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碳钢连铸坯制备方法以及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
本申请涉及钢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碳钢连铸坯制备方法以及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低碳钢通常是指C含量0.06~0.25%的钢种。目前在低碳钢连铸生产时,存在漏钢事故以及铸坯质量缺陷的问题。目前常规的解决低碳钢铸坯发生质量缺陷问题的手段是,通过调节连铸工艺中的不同工序的工艺条件。已知的一些方案,通过调节二次冷却区的工艺条件,降低钢坯质量缺陷,但是这些调节工艺往往导致低碳钢的拉速降低。另有的一些方案,通过单独调整连铸工艺中结晶器、保护渣等工艺参数,降低钢坯表面裂纹以及质量缺陷,但是也不能提高拉速。连铸生产时铸坯拉速,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较低的拉速,使得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碳钢连铸坯制备方法以及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在提高低碳钢拉速的同时降低铸坯质量缺陷。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低碳钢连铸工艺中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低碳钢的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3~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碳钢连铸工艺中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所述低碳钢的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0.03~0.23%,Si 0.01~0.40%,Mn 0.01~0.60%,P≤0.015%,S≤0.008%,Cu+Ni+As+Sn+Pb≤0.7%,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二次冷却区包括:足辊区、一区、二区以及三区;/n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二次冷却区各区冷却水量Q按照公式(1)分配:/nQ=A×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钢连铸工艺中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所述低碳钢的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3~0.23%,Si0.01~0.40%,Mn0.01~0.60%,P≤0.015%,S≤0.008%,Cu+Ni+As+Sn+Pb≤0.7%,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二次冷却区包括:足辊区、一区、二区以及三区;
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二次冷却区各区冷却水量Q按照公式(1)分配:
Q=A×V2+B×V+C(1)
式(1)中:冷却水量Q的单位为m3/h;V为拉速,单位为m/min;
各区冷却水量Q按照公式(1)分配时,式(1)中的参数A、B、C按照下述规则选择:
足辊区:A的取值范围为-0.44~-0.48;B的取值范围为5.66~5.7;C的取值范围为-1.12~-1.16;
一区:A的取值范围为1.31~1.35;B的取值范围为-1.86~-1.9;C的取值范围为5.88~5.92;
二区:A的取值范围为1.25~1.29;B的取值范围为-2.91~-2.95;C的取值范围为4.38~4.42;
三区:A的取值范围为0.64~0.68;B的取值范围为-1.1~-1.14;C的取值范围为1.17~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钢连铸工艺中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冷却区各区冷却水量分配时,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足辊区水量为33~41%;所述一区水量为33~41%;所述二区水量为16~21%;所述三区水量为5~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钢连铸工艺中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冷却区各区冷却水量分配时,所述足辊区水量≥4m3/h;所述一区水量≥5m3/h;所述二区水量≥2m3/h;所述三区水量≥0.5m3/h。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低碳钢连铸工艺中二次冷却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式(1)中V的范围为2.2m/min~2.4m/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峻宇,万翔,戴文笠,寻忠忠,曾令宇,刘志明,黄回亮,王冠,孙忠权,刘志龙,叶德新,谭奇峰,黎莉,谢杰智,李成良,周楠,敖永明,李鑑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