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72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包括串油柜;串油柜与被串油系统管路之间连接有出油管路和入油管道;出油管路上串联有抽油泵以及第一截止阀;入油管路上串联有内设滤纸的第一滤器,第一滤器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二截止阀与第三截止阀;并联于第二截止阀、第一滤器和第三截止阀设置有第一并联管路,第一并联管路上串联有第四截止阀、内设滤纸的第二滤器和第五截止阀,第二滤器位于第四截止阀和第五截止阀之间;入油管路上串联有磁塞,磁塞的两端分别串联有截止阀;并联于磁塞与其两端截止阀设置有第二并联管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在更换滤纸的过程中无需停止工作,大大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系统管路在安装结束后,管路中存在大量的杂质(主要包括:焊渣,金属颗粒、灰尘以及水等),这就需要将油从被串油系统管路中通过第一串油口导出过滤后再通过第二串油口重新导入,起到除杂质的作用,以免杂质的存在对设备的今后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管路清洁等级国际标准主要有两类,ISO4406标准和NAS1638标准,两者之间可一一对应。常规设备厂及船厂采用NAS1638标准,计数方便。针对介质、设备以及设备厂家的不同,串油等级要求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对于液压系统至少需要达到NAS9级及以上,对于燃油需要达到NAS12级及以上。通常阀门遥控系统需要为NAS9级,甲板机设备要求较高,部分厂家要求达到NAS7级。针对这一问题,目前系统管路串油主要通过在被串油系统增加串油泵,油柜,滤器,截止阀通过软管连接,实现对管路的串油清洗。但现有装置一方面存在串油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串油效率低。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当滤纸脏堵时,需要停止串油更换相应的滤纸,同时判断滤纸是否脏堵只能通过定时更换滤纸;第二,被串油管路系统中的杂质大都沉积在管子底部,清洗起来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包括串油柜;串油柜上开设有出油口与入油口;出油口与出油管路的一端连接,出油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被串油系统管路上的第一串油接口;出油管路上串联有抽油泵以及第一截止阀;入油口与入油管路的一端连接,入油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被串油系统管路上的第二串油接口;入油管路上串联有内设滤纸的第一滤器,第一滤器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二截止阀与第三截止阀;并联于第二截止阀、第一滤器和第三截止阀设置有第一并联管路,第一并联管路上串联有第四截止阀、内设滤纸的第二滤器和第五截止阀,第二滤器位于第四截止阀和第五截止阀之间;入油管路上还串联有磁塞,磁塞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六截止阀和第七截止阀;并联于第六截止阀、磁塞以及第七截止阀设置有第二并联管路。优选的,出油管路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软管和钢管。优选的,出油管路包括:连接于出油口的出油第一钢管、连接于出油第一钢管的出油第一软管、连接于出油第一软管的出油第二钢管、连接于出油第二钢管的出油第二软管,以及连接于出油第二软管的出油第三钢管;抽油泵串联于出油第二钢管;出油第一截止阀串联于出油第一钢管。优选的,入油管路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软管和钢管。优选的,入油管路包括:连接于入油口的入油第一钢管、连接于入油第一钢管的入油第一软管、连接于入油第一软管的入油第二钢管、连接于入油第二钢管的入油第二软管,以及连接于入油第二软管的入油第三钢管;第二截止阀、第一滤器、第三截止阀、第六截止阀、磁塞以及第七截止阀均串联于入油第二钢管。优选的,第一并联管路与第二并联管路均为钢管。优选的,出油口开设于串油柜底端。除此之外:串油柜结构加强采用外翻的形式,避免杂质沉积在串油柜中;串油柜采用底部开孔同时焊接出油口法兰;抽油泵可以对其流量进行相应的调节;本装置还包括振动锤,振动锤为多个且被安装在被串油系统管路中;振动锤采用气动和电动混用,根据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形式震动锤。第一滤器与第二滤器中均加入有磁铁;磁塞末端应有螺纹使其能紧固在管路上;软管为橡胶软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通过关闭磁塞两端的截止阀检测磁塞上是否有杂质,从而检验第一滤器和第二滤器上的滤纸有无堵塞;若有,可关闭其中一个滤器两端的截止阀,对其内滤纸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后让该滤器投入工作并更换另一个滤器内的滤布;上述过程均无需停止串油工作,大大提高串油效率。另外,串油柜结构加强采用外翻的形式,可避免杂质以及颗粒物残留在串油柜中影响串油效果;在被串油系统管路中增加振动锤可使管路发生振动,杂质不聚集在被串油系统管路底部,更容易被清洗油带出系统;本专利技术装置一方面可以反复利用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通过增加滤器支路的数量,实现对串油等级要求一致的不同系统的同时串油,提高全船系统的串油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串油柜,4、第一滤器,7、被串油系统管路,9、磁塞,12、第二滤器,14、第一截止阀,15、出油第一软管,16、抽油泵,17、出油第二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包括串油柜1;串油柜1上开设有出油口与入油口;出油口与出油管路的一端连接,出油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被串油系统管路7上的第一串油接口;出油管路上串联有抽油泵16以及第一截止阀14;入油口与入油管路的一端连接,入油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被串油系统管路7上的第二串油接口;入油管路上串联有内设滤纸的第一滤器4,第一滤器4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二截止阀与第三截止阀;并联于第二截止阀、第一滤器4和第三截止阀设置有第一并联管路,第一并联管路上串联有第四截止阀、内设滤纸的第二滤器12和第五截止阀,第二滤器12位于第四截止阀和第五截止阀之间;(虽然图中看来是第一滤器4、第二滤器12并联后接入入油管路,但这和上述描述是等价的)入油管路上还串联有磁塞9,磁塞9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六截止阀和第七截止阀;并联于第六截止阀、磁塞9以及第七截止阀设置有用于短接的第二并联管路。(虽然图中看起来是磁塞9并联于入油管路,但这和上述描述实际上是等价的)出油管路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软管和钢管,具体来说出油管路包括:连接于出油口的出油第一钢管、连接于出油第一钢管的出油第一软管15、连接于出油第一软管15的出油第二钢管17、连接于出油第二钢管17的出油第二软管,以及连接于出油第二软管的出油第三钢管;抽油泵16串联于出油第二钢管17;出油第一截止阀14串联于出油第一钢管。入油管路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软管和钢管,具体来说入油管路包括:连接于入油口的入油第一钢管、连接于入油第一钢管的入油第一软管、连接于入油第一软管的入油第二钢管、连接于入油第二钢管的入油第二软管,以及连接于入油第二软管的入油第三钢管;第二截止阀、第一滤器4、第三截止阀、第六截止阀、磁塞9以及第七截止阀均串联于入油第二钢管。第一并联管路与第二并联管路均为钢管。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打开所有截止阀以及抽油泵16,对被串油系统管路7进行过滤;一段时间后,关闭磁塞9两端的截止阀检测磁塞9上是否有杂质,若有杂质,说明第一滤器4和第二滤器12上的滤纸就有不同程度的堵塞了,此时可关闭其中一个滤器,譬如第一滤器4两端的截止阀,对第一滤器4中的滤纸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后打开第一滤器4两端截止阀,并关闭第二滤器12两端截止阀,对第二滤器12内的滤纸进行更换。上述过程中,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油柜;所述串油柜上开设有出油口与入油口;/n所述出油口与出油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油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被串油系统管路上的第一串油接口;所述出油管路上串联有抽油泵以及第一截止阀;/n所述入油口与入油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入油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被串油系统管路上的第二串油接口;/n所述入油管路上串联有内设滤纸的第一滤器,所述第一滤器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二截止阀与第三截止阀;并联于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滤器和所述第三截止阀设置有第一并联管路,所述第一并联管路上串联有第四截止阀、内设滤纸的第二滤器和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二滤器位于所述第四截止阀和所述第五截止阀之间;/n所述入油管路上还串联有磁塞,所述磁塞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六截止阀和第七截止阀;并联于所述第六截止阀、所述磁塞以及所述第七截止阀设置有第二并联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油柜;所述串油柜上开设有出油口与入油口;
所述出油口与出油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油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被串油系统管路上的第一串油接口;所述出油管路上串联有抽油泵以及第一截止阀;
所述入油口与入油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入油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被串油系统管路上的第二串油接口;
所述入油管路上串联有内设滤纸的第一滤器,所述第一滤器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二截止阀与第三截止阀;并联于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滤器和所述第三截止阀设置有第一并联管路,所述第一并联管路上串联有第四截止阀、内设滤纸的第二滤器和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二滤器位于所述第四截止阀和所述第五截止阀之间;
所述入油管路上还串联有磁塞,所述磁塞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六截止阀和第七截止阀;并联于所述第六截止阀、所述磁塞以及所述第七截止阀设置有第二并联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路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软管和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的船舶系统管路串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路包括:连接于所述出油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大伟于景奇郭兴鹍苏文东宋林朱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