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箱梁桥及其抗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装配式箱梁桥及其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限位挡块是指桥面两边为了防止落梁而设置的块状墙。对于地震比较严重的地方还在各梁间设置挡块卡住梁,防止横向移动。梯形、矩形截面的,依梁截面而定。钢筋混凝土挡块在国内梁桥上的使用非常普遍,但行业内目前仅把挡块作为构造措施,不参与受力分析,对挡块的形式、尺寸均未有明确规定。公路抗震规范目前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在地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地区,“桥面不连续的简支梁(板)桥,宜采用挡块、螺栓连接和钢夹板连接等防止纵横向落梁的措施。连续梁和桥面连续简支梁(板)桥,应采取防止横向产生较大位移的措施。”铁路抗震规范相对详细一些,提出挡块应满足:(1)具备适当的强度及变形能力;(2)不影响支座等其他构件的正常使用及维护;(3)对梁端转角及位移不产生附加约束;(4)构造简单,便于更换。对于挡块的强度,铁路规范提出按一个桥墩墩顶的水平地震力来设计,事实上,铁路规范已经给出了挡块的功能定位,但铁路规范也没有给出挡块构造和配筋方式,以及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箱梁桥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盖梁(19)两侧的挡块(1),挡块(1)包括钢骨架(13)、设置在钢骨架(13)外围的钢筋网片以及浇筑在钢骨架(13)和钢筋网片上的混凝土;所述钢骨架(13)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钢骨架片(12),钢骨架片(12)包括竖杆(2)、斜杆(3)、骨架压杆(5)、骨架拉杆(6)、骨架大横梁(7)、骨架斜撑(8)和骨架小横梁(9),骨架压杆(5)、骨架拉杆(6)和骨架大横梁(7)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骨架小横梁(9)的两端分别于骨架压杆(5)和骨架拉杆(6)连接,骨架小横梁(9)与骨架大横梁(7)平行,骨架斜撑(8)的一端与骨架小横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箱梁桥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盖梁(19)两侧的挡块(1),挡块(1)包括钢骨架(13)、设置在钢骨架(13)外围的钢筋网片以及浇筑在钢骨架(13)和钢筋网片上的混凝土;所述钢骨架(13)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钢骨架片(12),钢骨架片(12)包括竖杆(2)、斜杆(3)、骨架压杆(5)、骨架拉杆(6)、骨架大横梁(7)、骨架斜撑(8)和骨架小横梁(9),骨架压杆(5)、骨架拉杆(6)和骨架大横梁(7)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骨架小横梁(9)的两端分别于骨架压杆(5)和骨架拉杆(6)连接,骨架小横梁(9)与骨架大横梁(7)平行,骨架斜撑(8)的一端与骨架小横梁(9)和骨架拉杆(6)的连接部连接,骨架斜撑(8)的另一端与骨架压杆(5)和骨架大横梁(7)的连接部连接,竖杆(2)的上端与骨架压杆(5)和骨架大横梁(7)的连接部连接,竖杆(2)与骨架大横梁(7)垂直,斜杆(3)的上端与骨架拉杆(6)和骨架大横梁(7)的连接部连接,斜杆(3)与骨架拉杆(6)平行;骨架压杆(5)位于盖梁(19)向外的一侧,骨架拉杆(6)位于盖梁(19)向内的一侧;
相邻两个钢骨架片(12)之间连接有骨架纵梁(10)和骨架纵向斜撑(11),其中,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压杆(5)与骨架拉杆(6)的连接部与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压杆(5)与骨架拉杆(6)的连接部之间、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压杆(5)与骨架大横梁(7)的连接部与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压杆(5)与骨架大横梁(7)的连接部之间、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拉杆(6)与骨架大横梁(7)的连接部与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拉杆(6)与骨架大横梁(7)的连接部之间、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拉杆(6)与骨架小横梁(9)的连接部与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拉杆(6)与骨架小横梁(9)的连接部之间以及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压杆(5)与骨架小横梁(9)的连接部与一个钢骨架片(12)上骨架压杆(5)与骨架小横梁(9)的连接部之间均通过骨架纵梁(10)连接;与骨架拉杆(6)相连的骨架纵梁(10)之间连接有骨架纵向斜撑(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业路,周勇军,赵煜,沈传东,孙楠楠,周先功,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