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9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包括前盖、灯壳体、后盖,所述前盖和后盖分别设有企口并安装在灯壳体的两端,所述灯壳体和前盖、后盖的连接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前盖上安装有凸镜,所述后盖设有线塞、透气螺丝和散热片,所述灯壳体内安装有由灯珠和反光灯杯组成的光源组件以及由电磁阀和挡光板组成的远近光切换组件,所述灯壳体内还安装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灯珠以及电磁阀电性连接,由驱动板驱动电磁阀带动挡光板变换位置实现远近光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组装简单、成本低、防水性能好、外形美观、散热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灯
,具体是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做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摩托车也成了一种满足人们日常出行、工作需求的重要工具之一。大部分摩托车出厂原车灯亮度效果达不到更多用户的要求,特别在道路照明亮度不足、驾驶员视力不好或路面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故而有许多用户都会选择在摩托车上加装辅助灯来确保行车安全。目前市场上摩托车加装辅助灯多见功能单一,不能切换远、近光,无法像原装车灯一样切换远光、近光,而多数摩托车加装的辅助灯其亮度较高,若不能做到切换远、近光会给驾驶员带来。特别是必需要改原车线路后才能安装,行业叫有损安装,对于摩托车有着安全隐患,而且摩托车辅助灯直接接在电瓶上,经常出现驾驶员离开时未关闭车灯或误操作导致摩托车电池耗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灯壳体、后盖,所述前盖与灯壳体的一端采用子母口形式并用螺栓连接,所述前盖设有企口且安装有凸镜,所述灯壳体内安装有远近光切换组件、光源组件、驱动板,所述远近光切换组件由电磁阀、挡光板组成,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珠和反光灯杯,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为平板,所述反光灯杯呈弧形沿反光灯杯底板设置且在正对前盖凸镜处设有缺口,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上安装灯珠,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下安装电磁阀,所述挡光板安装在电磁阀的驱动端,所述后盖与灯壳体的另一端采用子母口形式并用螺栓连接,所述驱动板安装在靠近灯壳体与后盖连接处,所述驱动板与光源组件的灯珠电连接,所述后盖在与灯壳体安装反光灯杯的上部安装透气螺丝,所述后盖在与透气螺丝对应位置设有与灯壳体内部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后盖居中安装有线塞,所述线塞的线孔与灯壳体内部相通,所述电磁阀电线与驱动板电线经线塞接出灯外,所述后盖设有散热片。优选地,所述灯壳体与前盖、后盖连接处的前盖或后盖组装边均高于灯壳体且压住灯壳体组装边上,所述前盖与灯壳体、后盖与灯壳体连接处均安装有橡胶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灯壳体设有若干凹条或肋条的造型。优选地,所述后盖设有的散热片延伸至在灯壳体安装电磁阀和反光灯杯处。优选地,所述灯壳体在安装电磁阀底部外侧设有灯体安装底托,所述灯体安装底托设有若干内螺纹孔。优选地,所述透气螺栓设有呈“T”字的防水透气孔。本技术的灯壳体与前盖、后盖分别用字母口结合螺栓连接,便于组装,起到防水的作用,连接处安装密封圈则进一步密封灯壳体内部,防水性能更好,灯壳体内部的光源组件和切换远近光组件与驱动板连接,实现灯的远近光切换,后盖安装的与灯壳体内部连接的透气螺丝能帮助灯壳体内部排气散热的同时防止进水,具有组装简单、成本低、防水性能好、外形美观、散热性能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控制原理示意图。其中:1.凸镜,2.前盖,3.前盖密封圈,4.灯壳体,5.挡光板,6.反光灯杯.7.灯珠,8.驱动板,9.后盖密封圈,10.散热片,11.线塞,12.透气螺丝,13.排气孔,14.灯体安装底托,15.后盖,16.灯体安装底托螺孔,17.电磁阀电机,18.弹簧压环,19.推动杆,20.弹簧,21.后盖安装孔,22.前盖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5,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2、灯壳体4、后盖15,所述前盖2承圆环状且内环设置企口,所述前盖2企口与凸镜1相匹配,所述灯壳体4一端与前盖2连接,所述灯壳体4与前盖2连接部位设置与前盖2企口适配的企口,所述灯壳体4与前盖2连接处安装前盖密封圈3,所述灯壳体4与前盖2的企口吻合并卡住凸镜1,所述前盖1设置用于与灯壳体4螺丝连接的前盖安装孔22,所述灯壳体4在对应位置设置螺孔,所述灯壳体4内安装由反光灯杯6和灯珠7组成的光源组件,所述灯珠7安装在反光灯杯6的底部,所述反光灯杯6呈光学聚光弧型,所述反光灯杯6的下面安装电磁阀电机17,所述电磁阀电机17的推动杆19伸出超过上方安装的反光灯杯6,所述推动杆19前段连接挡光板5,所述挡光板呈L型,所述灯壳体4在反光灯杯6的背面安装驱动板8,所述驱动板8与灯珠7以及电磁阀电机17采用电线连接,所述后盖15设置与灯壳体4另一端连接,所述后盖15与灯壳体4另一端连接处分别设有企口,所述后盖15居中位置安装有线塞11,所述线塞11设置穿线孔,所述后盖15在线塞11上部安装透气螺丝12,所述透气螺丝12呈“T”字型,所述透气螺丝12内设有“T”字型透气孔,所述后盖15在安装透气螺丝12的对应位置设置与灯壳体4内部相连通的排气孔13,所述后盖15尾部设置若干散热片10,所述后盖15上设置若干后盖安装孔21,所述灯壳体4在与后盖15设置后盖安装孔21对应位置设置螺孔,所述灯壳体4底部设置灯体安装底托14,所述灯体安装底托14上设置若干灯体安装底托螺孔16。本技术工作原理是:灯壳体4内安装有由反光灯杯6与灯珠7组成的光源组件以及由电磁阀电机17和挡光板5组成的远近光切换组件,二者均通过电连接与灯壳体4内安装的驱动板8连接,当摩托车发动,用户开启车灯,驱动板为光源7通电开启,电磁阀电机17不通电,此时灯亮起,挡光板5处于半遮挡光线的状态,用户再次按下远光灯开关,驱动板继续为光源7通电,同时为电磁阀电机17通电,电磁阀电机17运转带动推动杆19,推动杆19向电磁阀电机17内部收缩,弹簧压环18与弹簧20的组合减缓推动杆19收缩时的冲力避免损坏挡光板5,推动杆19收缩的同时带动挡光板5变换角度至避开由光源7和反光板6组合的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上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灯壳体、后盖,所述前盖与灯壳体的一端采用子母口形式并用螺栓连接,所述前盖设有企口且安装有凸镜,所述灯壳体内安装有远近光切换组件、光源组件、驱动板,所述远近光切换组件由电磁阀、挡光板组成,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珠和反光灯杯,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为平板,所述反光灯杯呈弧形沿反光灯杯底板设置且在正对前盖凸镜处设有缺口,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上安装灯珠,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下安装电磁阀,所述挡光板安装在电磁阀的驱动端,所述后盖与灯壳体的另一端采用子母口形式并用螺栓连接,所述驱动板安装在靠近灯壳体与后盖连接处,所述驱动板与光源组件的灯珠电连接,所述后盖在与灯壳体安装反光灯杯的上部安装透气螺丝,所述后盖在与透气螺丝对应位置设有与灯壳体内部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后盖居中安装有线塞,所述线塞的线孔与灯壳体内部相通,所述电磁阀电线与驱动板电线经线塞接出灯外,所述后盖设有散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用外装防水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灯壳体、后盖,所述前盖与灯壳体的一端采用子母口形式并用螺栓连接,所述前盖设有企口且安装有凸镜,所述灯壳体内安装有远近光切换组件、光源组件、驱动板,所述远近光切换组件由电磁阀、挡光板组成,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珠和反光灯杯,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为平板,所述反光灯杯呈弧形沿反光灯杯底板设置且在正对前盖凸镜处设有缺口,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上安装灯珠,所述反光灯杯底板下安装电磁阀,所述挡光板安装在电磁阀的驱动端,所述后盖与灯壳体的另一端采用子母口形式并用螺栓连接,所述驱动板安装在靠近灯壳体与后盖连接处,所述驱动板与光源组件的灯珠电连接,所述后盖在与灯壳体安装反光灯杯的上部安装透气螺丝,所述后盖在与透气螺丝对应位置设有与灯壳体内部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后盖居中安装有线塞,所述线塞的线孔与灯壳体内部相通,所述电磁阀电线与驱动板电线经线塞接出灯外,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鼎坤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