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48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7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铁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包括基础、盖梁以及并排支承于所述基础和所述盖梁之间的至少两个混凝土墩柱;所述盖梁和所述混凝土墩柱均为预制件;所述盖梁的一侧面具有接触网立柱基础;所述混凝土墩柱的底部浇筑于所述基础的顶部,并且所述盖梁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墩柱的顶部。该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具有预制构件重量轻、现场易拼装、连接可靠的特点,既能保证结构刚度,又能满足轻型化、易装配的要求,能够解决现有重力式桥墩因墩身构件尺寸大带来的运输困难、施工速度慢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
本申请涉及铁路桥梁
,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
技术介绍
铁路桥梁建设一直秉承“工业化建造,快速化施工”的发展观,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更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家绿色建设理念,施工中不仅要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并且需要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缓解劳动力紧张的现状。铁路桥梁由于需要满足列车平顺性的要求,需要保证墩身具备一定的刚度,导致建设施工过程中多采用重力式桥墩,而采用预制拼装技术施工重力式桥墩,其墩身构件尺寸大,导致运输困难、施工速度慢和施工周期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该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具有预制构件重量轻、现场易拼装、连接可靠的特点,既能保证结构刚度,又能满足轻型化、易装配的要求,能够解决现有重力式桥墩因墩身构件尺寸大带来的运输困难、施工速度慢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包括基础和盖梁,还包括并排支承于所述基础和所述盖梁之间的至少两个混凝土墩柱;所述盖梁和所述混凝土墩柱均为预制件;所述盖梁的一侧面具有接触网立柱基础;所述混凝土墩柱的底部浇筑于所述基础的顶部,并且所述盖梁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墩柱的顶部。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墩柱的底部设置有凸出的核心混凝土以及围绕在所述核心混凝土外周的多个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所述基础设置有凸出于顶面、且与所述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一一对应的承台预埋钢筋;所述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与对应的所述承台预埋钢筋之间通过锥套锁紧接头连接;在所述核心混凝土的外周浇筑有自密实混凝土,并形成有用于锚固所述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和所述承台预埋钢筋的墩底。优选地,所述盖梁预埋有与每个所述混凝土墩柱一一对应且贯穿所述盖梁高度的灌浆波纹管;所述混凝土墩柱外露有凸出于顶面的多个墩柱顶外露纵向钢筋;所述墩柱顶外露纵向钢筋伸入所述灌浆波纹管中,并锚固于所述灌浆波纹管内的混凝土中。优选地,所述灌浆波纹管中浇筑的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优选地,在所述墩底内浇筑有用于保护所述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和所述承台预埋钢筋的防裂钢筋网片。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墩柱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墩底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混凝土墩柱的边长为1.2m~1.6m,所述墩底的边长为1.6m~2m。优选地,所述核心混凝土的凸出高度为80cm~100cm,所述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的凸出高度为30cm~50cm。优选地,所述灌浆波纹管为金属材料制成的波纹管。优选地,所述盖梁的顶面设置有支承垫石。优选地,在所述盖梁和所述混凝土墩柱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垫层;所述基础包括承台和用于支承所述承台的桩。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铁路预制拼装桥墩中的盖梁和混凝土墩柱均采用预制件,在现场施工之前即可提前制备盖梁和混凝土墩柱,在施工时只需对预制好的盖梁和混凝土墩柱进行现场拼装固定即可;采用本申请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使制备方式从现有技术中的现场浇筑变为预制拼装,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并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在基础上采用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混凝土墩柱支承盖梁,通过采用两个或多个混凝土墩柱代替现有重力式桥墩,能够减小混凝土墩柱的体积和重量,便于预制后的运输和吊装。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预制构件重量轻、现场易拼装、连接可靠的特点,既能保证结构刚度,又能满足轻型化、易装配的要求,能够解决现有重力式桥墩因墩身构件尺寸大带来的运输困难、施工速度慢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供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提供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提供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础;2-盖梁;3-混凝土墩柱;4-支承垫石;11-承台;12-桩;13-承台预埋钢筋;21-接触网立柱基础;22-灌浆波纹管;31-墩底;32-墩柱顶外露纵向钢筋;33-核心混凝土;34-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主要用于铁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包括基础1、盖梁2、并排支承于基础1和盖梁2之间的至少两个混凝土墩柱3;基础1可以为桩基,当基础1为桩基时,基础1包括承台11和用于支承承台11的桩12;在图1中基础1包括支承承台11的呈矩阵分布的四个桩12,在图1中仅对具体结构进行示意,并不构成对结构的限定,也就是说,构成桩基的桩12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并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同时,在图1、图3和图4结构中均以在基础1和盖梁2之间设置有两个混凝土墩柱3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混凝土墩柱3的设置数量的限制,在实际的桥墩施工过程中,不仅可以设置并排的两个混凝土墩柱3,还可以设置并排的三个、四个等多个混凝土墩柱3;盖梁2和混凝土墩柱3均为预制件;盖梁2的顶面可以设置有支承垫石4;盖梁2和混凝土墩柱3均可以预先制备,在施工时,可以直接将预制好的盖梁2和混凝土墩柱3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使用,便于提高桥梁的施工速度;盖梁2的一侧面具有接触网立柱基础21;如图1结构所示,在盖梁2的一侧面预制有一体的接触网立柱基础21,接触网立柱基础21用于安装支承接触网的立柱;通过在盖梁2一侧设置有一体的接触网立柱基础21,使得安装接触网的接触网立柱基础21具有结构强度高和结构合理的特点;混凝土墩柱3的底部浇筑于基础1的顶部,并且盖梁2浇筑于混凝土墩柱3的顶部;如图4结构所示,混凝土墩柱3和盖梁2均为预制件,在采用混凝土墩柱3和盖梁2拼装桥墩时,需要将混凝土墩柱3和盖梁2固定到基础1上,并且需要保证拼装后的桥墩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混凝土墩柱3的底部与基础1之间通过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为一体结构,混凝土墩柱3的顶部与盖梁2之间通过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为一体结构。上述铁路预制拼装桥墩中的盖梁2和混凝土墩柱3均采用预制件,在现场施工之前即可提前制备盖梁2和混凝土墩柱3,在施工时只需将预制好的盖梁2和混凝土墩柱3运输到现场,进行现场浇筑固定即可;采用本申请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使制备方式从现有技术中的现场浇筑变为预制拼装,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并缩短了施工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包括基础和盖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排支承于所述基础和所述盖梁之间的至少两个混凝土墩柱;/n所述盖梁和所述混凝土墩柱均为预制件;/n所述盖梁的一侧面具有接触网立柱基础;/n所述混凝土墩柱的底部浇筑于所述基础的顶部,并且所述盖梁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墩柱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包括基础和盖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排支承于所述基础和所述盖梁之间的至少两个混凝土墩柱;
所述盖梁和所述混凝土墩柱均为预制件;
所述盖梁的一侧面具有接触网立柱基础;
所述混凝土墩柱的底部浇筑于所述基础的顶部,并且所述盖梁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墩柱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墩柱的底部设置有凸出的核心混凝土以及围绕在所述核心混凝土外周的多个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
所述基础设置有凸出于顶面、且与所述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一一对应的承台预埋钢筋;
所述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与对应的所述承台预埋钢筋之间通过锥套锁紧接头连接;
在所述核心混凝土的外周浇筑有自密实混凝土,并形成有用于锚固所述墩柱底外露纵向钢筋和所述承台预埋钢筋的墩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预制拼装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预埋有与每个所述混凝土墩柱一一对应且贯穿所述盖梁高度的灌浆波纹管;
所述混凝土墩柱外露有凸出于顶面的多个墩柱顶外露纵向钢筋;
所述墩柱顶外露纵向钢筋伸入所述灌浆波纹管中,并锚固于所述灌浆波纹管内的混凝土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张华种博肖苏国明温贵生田明王舜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