏,易造成交通中断,使受灾城市变成“地震孤岛”,导致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位,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此外,桥梁震后修复是极其困难的,如何震后快速进行桥梁修复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桥墩是桥梁主要构件,对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桥墩用于支撑起桥梁主体,桥墩的上部与桥梁主体相连接,桥梁的下部固定在地面上,发生地震时,对于钢筋混凝土桥墩通常是桥墩下部发生破坏频率更大,使得桥墩的下部首先被破坏,而且桥墩下部被破坏的程度相对桥墩其它位置被破坏的程度较大。钢筋混凝土桥墩与钢管混凝土桥墩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就是震后破坏的可更换性。从而严重影响震后应急救援,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现有的桥墩为一体式结构,即使只有桥墩的下部被破坏了,也需要更换整个桥墩,增大了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震后可更换组合桥墩,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桥墩结构(1)和上桥墩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桥墩结构(1)可拆卸式连接在上桥墩结构(2)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震后可更换组合桥墩,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桥墩结构(1)和上桥墩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桥墩结构(1)可拆卸式连接在上桥墩结构(2)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震后可更换组合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桥墩结构(1)包括下桥墩主体(12)和设置在下桥墩主体(12)上端的第二连接板(15);所述上桥墩结构(2)包括上桥墩主体(21)和设置在上桥墩主体(21)下端的第三连接板(22),所述第二连接板(15)和第三连接板(22)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震后可更换组合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墩结构(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接板(22)下端面的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穿过第二连接板(15)伸出至第二连接板(15)的下侧,所述第二螺杆(23)的外壁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第二连接板(15)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震后可更换组合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桥墩结构(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5)下端面的第二加强肋(16),所述第二加强肋(16)包括相邻的两个边部,其中一个边部与第二连接板(15)相连接,另一个边部与下桥墩主体(12)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震后可更换组合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剑,李想,倪明,魏圆圆,杨涛,江林伟,陈亮,邵亚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