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凉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05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凉鞋,包括鞋底和固定于鞋底上的鞋帮,鞋底包括外底和内底,外底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包覆于内底边缘的延伸部;鞋帮开设有前开口,鞋帮的两侧延伸至外底和内底之间且固定连接于外底和内底,内底开设有供鞋帮穿过的第一通槽;鞋帮上固定有用于抵触于脚后跟的第一松紧带,第一松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鞋帮后端的两侧,第一松紧带和鞋帮围合形成供脚进入的穿鞋口;且鞋帮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多条沿鞋底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条;提高鞋帮自身的支撑强度,从而方便凉鞋的穿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凉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制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凉鞋。
技术介绍
凉鞋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足上用品,它是从原始的包裹物演变而来的,是夏天穿的鞋面能通风的鞋,因为有着极其简单的构造,被人们广泛使用。儿童凉鞋是指儿童穿的凉鞋,这种凉鞋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并依据年龄段的孩子脚的生长发育特点而设计适合他们穿着的鞋子,讲究轻巧、透气、舒适、适合脚型健康生长等特点。授权公告号为CN2072022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童凉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帮包括前帮带和脚腕带,所述前帮带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带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一端固定在容纳腔体内,防护布可从容纳腔内拉出,所述鞋底的鞋头部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鞋底活动连接,所述防护布另一端部与连接片搭扣连接。儿童玩耍或运动状态时,将容纳腔内的防护布拉出,连接片向上翻起,连接片与防护布的端部搭扣连接,对脚趾形成了很好的保护,防止儿童在运动时脚趾部受伤。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凉鞋的前帮带和脚腕带之间通过一根细长的连接带保护脚背,考虑到鞋面的舒适性,连接带一般采用软质材料;因此细长的软质连接带容易向下塌陷,穿鞋时需要通过手撑起连接带否则容易产生脚趾误穿进入脚腕带和前帮带之间,导致穿鞋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凉鞋,提高鞋帮自身的支撑强度,从而方便凉鞋的穿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儿童凉鞋,包括鞋底和固定于鞋底上的鞋帮,鞋底包括外底和内底,外底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包覆于内底边缘的延伸部;鞋帮开设有前开口,鞋帮的两侧延伸至外底和内底之间且固定连接于外底和内底,内底开设有供鞋帮穿过的第一通槽;鞋帮上固定有用于抵触于脚后跟的第一松紧带,第一松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鞋帮后端的两侧,第一松紧带和鞋帮围合形成供脚进入的穿鞋口;且鞋帮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多条沿鞋底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凉鞋使用时,脚通过后开口进入鞋帮和鞋底形成的容腔内,此时鞋帮包覆于脚背,对脚背进行保护。鞋帮的两侧固定于外底与内底之间,鞋帮与鞋底连接稳固,保证鞋帮与鞋底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鞋帮对脚背的保护。鞋帮的表面设置有加强条,提高鞋帮自身的支撑强度,使鞋帮形成支撑于鞋底上的拱形,无需手动支撑鞋帮,从而方便凉鞋的穿着;且通过第一松紧带自身的弹力,轻松完成鞋子的穿戴,省去手动撕开和粘上魔术贴的操作,使穿鞋更加方便。当遇到路面不平坦孩子摔倒的情况时,通过鞋帮包覆于脚背的防护,避免脚背的摩擦伤,当遇到重物砸下的情况时,重物首先接触凸出于鞋帮表面的加强条,通过加强条的防护和缓冲作用减轻对脚背的伤害,从而增强鞋帮对脚背的保护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帮由针织面料制成,且鞋帮的边缘固定有包覆于边缘的柔性包边;加强条设置为固定于鞋帮表面的弹性织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帮通过针织面料制成具有柔软、透气和轻便的特性,适用于儿童;通过柔性包边保护脚面,减轻鞋帮边缘对脚面的磨损,并且能够防护针织面料开线。通过将弹性织带与鞋帮的表面编织连接,加强鞋帮自身的支撑强度;弹性织带以自身的弹力对砸下的重物具有缓冲作用,减轻重物的冲击力,从而达到鞋帮对脚背的保护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帮表面的中部固定有沿鞋底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嵌入鞋帮前部的柔性包边内,另一端回折固定于连接带自身的表面形成位于鞋帮上部的第一提拉环;且第一松紧带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提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带形成的第一提拉环和第一松紧带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提拉环,穿鞋时提起第一提拉环和第二提拉环便于提拉鞋帮和第一松紧带有助于方便穿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条分布于连接带的两侧,且沿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人体脚型是不对称的,交错设置的加强条以应对脚背对鞋帮内表面产生的不对称的作用力。同时交错设置的加强条能够实现对鞋帮表面的整体加固的同时减少加强条自身重力对鞋帮的压力,减轻鞋帮所受的压力,使鞋帮保持支撑于鞋底上的拱形;同时使得凉鞋轻便行走舒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帮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加固绳,加固绳的两端延伸至外底和内底之间且固定连接于外底和内底,连接带与鞋帮之间形成多个供加固绳穿过的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帮表面的加固绳的两端固定于外底和内底之间,通过加固绳加强鞋帮和鞋底的连接,提高鞋帮与鞋底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鞋帮对脚背的保护作用。连接带与鞋帮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供加固绳穿过,对加固绳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限制加固绳滑落,从而保证加固绳的加固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帮两侧开设有透气口,鞋帮的表面固定有覆盖部分透气口的第二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的两端延伸至外底和内底之间且固定连接于外底和内底,第二松紧带的两侧固定于鞋帮的柔性包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帮自身以针织面料保证的透气性的同时设置有透气口,通过两侧的透气口能够通入充足的空气以防止脚闷热导致排汗的现象,脚排出至鞋底或鞋帮的汗液通过两侧透气口能够尽快干燥以达到防臭的效果;第二松紧带防止穿鞋时脚趾误穿进入透气口内,同时第二松紧带对前脚掌具有一定的防护,防止前脚掌偏转滑移,并且以第二松紧带自身的弹性从而不影响鞋子的舒适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伸部下部的侧壁向外侧凸出形成防撞部,防撞部与延伸部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大多数孩子行走时没有观察路面的情况,走路时撞击到路面的障碍物时,通过外底凸出设置的防撞部撞击至障碍物上,防止鞋帮或者是脚背撞击于障碍物,对鞋帮和脚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底的底面由外底的前端至后端依次包括前掌区、足弓区和足跟区;足弓区的表面凹陷形成多条第一凹槽以及多条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沿外底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凹槽的中部向外底的前端弯曲;前掌区、足跟区和足弓区的表面均设置有呈波浪形的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底通过前掌区、足跟区和足弓区表面的波浪形防滑纹保证鞋底底面整体的防滑作用。行走过程中一般以前掌区先着地,足弓区和足跟区依次着地,若前掌区的防滑作用过强易导致阻力过大而导致扑倒,因此中部足弓区常常作为防滑的主要区域,因此足弓区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凹凸不平的底面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实现足弓区较强的防滑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鞋帮的表面设置有加强条,提升鞋帮自身强度,使鞋帮形成支撑于鞋底上的拱形,并且通过第一松紧带方便鞋子的穿着;2.将鞋帮的两侧固定于外底与内底之间,并且通过加固绳加强鞋帮和鞋底的连接,提高鞋帮与鞋底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鞋帮对脚背的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凉鞋,包括鞋底(1)和固定于鞋底(1)上的鞋帮(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包括外底(11)和内底(12),外底(11)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包覆于内底(12)边缘的延伸部(111);鞋帮(2)开设有前开口,鞋帮(2)的两侧延伸至外底(11)和内底(12)之间且固定连接于外底(11)和内底(12),内底(12)开设有供鞋帮(2)穿过的第一通槽(121);鞋帮(2)上固定有用于抵触于脚后跟的第一松紧带(3),第一松紧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鞋帮(2)后端的两侧,第一松紧带(3)和鞋帮(2)围合形成供脚进入的穿鞋口;且鞋帮(2)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多条沿鞋底(1)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条(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凉鞋,包括鞋底(1)和固定于鞋底(1)上的鞋帮(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包括外底(11)和内底(12),外底(11)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包覆于内底(12)边缘的延伸部(111);鞋帮(2)开设有前开口,鞋帮(2)的两侧延伸至外底(11)和内底(12)之间且固定连接于外底(11)和内底(12),内底(12)开设有供鞋帮(2)穿过的第一通槽(121);鞋帮(2)上固定有用于抵触于脚后跟的第一松紧带(3),第一松紧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鞋帮(2)后端的两侧,第一松紧带(3)和鞋帮(2)围合形成供脚进入的穿鞋口;且鞋帮(2)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多条沿鞋底(1)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条(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凉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2)由针织面料制成,且鞋帮(2)固定有包覆于边缘的柔性包边(21);加强条(23)设置为固定于鞋帮(2)表面的弹性织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凉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2)表面的中部固定有沿鞋底(1)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带(27),连接带(27)的一端固定于鞋帮(2)前部的柔性包边(21)内部,另一端回折固定于连接带(27)自身的表面形成位于鞋帮(2)上部的第一提拉环(271);且第一松紧带(3)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提拉环(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凉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23)分布于连接带(27)的两侧,且沿着连接带(27)的长度方向交错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足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