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99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包括壳体、电源接入口、灯接入口和独立电池,通过在装置内安装有独立电池,独立电池通过机动车控制器内车灯接口进行供电,车灯连接线插入到装置上的灯接入口,等于在原本线路直接加入一个装置作为媒介,不会对线路进行损坏,在装置外接的控制开关必须在机动车启动或是无线/蓝牙控制开启后才能控制车灯,避免机动车停某个地方被他人误操作打开灯开关,耗尽电池的情况,车灯也可以外置车灯遥控器或无线通讯设备控制,驾驶员也可以通过无线通讯设备很迅速的找到车辆位置,设备查询机动车电池状态,夜间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车灯遥控器或无线通讯设备控制开启车灯更方便找到机动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灯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是人们的日常出行、工作需求的重要工具之一,常规的机动车原车灯亮度效果达不到更多用户的要求,特别视力不好或者环境路面恶劣情况下影响着行驶安全,所以很多用户都会另外加装辅助灯,根据市场行情调查和销售情况,目前加装辅助灯的用户比例超80%。在辅助灯光装置进行实际安装时,需要要改原车线路后才能安装,有损原本线材进行安装,对于机动车有着安全隐患,并且车灯直接与电瓶对接,经常出现驾驶员离开时未关闭车灯或误操作导致机动车电池耗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件、散热槽、电源接入口、灯接入口、连接线、控制开关、独立电池、电路集成板和基座,所述壳体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安装件,所述壳体内后端开设有散热槽,所述壳体前端面左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入口,所述电源接入口右侧设置有灯接入口,所述壳体前端面右端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前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壳体内上端安装有独立电池,并且独立电池与电源接入口电连接,所述独立电池底部设置有电路集成板,所述电路集成板设置在基座上端。优选的,所述电路集成板包括板体、无线/蓝牙接收模块、连接插口、灯控模块、电源驱动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板体内四端通过锁孔固定在基座顶部,所述板体后端安装有无线/蓝牙接收模块,所述板体左前端设置有连接插口,所述连接插口前端设置有灯控模块,所述灯控模块右侧安装有电源驱动模块,并且电源驱动模块通过电线与独立电池底部左右两端正负极对接,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右端安装有微处理器,并且微处理器通过连接插口与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灯控模块与灯接入口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前端面左端安装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微处理器后端设置有第三端口,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第一端口与无线/蓝牙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第二端口与灯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第三端口与电源驱动模块相接,所述电源驱动模块与无线/蓝牙接收模块、灯控模块、电源驱动模块和微处理器对接。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内左右两端开设有锁孔,并且锁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优选的,所述连接线最大拉伸距离为0.5m。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内设置有电池监测单元。优选的,所述电源接入口通过外接线与机动车控制器灯光上接线口进行对接。优选的,所述灯接入口通过外接线缆与机动车灯接口进行对接。优选的,所述无线/蓝牙接收模块内集成有GPS定位芯片。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4位MCU技术制作的4位微型控制单元,型号为FM8PE53。优选的,所述无线/蓝牙接收模块采用HC-05型号。优选的,所述灯控模块采用SGL8022W型号。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本技术所述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通过在装置内安装有独立电池,独立电池通过机动车控制器内车灯接口进行供电,车灯连接线插入到装置上的灯接入口,等于在原本线路直接加入一个装置作为媒介,不会对线路进行损坏,在装置外接的控制开关必须在机动车启动或是无线/蓝牙控制开启后才能控制车灯,避免机动车停某个地方被他人误操作打开灯开关,耗尽电池的情况,车灯也可以外置车灯遥控器或无线通讯设备控制,驾驶员也可以通过无线通讯设备很迅速的找到车辆位置,设备查询机动车电池状态,夜间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车灯遥控器或无线通讯设备控制开启车灯更方便找到机动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路集成板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1、安装件-2、散热槽-3、电源接入口-4、灯接入口-5、连接线-6、控制开关-7、独立电池-8、电路集成板-9、基座-10、板体-91、无线/蓝牙接收模块-92、连接插口-93、灯控模块-94、电源驱动模块-95、微处理器-96、第一端口-961、第二端口-962、第三端口-96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件2、散热槽3、电源接入口4、灯接入口5、连接线6、控制开关7、独立电池8、电路集成板9和基座10,壳体1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安装件2,壳体1内后端开设有散热槽3,壳体1前端面左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入口4,电源接入口4右侧设置有灯接入口5,壳体1前端面右端设置有连接线6,连接线6前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7,壳体1内上端安装有独立电池8,并且独立电池8与电源接入口4电连接,独立电池8底部设置有电路集成板9,电路集成板9设置在基座10上端。进一步的,所述电路集成板9包括板体91、无线/蓝牙接收模块92、连接插口93、灯控模块94、电源驱动模块95和微处理器96,所述板体91内四端通过锁孔固定在基座10顶部,所述板体91后端安装有无线/蓝牙接收模块92,所述板体91左前端设置有连接插口93,所述连接插口93前端设置有灯控模块94,所述灯控模块94右侧安装有电源驱动模块95,并且电源驱动模块95通过电线与独立电池8底部左右两端正负极对接,所述电源驱动模块95右端安装有微处理器96,并且微处理器96通过连接插口93与连接线6电连接,所述灯控模块94与灯接入口5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96前端面左端安装有第一端口961和第二端口962,所述微处理器96后端设置有第三端口963,所述微处理器96通过第一端口961与无线/蓝牙接收模块92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96通过第二端口962与灯控模块94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96通过第三端口963与电源驱动模块95相接,所述电源驱动模块95与无线/蓝牙接收模块92、灯控模块94、电源驱动模块95和微处理器96对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2内左右两端开设有锁孔,并且锁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方便固定,稳定性强。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6最大拉伸距离为0.5m,方便进行安装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96内设置有电池监测单元,能监测机动车电瓶和独立电池8的电量、温度以及充电、放电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入口4通过外接线与机动车控制器灯光上接线口进行对接,即可为其进行供电。进一步的,所述灯接入口5通过外接线缆与机动车灯接口进行对接,能对车灯进行对接。进一步的,所述无线/蓝牙接收模块92内集成有GPS定位芯片,方便使用者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96采用4位MCU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壳体(1)、安装件(2)、散热槽(3)、电源接入口(4)、灯接入口(5)、连接线(6)、控制开关(7)、独立电池(8)、电路集成板(9)和基座(10),所述壳体(1)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安装件(2),所述壳体(1)内后端开设有散热槽(3),所述壳体(1)前端面左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入口(4),所述电源接入口(4)右侧设置有灯接入口(5),所述壳体(1)前端面右端设置有连接线(6),所述连接线(6)前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7),所述壳体(1)内上端安装有独立电池(8),并且独立电池(8)与电源接入口(4)电连接,所述独立电池(8)底部设置有电路集成板(9),所述电路集成板(9)设置在基座(10)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壳体(1)、安装件(2)、散热槽(3)、电源接入口(4)、灯接入口(5)、连接线(6)、控制开关(7)、独立电池(8)、电路集成板(9)和基座(10),所述壳体(1)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安装件(2),所述壳体(1)内后端开设有散热槽(3),所述壳体(1)前端面左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入口(4),所述电源接入口(4)右侧设置有灯接入口(5),所述壳体(1)前端面右端设置有连接线(6),所述连接线(6)前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7),所述壳体(1)内上端安装有独立电池(8),并且独立电池(8)与电源接入口(4)电连接,所述独立电池(8)底部设置有电路集成板(9),所述电路集成板(9)设置在基座(10)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动车辅助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集成板(9)包括板体(91)、无线/蓝牙接收模块(92)、连接插口(93)、灯控模块(94)、电源驱动模块(95)和微处理器(96),所述板体(91)内四端通过锁孔固定在基座(10)顶部,所述板体(91)后端安装有无线/蓝牙接收模块(92),所述板体(91)左前端设置有连接插口(93),所述连接插口(93)前端设置有灯控模块(94),所述灯控模块(94)右侧安装有电源驱动模块(95),并且电源驱动模块(95)通过电线与独立电池(8)底部左右两端正负极对接,所述电源驱动模块(95)右端安装有微处理器(96),并且微处理器(96)通过连接插口(93)与连接线(6)电连接,所述灯控模块(94)与灯接入口(5)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鼎坤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