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轨道梁
本技术涉及跨座式单轨的轨道梁
,特别涉及一种跨座式轨道梁。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的城市病逐渐向中小城市蔓延,中小型城市以及旅游景区对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的交通系统需求急迫。跨座式单轨是一种列车在高架专用轨道梁上行驶的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地形适应能力强、噪音低、占用道路资源少、缓堵效果好等特点。目前,传统跨座式交通系统建设成本较高,且列车重量较大,现有的工型、T型轨道梁受列车运行时的横向离心力、摇摆力影响导致应力集中现象,容易出现开裂,缩短轨道梁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跨座式列车的行驶速度更高,在列车转弯时,常为避免发生稳定轮与轨道梁之间的相对滑动,不得不明显降低列车行驶速度以及限制轨道路线的容许曲率,运营维护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使其在中小型城市以及旅游景区推广和应用受限,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型跨座式轨道梁,以降低系统的建设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跨座式交通系统建设成本较高,运营维护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维护成本高,运行限制多等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座式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含梁体,所述梁体包含顶板(11)、腹板(12)和底板(13),所述顶板(11)顶面为用于走行轮(21)行走的行走面,所述顶板(11)与腹板(12)两侧面均具有弧形面的倒角,所述弧形面为用于导向稳定轮(22)行走的导向稳定面(3),所述导向稳定轮(22)的方向沿垂直于所述导向稳定面(3)上预设接触位置的切线方向设置,两侧的两个所述导向稳定面(3)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含梁体,所述梁体包含顶板(11)、腹板(12)和底板(13),所述顶板(11)顶面为用于走行轮(21)行走的行走面,所述顶板(11)与腹板(12)两侧面均具有弧形面的倒角,所述弧形面为用于导向稳定轮(22)行走的导向稳定面(3),所述导向稳定轮(22)的方向沿垂直于所述导向稳定面(3)上预设接触位置的切线方向设置,两侧的两个所述导向稳定面(3)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稳定轮(22)的胎面形状与导向稳定面(3)的弧形形状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梁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板(13)。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东,曾永平,郑晓龙,杨阳,徐银光,张茂帆,陶奇,杨国静,颜永逸,刘力维,周川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