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拆换鞋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拆换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12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6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拆换鞋,包括鞋底本体、鞋帮本体、柔性条、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收紧绳和旋钮扣;柔性条设置于鞋帮本体靠近鞋底本体一侧,鞋底本体开设有供柔性条插接的插接槽;第一固定环与柔性条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环与插接槽的槽底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交替设置;收紧绳依次穿设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收紧绳端部与旋钮扣固定连接;旋钮扣固定于鞋底本体侧壁上,旋钮扣用于收卷收紧绳,以迫使柔性条插接于插接槽内。在本申请中,通过收紧绳、旋钮扣、柔性条、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协同配合,实现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穿着者可以更换不同颜色、款式的鞋帮本体,以满足部分穿着者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鞋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换鞋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鞋子的鞋帮本体和鞋底本体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鞋帮本体与鞋底本体一体式设计、出售。鞋帮本体与鞋底本体一旦分离,通常意味着鞋子的损坏。

2、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鞋子的装饰性有了更好的要求,人们需要鞋子的颜色与衣帽的颜色相搭配。因此,人们需要购买多双不同颜色的鞋子,以供服装搭配使用;使得人们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去购买鞋子。

3、随着社会发展,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一体式的鞋子难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穿着者更换不同颜色的鞋帮本体,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拆换鞋。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拆换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拆换鞋,包括鞋底本体、鞋帮本体、柔性条、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收紧绳和旋钮扣;所述柔性条设置于所述鞋帮本体靠近所述鞋底本体一侧,所述柔性条环绕所述鞋帮本体外周设置,且所述柔性条与所述鞋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鞋底本体靠近所述鞋帮本体一侧开设有环形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沿着所述鞋底本体外周设置,所述柔性条插接于插接槽中,所述柔性条与所述插接槽的槽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固定环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环沿着所述柔性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柔性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环沿着所述插接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底壁固定连接;当所述柔性条与所述插接槽固定时,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交替设置;所述收紧绳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所述收紧绳端部与所述旋钮扣固定连接;所述旋钮扣固定于所述鞋底本体侧壁上,所述旋钮扣用于收卷收紧绳,以迫使柔性条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紧绳的一端与旋钮扣固定连接,收紧绳的另一端环绕鞋子的外周设置,且收紧绳端部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后,将收紧绳的端部与旋钮扣固定连接。当穿着者转动旋钮扣以收卷收紧绳时,收紧绳会牵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相互靠近,使得鞋帮本体底部的柔性条插接于鞋底本体的插接槽中,从而实现鞋帮本体与鞋底本体的固定连接。而收紧的收紧绳会对鞋帮本体和鞋底本体施加一个相互靠近的作用力,以提高鞋帮本体与鞋底本体连接的稳定性。当穿着者需要更换其他颜色的鞋帮本体时,穿着者反向转动旋钮扣,以解除收紧绳对鞋帮本体和鞋底本体的限制;使得穿着者可以将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相分离,以更换其他颜色、类型的鞋帮本体。

5、综上所述:通过收紧绳、旋钮扣、柔性条、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协同配合,从而实现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穿着者可以更换不同颜色、款式的鞋帮本体,以满足部分穿着者的新需求。

6、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为刚性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开设有供所述收紧绳穿设的缺口;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靠近所述柔性条一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紧绳依次穿设若干个第二固定环后,收紧绳的两端均可与旋钮扣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再将相邻的第二固定环之间的收紧绳穿设于第一固定环上的缺口,使得收紧绳卡接于第一固定环中。通过上述设置,可减少穿着者件收紧绳与旋钮扣相固定的操作步骤,从而便于穿着者组装鞋底本体和鞋帮本体。

8、可选的,所述收紧绳设有若干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穿设所述缺口后,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相连接;所述收紧绳远离所述旋钮扣一端与所述鞋底本体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紧绳上的安装环与第一固定环相连接,从而可以固定收紧绳与第一固定环的相对位置,减少收紧绳与第一固定环的相对移动的情况发生;以进一步提高鞋帮本体与鞋底本体连接后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插接槽的槽侧壁远离所述鞋底本体一侧设有弧形的第一导向面,沿着远离所述插接槽的槽底壁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面之间的距离递增;所述柔性条远离所述鞋帮本体一侧为弧形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鞋帮本体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插接槽的槽侧壁上方设置弧形的第一导向面,使得插接槽上部具有较大的开口,从而便于柔性条插接于插接槽中,使得柔性条插接槽的下方槽侧壁相挤压固定。而柔性条底部弧形的第二导向面,也有利于柔性条滑落至插接槽内。即当旋钮扣收卷收紧绳时,通过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设置,使得鞋帮本体底部的柔性条易于落入鞋帮本体的插接槽中,从而便于穿着者固定鞋帮本体和鞋底本体。

12、可选的,还包括防护片,所述防护片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鞋底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覆盖部分所述鞋帮本体;所述防护片用于覆盖所述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的连接区域。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片遮挡了鞋帮本体与鞋底本体的连接区域,从而可以减少外界空气、水分通过鞋帮本体与鞋底本体连接区域渗透至鞋帮本体内部的情况发生。

14、可选的,所述鞋帮本体包括鞋面与鞋带,所述鞋面设有若干个供所述鞋带穿设的限位环;所述第二部件远离所述鞋底本体一侧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鞋带穿设的安装孔;所述限位环包括若干个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沿着所述防护片外周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带穿着于鞋面上的第一限位环与防护片上的安装孔后,可以将鞋面与防护片相连接。而防护片与鞋底本体固定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当穿着者的脚部深入鞋子的鞋腔时,穿着者的脚背与鞋面相抵接,从而迫使鞋面与防护片紧密抵接,以进一步提高鞋帮本体对穿着者脚部的包裹作用。

16、可选的,所述柔性条远离所述鞋帮本体一侧还设有若干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着所述柔性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底壁相抵接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设有间隙。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柔性条插接于插接槽内中,柔性条底部的第一凸块与插接槽的槽底壁相抵接时;第一固定环与第一固定环竖向方向上设有间隙,使得收紧绳对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具有稳定的作用力,以提高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插接槽内设有若干组卡接组件,若干组卡接组件沿着所述插接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凸块间设有供所述第一凸块插接的间隙,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相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槽中的第二凸块对第一凸块具有水平方向上的约束作用,从而提高鞋底本体对鞋帮本体水平方向上的约束作用;以进一步提高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连接的稳定性,减少鞋底本体与鞋帮本体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为柔性的塑胶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凸块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相抵接配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1)、鞋帮本体(2)、柔性条(5)、第一固定环(6)、第二固定环(7)、收紧绳(8)和旋钮扣(9);所述柔性条(5)设置于所述鞋帮本体(2)靠近所述鞋底本体(1)一侧,所述柔性条(5)环绕所述鞋帮本体(2)外周设置,且所述柔性条(5)与所述鞋帮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鞋底本体(1)靠近所述鞋帮本体(2)一侧开设有环形的插接槽(10),所述插接槽(10)沿着所述鞋底本体(1)外周设置,所述柔性条(5)插接于插接槽(10)中,所述柔性条(5)与所述插接槽(10)的槽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固定环(6)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环(6)沿着所述柔性条(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环(6)与所述柔性条(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7)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环(7)沿着所述插接槽(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7)与所述插接槽(10)的槽底壁固定连接;当所述柔性条(5)与所述插接槽(10)固定时,所述第一固定环(6)与所述第二固定环(7)交替设置;所述收紧绳(8)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固定环(6)与所述第二固定环(7),所述收紧绳(8)端部与所述旋钮扣(9)固定连接;所述旋钮扣(9)固定于所述鞋底本体(1)侧壁上,所述旋钮扣(9)用于收卷收紧绳(8),以迫使柔性条(5)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6)为刚性环,所述第一固定环(6)开设有供所述收紧绳(8)穿设的缺口(61);所述缺口(6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6)靠近所述柔性条(5)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绳(8)设有若干个安装环(81),所述安装环(81)穿设所述缺口(61)后,所述安装环(81)与所述第一固定环(6)相连接;所述收紧绳(8)远离所述旋钮扣(9)一端与所述鞋底本体(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0)的槽侧壁远离所述鞋底本体(1)一侧设有弧形的第一导向面(11),沿着远离所述插接槽(10)的槽底壁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面(11)之间的距离递增;所述柔性条(5)远离所述鞋帮本体(2)一侧为弧形的第二导向面(51),所述第一导向面(11)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鞋帮本体(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片(14),所述防护片(14)包括第一部件(141)和第二部件(142),所述第一部件(141)与所述第二部件(14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部件(141)与所述鞋底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142)覆盖部分所述鞋帮本体(2);所述防护片(14)用于覆盖所述鞋底本体(1)与鞋帮本体(2)的连接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本体(2)包括鞋面(21)与鞋带(22),所述鞋面(21)设有若干个供所述鞋带(22)穿设的限位环(23);所述第二部件(142)远离所述鞋底本体(1)一侧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鞋带(22)穿设的安装孔(1421);所述限位环(23)包括若干个第一限位环(231),所述第一限位环(231)沿着所述防护片(14)外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条(5)远离所述鞋帮本体(2)一侧还设有若干个第一凸块(12),所述第一凸块(12)沿着所述柔性条(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凸块(12)与所述插接槽(10)的槽底壁相抵接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环(6)与所述第一固定环(6)之间设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0)内设有若干组卡接组件(13),若干组卡接组件(13)沿着所述插接槽(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卡接组件(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131),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凸块(131)间设有供所述第一凸块(12)插接的间隙,所述第一凸块(12)与所述第二凸块(131)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12)与所述第二凸块(131)为柔性的塑胶凸块,所述第一凸块(12)设有第一螺纹段(121),所述第二凸块(131)设有第二螺纹段(1311),所述第一螺纹段(121)与所述第二螺纹段(1311)相抵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鞋底主体(101)和鞋底侧壁(102),所述鞋底侧壁(102)设置于所述鞋底主体(101)靠近鞋帮本体(2)一侧,所述鞋底侧壁(102)环绕所述鞋底主体(101)周缘设置,所述插接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1)、鞋帮本体(2)、柔性条(5)、第一固定环(6)、第二固定环(7)、收紧绳(8)和旋钮扣(9);所述柔性条(5)设置于所述鞋帮本体(2)靠近所述鞋底本体(1)一侧,所述柔性条(5)环绕所述鞋帮本体(2)外周设置,且所述柔性条(5)与所述鞋帮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鞋底本体(1)靠近所述鞋帮本体(2)一侧开设有环形的插接槽(10),所述插接槽(10)沿着所述鞋底本体(1)外周设置,所述柔性条(5)插接于插接槽(10)中,所述柔性条(5)与所述插接槽(10)的槽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固定环(6)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环(6)沿着所述柔性条(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环(6)与所述柔性条(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7)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环(7)沿着所述插接槽(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7)与所述插接槽(10)的槽底壁固定连接;当所述柔性条(5)与所述插接槽(10)固定时,所述第一固定环(6)与所述第二固定环(7)交替设置;所述收紧绳(8)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固定环(6)与所述第二固定环(7),所述收紧绳(8)端部与所述旋钮扣(9)固定连接;所述旋钮扣(9)固定于所述鞋底本体(1)侧壁上,所述旋钮扣(9)用于收卷收紧绳(8),以迫使柔性条(5)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6)为刚性环,所述第一固定环(6)开设有供所述收紧绳(8)穿设的缺口(61);所述缺口(6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6)靠近所述柔性条(5)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绳(8)设有若干个安装环(81),所述安装环(81)穿设所述缺口(61)后,所述安装环(81)与所述第一固定环(6)相连接;所述收紧绳(8)远离所述旋钮扣(9)一端与所述鞋底本体(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0)的槽侧壁远离所述鞋底本体(1)一侧设有弧形的第一导向面(11),沿着远离所述插接槽(10)的槽底壁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导向面(11)之间的距离递增;所述柔性条(5)远离所述鞋帮本体(2)一侧为弧形的第二导向面(51),所述第一导向面(11)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鞋帮本体(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换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片(14),所述防护片(14)包括第一部件(141)和第二部件(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足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