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及透明导电性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19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及透明导电性薄膜。提供可实现卷曲、白化及裂纹受到抑制、并且面内相位差小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使用包含规定的聚碳酸酯树脂、尺寸收缩率在第1方向及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均小的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及透明导电性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及透明导电性薄膜。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触摸面板等中所用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基材,使用了各种树脂薄膜。作为构成这样的树脂薄膜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环烯烃系树脂(COP)。但是,以往的透明导电性薄膜有时产生卷曲、白化和/或裂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04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实现卷曲、白化及裂纹受到抑制、并且面内相位差小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包含聚碳酸酯树脂,145℃下的尺寸收缩率在第1方向及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各自为0.2%以下,在耐皮脂性试验中白化及裂纹受到抑制,面内相位差Re(550)为5nm以下。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的厚度为10μm~80μm。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实质上由下述通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形成,并满足以下的条件(a)~(d),所述通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是由具有与末端羟基键合的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二醇化合物衍生出的。(通式(I)中,Q表示任选包含不同种原子的碳数3以上的烃基。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由氢原子、碳数1~30的脂肪族烃基、及碳数6~20的芳香族烃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n及m各自独立地表示0~10的整数。其中,Q不含与末端羟基键合的脂肪族烃基时,n及m各自独立地表示1~10的整数。另外,R1及R2中的至少一者、和R3及R4中的至少一者各自选自由氢原子及脂肪族烃基组成的组。)(通式(II)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碳数1~20的烷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环烷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6~20的环烷氧基、或碳数6~20的芳基氧基。p及q表示0~4的整数。X表示单键或选自下述通式(II’)所示的二价有机基团组中的基团。)(通式(II’)中,R3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数1~10的烷基、或碳数6~10的芳基,R3与R4任选键合而形成脂肪族环。)(a)具有以下的通式(III)所示的结构。(通式(III)中,k表示4以上的整数,i表示1以上的整数,l表示1以上的整数、k’表示0或1的整数。R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烃基、任选包含氟的苯基或氢原子。其中,上述树脂总量中,70重量%以上为i=1。)(b)上述通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与通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为1~30:99~70(摩尔比)%。(c)重均分子量(Mw)为30,000~100,000。(d)相对于构成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结构单元总量,以双酚酸换算值计下述通式(1)及(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分别为2000ppm以下。通式(1):通式(2):(上述通式(1)及(2)中的X与通式(II)中的相同。)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45℃以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包含规定的聚碳酸酯树脂、尺寸收缩率在第1方向及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均小的薄膜,能够得到可实现卷曲、白化及裂纹受到抑制、并且面内相位差小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A.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整体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由包含聚碳酸酯树脂的薄膜构成。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聚碳酸酯树脂代表性的是实质上由上述的通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和通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在145℃下的尺寸收缩率在第1方向及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各自为0.2%以下,优选为0.15%以下。该第1方向例如与后述的制造方法中的MD方向相对应,该第2方向例如与TD方向相对应。145℃下的尺寸收缩率为这样的范围时,可得到白化和/或裂纹的产生及卷曲的发生得以抑制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5nm以下,优选为4.5nm以下。面内相位差Re(550)越小越优选,其下限理想的为0nm,例如可以为1nm。面内相位差为这样的范围时,可得到白化和/或裂纹的产生及卷曲的发生得以抑制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Re(λ)”为在23℃下以波长λnm的光测定的面内相位差。对于Re(λ),将层(薄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e=(nx-ny)×d来求出。因此,“Re(550)”为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定的面内相位差。此处,“nx”为面内的折射率变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可以显示面内相位差相应于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大的逆色散波长特性,可以显示面内相位差相应于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小的正的波长色散特性,也可以显示面内相位差几乎不因测定光的波长而发生变化的平坦的波长色散特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在耐皮脂性试验中,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白化和/或裂纹受到抑制。通过抑制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白化和/或裂纹,从而可得到对图像显示有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0μm~80μm、更优选为10μm~6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40μm。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厚度为这样的范围时,可得到白化和/或裂纹的产生及卷曲的发生得以抑制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45℃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这样的范围时,能在高温下使用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并且能够在成型时减小残留应变,因此能够减小得到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双折射(作为结果,为面内相位差)。对于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弹性模量,优选在拉伸速度100mm/分钟时为50MPa~350MPa。弹性模量为这样的范围时,能够得到输送性及操作性优异的透明导电性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兼顾优异的弹性模量(强度)和如上所述的优异的挠性或耐弯折性(柔软性)。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模量依据JISK7127:1999来测定。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的拉伸伸长率优选为70%~200%。拉伸伸长率为这样的范围时,有在输送中不易断裂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拉伸伸长率依据JISK6781来测定。B.聚碳酸酯树脂(1)通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通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是由脂肪族二醇化合物衍生出的。此处,本申请专利技术中的脂肪族二醇化合物为具有与末端羟基键合的脂肪族烃基的化合物。末端羟基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其包含聚碳酸酯树脂,/n所述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在145℃下的尺寸收缩率在第1方向及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各自为0.2%以下,/n在耐皮脂性试验中白化及裂纹受到抑制,/n面内相位差Re(550)为5nm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31 JP 2019-0162111.一种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其包含聚碳酸酯树脂,
所述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在145℃下的尺寸收缩率在第1方向及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各自为0.2%以下,
在耐皮脂性试验中白化及裂纹受到抑制,
面内相位差Re(550)为5n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其中,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0μm~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用基材,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实质上由下述通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形成,并满足以下的条件(a)~(d),所述通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是由具有与末端羟基键合的脂肪族烃基的脂肪族二醇化合物衍生出的,



通式(I)中,Q表示任选包含不同种原子的碳数3以上的烃基,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由氢原子、碳数1~30的脂肪族烃基、及碳数6~20的芳香族烃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n及m各自独立地表示0~10的整数,其中,Q不含与末端羟基键合的脂肪族烃基时,n及m各自独立地表示1~10的整数,另外,R1及R2中的至少一者、和R3及R4中的至少一者各自选自由氢原子及脂肪族烃基组成的组,



通式(II)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卤素原子、碳数1~20的烷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环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原步梦清水享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