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00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醇燃烧器,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器及沿前后向设置的导火筒,燃烧器的排风口与导火筒的后端连接,导火筒的前端为锥口;导火筒外套设有混合室,混合室为与导火筒同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其后部侧壁上设有带有冷风风机的冷风进口,其前端端面上同轴设有带有热风风机的热风出口;导火筒固定在混合室的后端面上,混合室内且位于锥口与热风出口之间设有挡流风板,挡流风板为与导火筒同轴设置的圆板。该专利采用混合室将燃烧器产生的热风与冷风进口鼓入的冷风进行混合(流量可控),得到适合温度的热风,同时设置挡流风板不但能避免出口的热风风机对燃烧器的影响,还能保证气体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醇燃烧器
本技术属于燃烧器
,特别涉及一种甲醇燃烧器。
技术介绍
醇基燃料就是以醇类(如甲醇、乙醇、丁醇等)物质为主体配置的燃料。它是以液体或者固体形式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生物质能,和核能、太阳能、风力能、水力能一样,是各国政府大力推广的环保洁净能源;面对石化能源的枯竭,醇基燃料是最有潜力的新型替代能源,深受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醇基燃料生产易得,将来可以像醇酒一样获得。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燃烧甲醇将冷风加热得到热风以用于木材等烘干,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超低氮燃烧器对甲醇进行燃烧,燃烧得到的热风对木材等进行烘干。但是,燃烧得到的热风具有温度过高、不易控制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甲醇燃烧器,该专利采用混合室将燃烧器产生的热风与冷风进口鼓入的冷风进行混合(流量可控),得到适合温度的热风(由热风出口排出,流量可控),同时设置挡流风板不但能避免热风风机对燃烧器的影响,还能保证气体混合均匀。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甲醇燃烧器,包括燃烧器1及沿前后向设置的导火筒2,所述燃烧器1的排风口与导火筒2的后端连接,所述导火筒2的前端为锥口;所述导火筒2外套设有混合室4,所述混合室4为与导火筒2同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其后部侧壁上设有带有冷风风机3的冷风进口8,其前端端面上同轴设有带有热风风机6的热风出口7;所述导火筒2固定在混合室4的后端面上,所述混合室4内且位于锥口与热风出口7之间设有挡流风板5,所述挡流风板5为与导火筒2同轴设置的圆板。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冷风进口8设于锥口后方且垂直于混合室4设置。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挡流风板5通过沿混合室4径向设置的多根支撑筋9固定在混合室4的内侧壁上。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混合室4的直径为导火筒2的直径的2-4倍,其长度为导火筒2长度的1.5-2.5倍。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挡流风板5的直径为锥口直径的1.3-1.5倍,其位于锥口与热风出口7之间1/3-2/3处。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锥口的面积为冷风进口8的面积的1.5-2.5倍且为热风出口7的面积的0.8-1.25倍。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燃烧器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燃烧器壳体18、燃烧器壳体18中部设置的燃烧器支撑板14、燃烧器支撑板14上设置的气化燃烧器16、燃烧器壳体18顶部设置的排风口、燃烧器壳体18内且套设在气化燃烧器16外的燃烧筒17和依次穿过燃烧器壳体18下部与燃烧器支撑板14至气化燃烧器16的进油管线12,所述排风口通过管路10与导火筒2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甲醇燃烧器,该专利采用混合室将燃烧器产生的热风与冷风进口鼓入的冷风进行混合(流量可控),得到适合温度的热风(由热风出口排出,流量可控),同时设置挡流风板不但能避免热风风机对燃烧器的影响,还能保证气体混合均匀。该甲醇燃烧器的热能利用率高且易于控制热风的温度,能得到较低温度的热风。同时,燃烧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甲醇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烧器、2导火筒、3冷风风机、4混合室、5挡流风板、6热风风机、7热风出口、8冷风进口、9支撑筋、10管路、11电源线、12进油管线、13电磁阀、14燃烧器支撑板、15油泵、16气化燃烧器、17燃烧筒、18燃烧器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甲醇燃烧器,包括燃烧器1及沿前后向设置的导火筒2(最好水平设置)等,燃烧器1的排风口与导火筒2的后端连接,导火筒2为沿前后向设置的圆筒结构且其前端为锥口(前小后大,与常规结构一致)。前述结构与现有的燃烧器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导火筒2外套设有混合室4,混合室4为与导火筒2同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前后端封闭),其后部侧壁上设有带有冷风风机3的冷风进口8(根据需要设置阀门)用于鼓入冷空气,其前端端面上同轴设有带有热风风机6的热风出口7(根据需要设置阀门)用于排出规定温度与风量的热风。冷风进口8、热风出口7和燃烧器1的风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导火筒2固定在混合室4的后端面内侧上,混合室4内且位于锥口与热风出口7之间设有挡流风板5,挡流风板5为与导火筒2同轴设置的圆板;挡流风板5的大小最好比锥口前端,其位于锥口的正前方。具体地,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冷风进口8设于锥口后方且垂直于混合室4设置。进一步地,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挡流风板5通过沿混合室4径向设置的多根支撑筋9固定在混合室4的内侧壁上。多根支撑筋9均匀分布,其内端固定在挡流风板5的外缘上,其外端固定在混合室4的内侧壁上。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混合室4的直径为导火筒2的直径的2-4倍,其长度为导火筒2长度的1.5-2.5倍。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挡流风板5的直径为锥口直径的1.3-1.5倍,其位于锥口前端与热风出口7之间1/3-2/3处,即挡流风板5与锥口(前端)之间的距离为锥口(前端)与热风出口7之间距离的1/3-2/3。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锥口的面积为冷风进口8的面积的1.5-2.5倍且为热风出口7的面积的0.8-1.25倍。进一步地,冷风进口8和热风出口7均为圆口。其中,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燃烧器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燃烧器壳体18(具体为矩形箱体结构)、燃烧器壳体18中部设置的燃烧器支撑板14(具体水平设置,最好设于燃烧器壳体18中下部)、燃烧器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上设置的气化燃烧器16(为常规结构)、燃烧器壳体18顶部设置的排风口、燃烧器壳体18内且套设在气化燃烧器16外的燃烧筒17(为常规结构,其具体为圆筒状结构,其周面上均布有通孔)和依次穿过燃烧器壳体18下部与燃烧器支撑板14至气化燃烧器16的进油管线12(用于提供甲醇)等。燃烧器支撑板14上设有与气化燃烧器16的吸气孔连通的通孔(位于吸气孔的正下方),燃烧器壳体18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进风通孔,排风口通过管路10(弯管)与导火筒2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燃烧器1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当然,燃烧器1也可以采用市售的超低氮燃烧器。进一步地,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燃烧器壳体18底部设有供进油管线12(也供气化燃烧器16的电源线11穿过)穿过的缺口,缺口位于燃烧器支撑板14的下方,燃烧器壳体18外且位于进油管线12上设有过滤器(图未示)、电磁阀13和油泵15等以用于供应甲醇并控制。优选地,燃烧器壳体18和燃烧器支撑板14均设有保温夹层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温夹层具体可以为30mm厚的保温岩棉。具体地,燃烧器1较混合室4低,管路10为L型管且其上设有防爆风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醇燃烧器,包括燃烧器(1)及沿前后向设置的导火筒(2),所述燃烧器(1)的排风口与导火筒(2)的后端连接,所述导火筒(2)的前端为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火筒(2)外套设有混合室(4),所述混合室(4)为与导火筒(2)同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其后部侧壁上设有带有冷风风机(3)的冷风进口(8),其前端端面上同轴设有带有热风风机(6)的热风出口(7);所述导火筒(2)固定在混合室(4)的后端面上,所述混合室(4)内且位于锥口与热风出口(7)之间设有挡流风板(5),所述挡流风板(5)为与导火筒(2)同轴设置的圆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醇燃烧器,包括燃烧器(1)及沿前后向设置的导火筒(2),所述燃烧器(1)的排风口与导火筒(2)的后端连接,所述导火筒(2)的前端为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火筒(2)外套设有混合室(4),所述混合室(4)为与导火筒(2)同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其后部侧壁上设有带有冷风风机(3)的冷风进口(8),其前端端面上同轴设有带有热风风机(6)的热风出口(7);所述导火筒(2)固定在混合室(4)的后端面上,所述混合室(4)内且位于锥口与热风出口(7)之间设有挡流风板(5),所述挡流风板(5)为与导火筒(2)同轴设置的圆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进口(8)设于锥口后方且垂直于混合室(4)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风板(5)通过沿混合室(4)径向设置的多根支撑筋(9)固定在混合室(4)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金本胜傅学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兴成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