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管墩粗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99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出水管墩粗治具,其包括定位组件和夹紧装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拼合形成同轴线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出水管配接于所述第一孔内,且所述出水管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孔内,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的直径,所述夹紧装置夹紧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水管墩粗治具设置有相互拼合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以及夹紧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使两者保持拼合状态的夹紧装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共同配合容纳出水管,在墩粗完成后,可以将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开,从而方便的取下出水管,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管墩粗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墩粗治具,特别涉及一种出水管墩粗治具。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一种空调风罩,其包括两根通常为铝制的出水管1,出水管1用于排水,其下端需要连接橡皮管以方便将水排放至指定的地方。为了增强橡皮管和出水管1的连接强度,降低橡皮管套在出水管1上后意外脱落的风险,出水管1的下端通常设置有环状的凸出部10。橡皮管套在凸出部10上可以增大脱落的阻力,以增强防脱落的效果。在墩粗时,通常将出水管1放置在治具上开设的孔内,然后用液压机挤压出水管的端部以使出水管1端部膨出形成凸出部10。由于出水管1墩粗时直径会变大,因此墩粗后容易卡在治具内,难以取出,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出水管墩粗治具,在墩粗后,出水管能方便的从治具内取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出水管墩粗治具,其包括定位组件和夹紧装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拼合形成同轴线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出水管配接于所述第一孔内,且所述出水管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孔内,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的直径,所述夹紧装置夹紧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此外,本技术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夹紧装置为卡盘。所述第一定位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或所述第二孔相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定位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或所述第二孔相通的螺纹孔。所述出水管墩粗治具还包括滑动配接于所述第二孔内的压头,所述压头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出水管墩粗治具还包括与所述压头相连的杆件。所述出水管墩粗治具还包括限位环和螺接于所述限位环上的螺栓,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螺栓与所述定位组件相抵。所述限位环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内均设置有一个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抵。所述定位组件设置有平面,所述螺栓与所述平面相抵。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出水管墩粗治具设置有相互拼合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以及夹紧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使两者保持拼合状态的夹紧装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共同配合容纳出水管,在墩粗完成后,可以将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开,从而方便的取下出水管,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技术的出水管墩粗治具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还设置有螺纹孔,可以通过旋入螺栓的方式将卡在出水壳内的出水管顶出,十分方便高效;3.本技术的出水管墩粗治具还设置有套设在定位组件外部的限位环以及螺接在限位环上的螺栓,通过螺栓抵紧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更可靠的保证在墩粗过程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不发生松动,可靠的保证墩粗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空调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出水管墩粗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限位环和定位组件的剖切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出水管未被墩粗时位于定位组件内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出水管墩粗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对应于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管墩粗治具,其包括放置出水管1的定位组件2、夹紧所述定位组件2的夹紧装置3以及挤压出水管1的压头4。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组件2开设有与出水管1配接的第一孔20以及用于成型凸出部10的第二孔21,第二孔21与第一孔20相通,且设置在第一孔20上方,其直径大于第一孔20的直径。出水管1上端在受到挤压后,位于第一孔20的部分由于受到第一孔20周壁的阻挡因此几乎不会变形,而第二孔21内的部分则会膨出形成凸出部10。凸出部10的位置和膨出的大小与液压机下压的位移和第二孔21的位置、直径等参数有关。定位组件2包括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结构相同,共同拼合成定位组件2。具体的,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形成的拼合面100经过定位组件2的轴线,拼合时,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对称设置于拼合面100两侧,第一孔20和第二孔21均由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拼合形成。这样,在将出水管1放入定位组件2时,可先将出水管1放在第一定位件22内,之后再合上第二定位件23即可;在墩粗完成后,将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分开后就可以方便的取出出水管1,大大减小了墩粗后出水管1卡在定位组件2内难以取出的风险。虽然定位组件2设置成两半的形式,但是个别出水管1仍有可能卡在第一定位件22或第二定位件23内难以取出,为进一步方便取出,在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上均开设有螺纹孔24,螺纹孔24与第一孔20或第二孔21相通,优选的,其轴线与第一孔20或第二孔21的半径重合且与拼合面100垂直。当出水管1卡在第一定位件22或者第二定位件23内时,只需在螺纹孔24内拧入螺栓,通过旋转螺栓将出水管1顶出即可,十分省力、方便。如图2所示,夹紧装置3用于固定住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保证在墩粗过程中,定位组件2能够可靠的固定住出水管1,两个定位件不发生松开、错位等不良现象。夹紧装置3优选为卡盘,例如二抓卡盘、三爪卡盘、四爪卡盘等,本实施例中,夹紧装置3为三爪卡盘,三爪卡盘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夹紧工具,其通常由卡盘体30、活动卡爪31和卡爪驱动机构组成。三爪卡盘上三个卡爪31导向部分的下面,有螺纹与碟形伞齿轮背面的平面螺纹相啮合,当用扳手通过四方孔转动小伞齿轮时,碟形齿轮转动,背面的平面螺纹同时带动三个卡爪31向中心靠近或退出,用以夹紧不同直径的工件。通过三个卡爪31夹紧定位组件2可以可靠的限制住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的位置,使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牢固的紧贴在一起,保证墩粗的可靠进行。对于较长的出水管1而言,由于卡爪31距离定位组件2上端距离较长,在墩粗过程中,定位组件2上端仍有可能会分离、错位,因此,本技术的出水管墩粗治具还设置有限位组件5来解决该问题。如图1和图4所示,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环50和螺接于限位环50上的螺栓51,限位环50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螺孔50a和第二螺孔50b,第一螺孔50a和第二螺孔50b内均设置有一个螺栓51。使用时,将限位环50套设在定位组件2上端,然后拧紧两个螺栓51使之与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抵紧,从而保证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上端的固定。为方便螺栓51和定位组件2抵紧,在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上均设置有平面25,螺栓51与平面25相抵,更为稳固;螺纹孔24也开设在平面25上,使得加工更为方便。如图5所示,压头4呈圆柱形,部分位于第二孔21内,能够在第二孔21内上下移动,液压机下压时,如图6所示,液压机通过挤压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管墩粗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位组件(2)和夹紧装置(3),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所述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拼合形成同轴线的第一孔(20)和第二孔(21),所述出水管(1)配接于所述第一孔(20)内,且所述出水管(1)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孔(21)内,所述第二孔(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20)的直径,所述夹紧装置(3)夹紧所述第一定位件(2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管墩粗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位组件(2)和夹紧装置(3),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所述第一定位件(22)和第二定位件(23)拼合形成同轴线的第一孔(20)和第二孔(21),所述出水管(1)配接于所述第一孔(20)内,且所述出水管(1)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孔(21)内,所述第二孔(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20)的直径,所述夹紧装置(3)夹紧所述第一定位件(22)和所述第二定位件(2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出水管墩粗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3)为卡盘。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出水管墩粗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20)或所述第二孔(21)相通的螺纹孔(24)。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出水管墩粗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23)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20)或所述第二孔(21)相通的螺纹孔(24)。


5.按照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根朱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蚂蚁精密钣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