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环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491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型环的制造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S1、选取长杆状的原材料进行断料处理,断料后的单个杆件的长度为20~30cm、直径为1~3cm;S2、将杆件并置排列于高频加热炉的炉腔中,对杆件的一端部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1100~1200℃,加热时间为5~7min;S3、采用墩头机对杆件加热后的端部进行墩粗成形处理,墩粗成形处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墩压至该端部原长度的70~80%,第二次墩压至该端部原长度的50~60%;S4、采用摩擦压力机对杆件粗压后的端部进行压平处理,杆件压平后的端部呈圆饼状,并切除端部多余飞边。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明显提高,产品的各项机械强度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环的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金具加工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U型环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高压电力输送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金具,U型环是其中需求量最多的电力金具,要求U型环具有批量化生产能力。目前,国内电力金具的U型环生产工艺普遍十分落后,制胚主要采用镦粗和拔杆,由于这两种工艺加工的工件毛胚精度不高,加热采用煤炉加热效率低能耗大。现有的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48315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U型环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该生产工艺是根据U型环的规格先将坯料进行定尺切取,然后将切取的坯料送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坯料通过滑道进入滚压机中,滚压成圆柱体两端带圆球状结构,将滚压成的圆球状结构部分模压成圆饼状,一次模压完成后对圆饼状结构中心进行压孔处理,最后通过三次模压机压成U型结构,将得到的U型体送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处理,酸洗后进入热镀锌炉中进行热镀锌处理,并经过烘干得出成品。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整个生产工艺的加工步骤过于复杂,工艺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高精度机械设备,且生产效率不高、原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工艺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nS1、选取长杆状的原材料进行断料处理,断料后的单个杆件(11)的长度为20~30cm、直径为1~3cm;/nS2、将杆件(11)并置排列于高频加热炉的炉腔中,对杆件(11)的一端部(12)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1100~1200℃,加热时间为5~7min;/nS3、采用墩头机对杆件(11)加热后的端部(12)进行墩粗成形处理,墩粗成形处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墩压至该端部(12)原长度的70~80%,第二次墩压至该端部(12)原长度的50~60%;/nS4、采用摩擦压力机对杆件(11)粗压后的端部(12)进行压平处理,杆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工艺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S1、选取长杆状的原材料进行断料处理,断料后的单个杆件(11)的长度为20~30cm、直径为1~3cm;
S2、将杆件(11)并置排列于高频加热炉的炉腔中,对杆件(11)的一端部(12)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1100~1200℃,加热时间为5~7min;
S3、采用墩头机对杆件(11)加热后的端部(12)进行墩粗成形处理,墩粗成形处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墩压至该端部(12)原长度的70~80%,第二次墩压至该端部(12)原长度的50~60%;
S4、采用摩擦压力机对杆件(11)粗压后的端部(12)进行压平处理,杆件(11)压平后的端部(12)呈圆饼状,并切除端部(12)多余飞边;
S5、重复步骤S2~S4,以完成杆件(11)另一端部(12)相同的加工工序,使得杆件(11)的两端部(12)均呈圆饼状;
S6、采用冲孔设备对杆件(11)两端部(12)的中心位置进行冲孔,杆件(11)的两端部(12)上分别冲出挂耳孔(13),再将杆件(11)通过冲床热弯成型成U型状,制得U型环(1)的坯件,且两端部(12)上的挂耳孔(13)相正对;
S7、采用抛丸机对U型环(1)的坯件进行抛丸处理,处理时间为15~25min,并对U型环(1)的棱角或毛刺进行打磨处理;
S8、将打磨处理后的U型环(1)浸入至装有锌熔液的镀锌槽内,U型环(1)的表面形成一层镀锌层,空冷至镀锌层完全固结于U型环(1)的表面;
S9、最后将U型环(1)两端的挂耳孔(13)与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宇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