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60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和气膜,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气膜的顶部,所述气膜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处设有膜片挡片,所述膜片挡片的一侧焊接在所述气膜的内表面,所述膜片挡片的另一侧固定有铝合金片,所述气膜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的两侧设有护套,所述护套的内侧壁穿有不锈钢钢丝绳,所述不锈钢钢丝绳的中心处与所述铝合金片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绞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膜片挡片对气孔进行封堵,不易发生锈蚀与损坏,通过不锈钢钢丝绳带动膜片挡片伸展与收缩,实现对排气孔的关闭与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可用于各种气膜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
,具体领域为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气膜建筑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其主要包括气膜建筑本体加上配套设施,气膜建筑本体主要包括铺设的地基和覆盖在地基上的气膜,向内部空间充气,将气膜顶起,内部空间用于篮球场等,而在炎热的夏季,气膜内部的温度由于长时间受阳光照射而升高,内部气压便随之升高,为了保证气膜建筑的安全性,要保证气膜建筑内部的气压处于一个安全水平,因此需要一个排气装置。现有的排气装置是在气膜建筑本体的外部挖设一个排气槽,排气槽由顶板盖装密封,并与气膜建筑本体内部连通,当压力过大时,通过气压将顶板顶起泄压,当压力正常时,则顶板合上。但由于排气装置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受日照和雨淋等影响,极易发生锈蚀和损坏,且无法实现手动控制,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的气膜建筑都可使用的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和气膜,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气膜的顶部,所述气膜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处设有膜片挡片,所述膜片挡片的一侧焊接在所述气膜的内表面,所述膜片挡片的另一侧固定有铝合金片,所述气膜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的两侧设有护套,所述护套的内侧壁穿有不锈钢钢丝绳,所述不锈钢钢丝绳的中心处与所述铝合金片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绞盘。优选的,所述绞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气膜的内部且与所述不锈钢钢丝绳平行,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与所述不锈钢钢丝绳相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辊轮,所述不锈钢钢丝绳缠绕在所述辊轮的表面,所述辊轮的一端端面设有齿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对应所述棘爪与所述辊轮之间设有档杆,所述滑槽的侧壁与所述滑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棘爪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扭簧。优选的,所述膜片挡片的一侧固定有铝合金片,所述膜片挡片的另一侧通过卷帘器连接在所述气膜的内表面,所述卷帘器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气膜的内表面,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卷帘辊轮,所述膜片挡片固定在所述卷帘辊轮的表面,所述卷帘辊轮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扭簧。优选的,所述不锈钢钢丝绳的外表面包裹有PE保护套。优选的,所述气膜对应所述排气孔的边缘处埋绳且做双层膜材补强处理。优选的,所述辊轮的一侧贯穿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膜片挡片与所述气膜的材质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通过热空气比重较冷空气轻的原理,在气膜结构顶部开设排气口将气膜顶部热空气排出,补充室外低温空气到气膜储仓内部已到达泄压和降温之目的,通过膜片挡片对气孔进行封堵,因膜片挡片与气膜建筑均为膜材料,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能,不会发生锈蚀与损坏,通过不锈钢钢丝绳带动膜片挡片伸展与收缩,实现对排气孔的关闭与开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可用于各种气膜建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绞盘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绞盘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卷帘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气孔、2-气膜、3-膜片挡片、4-铝合金片、5-护套、6-不锈钢钢丝绳、7-绞盘、701-底座、702-滑槽、703-滑块、704-支撑杆、705-辊轮、706-齿轮、8-连接杆、9-棘爪、10-档杆、11-弹簧、12-卷帘器、1201-支撑柱、1202-卷帘辊轮、1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1和气膜2,所述排气孔1设置在所述气膜2的顶部,琐事与排气孔1为直径500mm的局部开孔型圆形开孔,所述气膜2内部的热空气则由此排出,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1处设有膜片挡片3,所述膜片挡片3为700mm×700mm的正方形膜片,所述膜片挡片3在所述气膜2内部气压的作用下封堵住排气孔1,因挡片采用膜片,所以与气膜2本身一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所述膜片挡片3面积大于所述排气孔1,使得可严密的封堵所述排气孔1,所述膜片挡片3的一侧焊接在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所述膜片挡片3的另一侧固定有铝合金片4,因所述膜片挡片3为膜材,较为柔软,通过在所述膜片挡片3的一侧固定铝合金片4,同时所述膜片挡片3的另一侧固定在气膜2上,使得膜片挡片3在可收缩的同时,有较好的整体性,所述铝合金片4对所述膜片挡片3起支撑作用,而通过移动所述铝合金片4,即可对膜片挡片3实现延展与收缩,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1的两侧设有护套5,所述护套5为断续式,一方面可保护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另一方面起导轨的作用,所述护套5的内侧壁穿有不锈钢钢丝绳6,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可在所述护套5中滑动,所述护套5均匀排布在所述气膜2的内壁,对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其导向作用,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的中心处与所述铝合金片4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孔1的两侧均设有护套5,使得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在排气孔处裸露,而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位于所述铝合金片4与所述膜片挡片3的下侧,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绞盘7,通过使用所述绞盘7,对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拉动,使得所述不锈钢钢丝绳左右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铝合金片4左右移动,实现所述膜片挡片3的伸展与收缩。具体而言,所述绞盘7包括底座701,所述底座701固定在所述气膜2的内部且与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平行,所述底座701的表面设有与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相平行的滑槽702,所述滑槽70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03,所述滑块703可沿着所述滑槽702滑动,所述滑块703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杆704,所述支撑杆70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辊轮705,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缠绕在所述辊轮705的表面,通过所述辊轮705的转动实现对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的牵拉,所述辊轮705的一端端面设有齿轮706,所述底座701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棘爪9,所述棘爪9与所述齿轮706啮合,所述棘爪9可使得所述齿轮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1)和气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设置在所述气膜(2)的顶部,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1)处设有膜片挡片(3),所述膜片挡片(3)的一侧焊接在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所述膜片挡片(3)的另一侧固定有铝合金片(4),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1)的两侧设有护套(5),所述护套(5)的内侧壁穿有不锈钢钢丝绳(6),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的中心处与所述铝合金片(4)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绞盘(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1)和气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设置在所述气膜(2)的顶部,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1)处设有膜片挡片(3),所述膜片挡片(3)的一侧焊接在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所述膜片挡片(3)的另一侧固定有铝合金片(4),所述气膜(2)的内表面对应所述排气孔(1)的两侧设有护套(5),所述护套(5)的内侧壁穿有不锈钢钢丝绳(6),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的中心处与所述铝合金片(4)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绞盘(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开闭式气膜屋顶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7)包括底座(701),所述底座(701)固定在所述气膜(2)的内部且与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平行,所述底座(701)的表面设有与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相平行的滑槽(702),所述滑槽(70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03),所述滑块(703)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杆(704),所述支撑杆(70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辊轮(705),所述不锈钢钢丝绳(6)缠绕在所述辊轮(705)的表面,所述辊轮(705)的一端端面设有齿轮(706),所述底座(701)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棘爪(9),所述棘爪(9)与所述齿轮(706)啮合,所述连接杆(8)的侧壁对应所述棘爪(9)与所述辊轮(705)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法利膜结构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