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5862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包括步骤:采集柄翅果实生幼苗的腋芽作为外植体;对腋芽进行消毒后进行诱导培养形成不定芽;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进行移植。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柄翅果实生幼苗腋芽的扩繁方法,其诱导率达到了75%以上,增殖系数达到3.5,移植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廉、繁殖系数高、种苗生长一致等特点,可直接用于柄翅果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柄翅果的推广种植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
技术介绍
柄翅果,学名:Burretiodendronesquirolii(Levl.)Rehd.,渐危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乱砍滥伐,现仅散见于次生林中,以柄翅果占优势的天然林已很难找到。柄翅果在天然林中,常是林分的上层林木;在疏林中林内幼树较多,与其他植物组成较大群落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罗甸羊里地区,柄翅果常与车筒竹、白腊树、来树、楝树、余甘子、石岩枫、杭子梢、假烟叶树等种类组成林分。柄翅果尚未进行大量引种试验和种子育苗繁殖方法。当果实由绿色变为褐色时即可采摘,将其在通风干燥处荫干,不宜爆晒或堆沤,宜随采随播或湿砂贮藏,若干藏则在短期内种子完全丧失发芽力。然而,有性繁殖存在着分化的问题,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遗传改良增益,而组织培养却能保证后代的相对一致和提高遗传增益。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柄翅果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能够实现柄翅果苗木的规模化生产。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采集:采集柄翅果实生幼苗的腋芽作为外植体;(2)初代诱导培养:对腋芽进行消毒后进行诱导培养形成不定芽;(3)继代增殖培养:对不定芽进行继代增殖培养;(4)生根培养:对继代增殖培养后的不定芽进行生根培养,得试管苗;(5)移植:将试管苗进行移植,得种苗。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先对腋芽用水冲洗,然后浸泡在乙醇中,再使用HgCI2消毒并用水冲洗;最后将使吸干腋芽表面水份并去除芽鳞,将芽尖和基部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5-35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的条件为:1/2MS培养基,1.0-3.0mg/L核黄素,0.1-0.5mg/LPVP,0.05-0.1mg/LTDZ,0.01-0.1mg/LIBA,0.1-0.5mg/L活性碳,25-30g/L蔗糖,5.0-7.0g/L琼脂,pH值为5.4-5.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无光培养。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将不定芽切成长1.5-2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增殖培养基的条件为:1/2MS培养基,2.0-4.0mg/L核黄素,0.1-0.5mg/LPVP,0.1-0.5mg/LTDZ,0.05-0.1mg/LIBA,0.1-0.5mg/L活性碳,25-30g/L蔗糖,5.0-7.0g/L琼脂,pH值为5.4-5.8。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对继代增殖培养后的不定芽的基部切取2.0-3.0cm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根培养基的条件为:1/2MS培养基,0.1-0.5mg/LIBA,0.5-1.0mg/L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值为5.4-5.8。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步骤(5)中,将试管苗移植至温室大棚中炼苗至少10天,然后再试管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植于砖红壤、腐质土基质的混合土壤中栽培成苗即得柄翅果种苗。优选地,所述步骤(3)至步骤(4)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28℃;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湿度60%-70%。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柄翅果实生幼苗腋芽的扩繁方法,其诱导率达到了75%以上,增殖系数达到3.5,移植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本专利技术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廉、繁殖系数高、种苗生长一致等特点,可直接用于柄翅果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柄翅果的推广种植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tween-20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称聚山梨酯-20(Polysorbate-20);PVP是指聚乙烯吡咯烷酮;TDZ是指噻苯隆(thidiazuron);NAA是指萘乙酸;IBA是指吲哚丁酸,;1/2MS培养基是指是把其中的成分减少到原来的1/2的MS培养基。实施例1(1)外植体采集:用剪刀采集生理状态良好、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柄翅果腋芽作为外植体,后保水保湿处理并及时带回实验室。(2)初代诱导培养:将步骤(1)采集回实验室的外植体用自来水下冲洗3小时,置于超净工作台中于70%的乙醇溶液中消毒2次,每次30秒钟,之后用0.1%的HgCI2(其中滴2滴Tween-20)搅拌消毒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7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剥掉外面的芽鳞,仅剩2-3mm芽尖,基部连带1-2mm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5℃全黑暗培养25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诱导率达83%。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3.0mg/L核黄素+0.5mg/LPVP+0.1mg/LTDZ+0.1mg/LIBA+0.5mg/L活性碳+30g/L蔗糖+7.0g/L琼脂,pH值为5.4-5.8。(3)继代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约1.5-2.0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4.2。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4.0mg/L核黄素+0.5mg/LPVP+0.5mg/LTDZ+0.1mg/LIBA+0.5mg/L活性碳+30g/L蔗糖+7.0g/L琼脂,pH值为5.4-5.8。(4)生根培养:从基部切取步骤(3)增殖得到的长约2.0-3.0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0.5mg/LIBA+1.0mg/LNAA+35g/L蔗糖+4.0g/L琼脂,pH值为5.4-5.8。(5)移植:将步骤(4)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大棚的自然光下炼苗10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植于体积比为1:1的砖红壤、腐质土混和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柄翅果种苗,移植15天后成活率达到91%以上。上述步骤(3)-(4)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湿度60%-70%。实施例2(1)外植体采集:用剪刀采集生理状态良好、无病虫害的柄翅果腋芽作为外植体,后保水保湿处理并及时带回实验室。(2)初代诱导培养:将步骤(1)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外植体采集:采集柄翅果实生幼苗的腋芽作为外植体;/n(2)初代诱导培养:对腋芽进行消毒后进行诱导培养形成不定芽;/n(3)继代增殖培养:对不定芽进行继代增殖培养;/n(4)生根培养:对继代增殖培养后的不定芽进行生根培养,得试管苗;/n(5)移植:将试管苗进行移植,得种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采集:采集柄翅果实生幼苗的腋芽作为外植体;
(2)初代诱导培养:对腋芽进行消毒后进行诱导培养形成不定芽;
(3)继代增殖培养:对不定芽进行继代增殖培养;
(4)生根培养:对继代增殖培养后的不定芽进行生根培养,得试管苗;
(5)移植:将试管苗进行移植,得种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先对腋芽用水冲洗,然后浸泡在乙醇中,再使用HgCI2消毒并用水冲洗;最后将使吸干腋芽表面水份并去除芽鳞,将芽尖和基部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5-35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的条件为:
1/2MS培养基,1.0-3.0mg/L核黄素,0.1-0.5mg/LPVP,0.05-0.1mg/LTDZ,0.01-0.1mg/LIBA,0.1-0.5mg/L活性碳,25-30g/L蔗糖,5.0-7.0g/L琼脂,pH值为5.4-5.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无光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柄翅果腋芽组织培养茎芽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不定芽切成长1.5-2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昭展宁加和卢娟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